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基础上,鼓足干劲,再接再厉,全力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各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浙江宁波一家针织公司,各个复工小组的负责人正在紧锣密鼓调度大巴。这家公司拥有近4万名员工,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如果员工不能及时返岗,订单将无法按时完成。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当地交通、卫健等部门联合组建工作专班,驻点企业,精准服务。从2月10日开始,公司陆续派出700多辆大巴赴全国各地接回员工。截至2月17日,该公司员工返岗率已接近50%。
公司董事长马建荣:最近六七天,我们有信心,90%左右的员工都会正常返岗复工。其实从用电量的角度看,我们已经到75%以上了。
在山东青州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冲焊与总装车间,复工的工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正全力加快生产。当地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企业,详细介绍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惠企政策。
公司生产物料部部长毛帅:针对这种养老保险推迟上缴或者是像失业金返还这些方面,我觉得对我们企业也是一种在政策上的支持。
为帮助企业减轻疫情带来的冲击,浙江、山东、天津、甘肃、青海等多地出台扶持措施,从税费优惠、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帮扶。
天津市明确,对享受专项贷款政策支持的企业,市、区两级财政将按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利率给予50%的贴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此同时,市金融局通过搭建政银合作、银企合作平台,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武岳:市金融局组织了一些银行,组成了共克时艰的金融服务群。现在是有八家金融机构通过线上的方式,把企业金融需求精准地传送给金融机构,到目前已经有50多项需求提出。我们正在筹划第二批金融服务群的名单的公布,通过快速机制的建立,有效地贯彻落实政府的21条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共度本次的疫情。
海南省提出,30人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超过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企业在停工和疫情恢复期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的,可纳入现有补贴类培训范围。2月20日,海南还将推出线上春风行动大型招聘,充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采取发动农民工就近上岗等措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涉及的重点企业用工。
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局长赵微:稳定我们企业的用工,就是少裁员或者不裁员,就是为了这样的一个目的,然后支持企业。
广西针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通过对其退还增值税增量,延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征缴期限等措施,帮助企业顺利达到复产经营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黄汝焜:在2月底前全区实现50%的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复产经营,争取3月底前实现全部复产经营。力争在2月20日前全区大中型超市开业率达95%以上、具备防疫条件的农批市场经营户开铺率达80%以上。
疫情发生以来,山西省属多家煤炭、焦化、化工、冶金等企业加班加点连夜生产,及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超合同供应,开足马力生产消杀产品和物资。山西省国资委主任郭保民说,下一步,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将对疫情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对个性问题,一企一策,对症下药,一刻不放松地推动精准复工复产。
郭保民:对正在洽谈、准备签约、准备动工的项目要用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前做到网上审批、网上备案,最大限度节省时间,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影响。
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4标临海段已经在12日复工,天台段也在14日复工。中铁一局杭绍台铁路项目经理部党工委副书记彭志兵介绍,目前他们所负责的标段复工人员已经超过四分之一。
彭志兵:我们前期复工的工程都是对工期有控制性的。我们把隧道和路基填筑作为前期复工的主要方向,后期的其他工程可以抢的,我们就会加大人力资源和设备的投入,应该可以把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96家中央企业所属2万余户主要生产型子企业复工率达到80%以上。建筑施工类企业受到用工、材料、交通等因素影响,复工复产率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国资委要求各企业要克服一切困难,想方设法挖潜,尽快做到应复尽复。
- 【地评线】紫金e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
- 人社部:畅通返岗服务衔接 引导劳动者合理安排返岗复工
- 国家发改委:多举措降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促进复工复产
- 国家发改委:落实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等政策促进复工复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