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受到疫情持续发酵影响,A股在休市一周后重新开市的首个交易日出现补跌,沪深300指数收跌7.9%。但在市场情绪超调释放后,伴随疫情防控措施持续落地,中国经济相对稳定的基本面和优质资产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对于外资的长期吸引力也更为凸显。2月4日,市场即止跌企稳,沪深300指数收涨2.6%,创业板更是反弹逾4.8%。随着内地市场出现回稳迹象,全球主要股市指数普涨,恒生指数收盘上涨1.2%,亚太和欧洲市场企稳反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短暂破“7”后重回该点位之下。我们认为:从短期来看,多措并举对疫情发展的有效防控和全社会聚气凝神共同战疫的合力对于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信心至关重要;从长期而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依旧向好,依托于全球经济增长压舱石的重要角色,中国金融也在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全球金融市场。
第一,全球金融市场短期企稳是对中国防控疫情系统措施投出的信心之票。新冠疫情发酵以来,相关部委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国家及时做出了延迟复工及其他配套政策,并积极协调资源快速建设专科医院,从根源上抑制疫情传播和蔓延;财政部门积极减税降费,还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补助和补贴;央行提供累计1.7万亿的流动性支持,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息引导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金融监管部门对受疫情较大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定向信贷支持,对受灾地区股权质押、融资融券等做出特殊安排等。这些举措的出台,不仅对防控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稳定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信心,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
第二,“多难兴邦”的精气神成为改革再出发的重要动力。面对短期的疫情冲击,中国政府、社会、人民聚气凝神,共同战疫。尽管面临短期不可避免的经济增速放缓压力,但凝心聚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补齐发展短板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共识。展望未来,在赢得战疫胜利之后,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改革再出发的主要脉络。我们相信,通过综合运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监管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多重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将支撑中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而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全体系改革”也会成为金融市场稳定的根本支撑。
第三,金融市场是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晴雨表。历史经验表明,资本市场是经济“增质”,而非“增速”的晴雨表,其长周期表现事实上由产业转型升级、民生福祉改善、科学技术进步、融资结构优化所推动。尽管疫情会带来的短期的经济和金融冲击,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趋势。类比国际经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将改变经济内生动能、改善分配制度、提升风险偏好,从而中国经济将摆脱“高杠杆、低效率”的粗放增长,升级为“更平衡、更充分”的稳健增长。有鉴于此,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红利将引领资本市场走向理性繁荣。
第四,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是全球经济金融压舱石。当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业国,中国经济总量约占亚太地区经济总量的一半,是区域和全球经济活动的重要枢纽。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并且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日益成为全球供给-需求的双中心。2019年,提速的中国金融开放也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推进器,外资对于中国经济的青睐也转化为持续的资金流入,2019年仅狭义口径的沪深港通北向成交净买入就超过3500亿元。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加大,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全球化互惠红利也将更多映射为中国与全球其他金融市场之间的唇齿相依。可以预见,中国金融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将大大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 “津治通”疫情快报系统APP上线 助力社区防控-津云APP
- 具体到小区!南京发布确诊病例分布情况通报
- 20家“方舱医院”驰援武汉!“方舱医院”是什么?一文了解
- 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回应武汉疫情防控焦点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