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党员黄锡璆:从小汤山到火神山
2020年01月31日 08:56:46 来源:人民网 记者 王静

  1月27日,大年初三,79岁的黄锡璆一早来到位于北京西三环的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和三环路上的冷清相反,他的办公室十分热闹,地上、桌上、沙发上,随处堆满图纸、资料,不时有人前来请教问题、探讨工作。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春节里,他和很多国机同事一道,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封请战书

  “鉴于以下三点: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疫情)抗击工作。”

  这是一封递交给党组织的抗击疫情请战书,请战人是黄锡璆。他是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中元首席顾问总建筑师,是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和国机精神楷模;他另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师。17年前,他带领中元医疗建筑团队在7天内完成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建设任务;而今,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名老将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

  1月23日,在收到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关于支持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的求助函后,黄锡璆立即主持召开支援武汉建设应急医院协调会议,一小时后,修订完善的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当晚回到家中,他并未休息,而是继续思考、研究,列出数条补充意见。第二天是大年三十,他早早赶到公司,将补充意见发给武汉方面。之后,受国家卫建委委托,他作为技术总负责,又带领团队着手编制应急设施建设指导原则。

  从年前忙到年后,黄锡璆并不知道自己的请战书在微博上“火”了。“人民日报”等大V积极推送,网友们纷纷留言。

  有人说:“感谢老人家毫无保留的奉献。”

  有人说:“国士无双!老爷子辛苦了。”

  有人说:“第一次觉得设计师这个职业,达到了一定程度和水平时,真的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有人说:“祖国有这么一群最最可爱的人,怎么可能战胜不了肺炎,怎么能不强盛,我爱你中国。”

  ……

  面对赞誉,黄锡璆笑着说,“这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我们还在后方,人家都到前线了,比我们更辛苦。医务人员是很伟大的,都不容易。”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

  黄锡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没想到小汤山医院的图纸还能再用一次,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

  17年前的那场战役,至今历历在目。拿出当年的图纸,黄锡璆如数家珍。比如,坚持洁污分流,实施严格分区,减少交叉,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事实证明,这一点是成功的。但也有遗憾。比如影像检查场所应该在口部,急救车洗消场所应该封闭,护理单元之间距离过短。这些不足,他们也都详细告知武汉方面,并因地制宜提出建议,比如武汉雨水多,病人通道加盖挡雨棚等。

  在黄锡璆的同事也是后辈看来,他很随和又很认真,在专业上会坚持到底。在建设小汤山医院的时候,由于条件有限,有人劝黄锡璆不要坚持洁污分流,别太守旧、较真。但他异常坚决。“这是应急医院的需要,是收治病人的需要。技术方案要解决问题,错一点,医院建完就不好用。”他说,“在专业上如果不坚持,就是没尽到责任,就是在添乱、在浪费资源,就是做不负责任的产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应该。”

  非典结束后,黄锡璆并未停止对传染病医院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几年积累,他主持编制了国家标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建设新型应急医院

  这个春节,在中国中元奋战的除了黄锡璆,还有一大批医疗建筑团队精英。与黄博士共同奋战在一起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中国中元23日建立应急指挥组和技术专家组,医疗建筑相关部门成立突击队,并设立值班表,除夕开始轮值。“大家思想统一,积极性都非常高。”

  在小汤山医院建成后的17年间,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建筑的布局、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元医疗建筑团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提供技术支持时十分慎重,均在具体了解有关情况、分析判断后,才提供建议。同时,聚焦新型应急医疗设施设计、建设,启动系列前瞻性工作。1月27日,中国中元召集各部门骨干专家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小汤山医院设计图纸,结合现有条件和新型传染病特点,研究新型应急医疗设施的改进方案,以实现“安全、精准、高效、完善、先进”的目标,保证医护人员安全、病人得到救治。“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有黄锡璆在,大家都很有信心。

  黄锡璆是建设新型应急医疗设施的核心技术管控。在同事眼中,这源于黄锡璆对医院最深层次激励、机制的深刻理解,他能够在宏观层面提出关键要点。

  多年来,黄锡璆始终致力于推动医疗建筑设计更加完美。他关注流程的精益化,确保“病人看病不走冤枉路,医务人员少做无用功”。他还关注医院的能耗问题,因为医院在公共建筑中能耗最高。即便是应急医院,在设计建设中也要考虑绿色,做到节材、节水,实现环境友好、生物安全。

  “对黄博士的技术,大家心服口服。”

  一封感谢信

  1月27日,火神山医院设计单位中信设计研究总院给中国中元发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以黄锡璆大师为组长的技术专家组,在医院的选址、布局、施工、排污等各方面,主动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迅速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为医院设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完美诠释了郢匠挥斤的大师风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充分展现了贵公司作为央企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

  据了解,火神山医院建设正快速推进。1月28日,官方首次发布火神山医院效果图,医院开始搭设第一栋箱式板房。黄锡璆表示,随着国家发展,建材和施工力量都比当初建设小汤山医院时更好,希望火神山医院能够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

  在这个忙碌的春节,黄锡璆唯一感到愧对的是独自守在家中的老伴。“退休后我也想陪老伴到外面走一走,但是现在医疗任务很多,我时常要出差,去年还去了卢旺达。碰到(疫情)这种事情,也走不开。老伴很理解我,让我好好工作,保重身体。”他期待,等到没有重大任务时,把很早就要写的一本书完成。

标签:火神;图纸;应急;春节;设计;建筑团队;医疗设施 责任编辑:马轶伦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党员黄锡璆:从小汤山到火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