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6日讯(记者 叶嘉妍 李利)上午,52岁的藏族牧民格桑丹增开心地从前来慰问的浙江援藏干部手中接过了一整筐青翠欲滴的新鲜蔬菜……
格桑丹增的家位于西藏那曲,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气候干燥、高寒、风大、雨水少,树木、蔬菜、瓜果都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存活。虽然物流业的发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能够吃上外地运来的蔬菜水果,但如此新鲜的本地蔬果格桑丹增还是第一次见。而出产这些蔬果的正是浙江产业援藏精准扶贫示范基地暨百亩连栋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7000多万元,整体由轻钢结构组成,配备有环境自动调控系统、气雾栽培系统、水处理系统和营养液精准配给系统。“为了适应高海拔、恶劣环境的需要,我们许多的设备都是特别订制的。这样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即便是放在浙江,也算得上先进。”项目建设方技术负责人汪东升说道。
走进大棚,一抹绿色映入眼帘。黄瓜、青菜、生菜、菠菜、西红柿……一排排整齐地种植在气雾栽培架上。看着刚刚采摘下来,正在打包,准备送给藏族同胞们的新鲜蔬果,浙江援藏干部、那曲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贾永义非常欣慰。
“我们4月进驻,6月建成,7月种植,8月收获第一批新鲜蔬菜。今后,这里出产的新鲜蔬果将源源不断地供应那曲当地群众。”贾永义说,“智能温室”的设计建设来自浙江,人才队伍来自浙江,种植技术来自浙江,充分体现了产业援藏中的浙江元素和浙江速度。
接下来,智能温室还将开放高原氧吧、生态餐厅等设施,逐步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集设施栽培、数字控制、生态循环、藏地文化、休闲农旅、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