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以月亮的名义,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中国人的浪漫!
2020年11月26日 16:28:29 来源:国资小新

  嘀嗒,嘀嗒,嘀嗒——

  这一刻,秒针的跳动变得如此清晰。

  扑通,扑通,扑通——这一刻,心脏的跳动变得如此激烈。

  2020年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金色火焰,映透山海,比任何科幻大片更动人心魄。

  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下,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入轨,承载着中华民族探月梦想,奔向月球。由此,2020年最令人期待的航天“大片”正式拉开序幕。

  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完成首次轨道修正

  11月25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

  截至第二次轨道修正前嫦娥五号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月球“挖土”之旅顺利进行中……

  嫦娥五号从发射到落月

  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这一次,“嫦娥”将在月球上做些什么

  又将如何从月球返回?

  跟随小新一起揭秘

  ↓↓↓

  思绪回到24日那天……夜色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巨大尾焰,划出的绚丽轨迹。航天测控人的目光,紧紧追逐着在苍穹中迈出的“每一步”。

  中国航天人的“脚印”

  一轮圆月,一双足迹。发射平台上“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图案,充满东方意韵,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是谁的脚印?

  “这是我们中国航天人的脚印啊!”一位笑容甜美的姑娘自豪地说。作为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支持系统型号主管,33岁的航天人孙振莲和她的小伙伴们一直奔跑“在路上”。

  那是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路。历经长途跋涉,中国航天人一路风尘仆仆地走来,在征服星辰大海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

  近年来,中国走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长征”火箭从第一次到第100次发射,用了37年时间;从第100次发射到第300次发射,仅用12年时间,整体发射成功率,居世界领先地位。

  20年前,也是一个11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出台,其中那句“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正式向世界披露:中国,要探月了。

  经过3年多研究论证,2004年的大年初二,中国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启动。

  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曾说:“航天技术孕育着科学新突破,这件事除了自己咬牙干,没人能帮你。”

  孙家栋院士特别强调:“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如今,我们已经成功走完探月工程“绕、落、回”中的前两步,第三个目标也即将实现。中国探月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是“自主创新”。

  此次嫦娥五号飞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大多为“80后”。

  13年前,正是他们依靠自主创新的测控技术,创造了世界探月史上一个个奇迹:不依托大型运载火箭,在变轨多达8次的漫漫航程中,精准无误地将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

  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月球探测领域创造了“中国速度”——

  嫦娥一号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新领域;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嫦娥三号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新车辙;嫦娥四号首次实现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

  探月工程,从启动开始,就对一系列核心技术展开“正面攻坚”——

  12年前,嫦娥一号获取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幅全月图。

  7年前,落月探测器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其着陆器成为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器。

  2020年这个冬天,我们期盼着,嫦娥五号任务能创造出5个“中国首次”:一是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的起飞,三是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四是携带样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20年前,对中国人来说,登月只是一个畅想。而如今,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能力。

  最勇敢的脚步,都无路标可寻。

  “嫦五”身后的“娘家人”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对于许多普通中国人而言,月球的确很遥远。“嫦娥奔月”的神话,流传数千年,但是直到13年前,中国才把第一颗“嫦娥”探测器送上太空。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望着嫦娥五号顺利奔月,航天发动机专家兰晓辉自豪中带着些许腼腆:“如今,年轻时的理想,一个个变成了现实,有那么一点欣慰,觉得自己这段人生非常值。”

  参与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打造“心脏”的兰晓辉,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会儿,“梦想”这个词还不流行,大学生们都怀着“为国家做点事”的朴素理想。

  1985年,火箭专家龙乐豪带领团队提出了新一代“大火箭”的构想。这个大火箭,后来被命名为长征五号火箭,也就是现在的“胖五”。

  长征五号+嫦娥五号,寓意“十分完美”。发射前夕,作为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设计者、见证者、参与者,白发苍苍的龙乐豪院士又一次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个从放牛娃成长为院士的82岁老科学家竖起大拇指,为“胖五”和“嫦娥”加油。

  1985年,杨孟飞院士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选择了留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任职。从小是珠算高手的他,那时并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空间技术领域的专家。

  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大楼里,58岁的他目光随着海天间的光亮,飞向天的尽头。作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飞院士坚定地认为:“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

  也是1985年,一名男孩在大连出生。2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从上海交大毕业。一次,他偶然从网上看到,航天发射时,有个“按红色按钮”的人。“当时感觉,这个手指太牛了!”于是,他渴望自己的手指有一天也能按下那个神奇的红色按钮。

  在文昌发测站,记者见到了35岁的工程师于鹏。在他和同事们努力下,这次嫦娥五号发射任务的测试流程与之前相比,缩短了整整2天。

  “这是文昌航天发射场9次实战任务中最顺利的一次!我们的火箭更加成熟,我们的探测器更加成熟,我们的团队也在走向成熟。” 透过眼神,记者看到了他的自信。

  中国探月故事,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像他们这样的中国航天人所书写,并结集汇编而成的中华民族奔月新传奇。

  月球上的“中华印记”

  16年前,当日本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听闻中国的探月计划取名为“嫦娥工程”时,不无羡慕地说,“这个名字真好,一听就是中国的,还和月球有关。”

  如果月球也出版一张旅游地图的话,现在我们真的可以在上面找到“广寒宫”了。

  如今,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通过,“玉兔”月球车跑了一圈的那块地方,被命名为月球上的“广寒宫”,附近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太微”“天市”。

  中国的宇宙身份,就这样由中国航天人重新定义!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种种变化浓缩着中国探月工程快速发展的步伐。

  就像风筝,嫦娥五号探测器不管飞出多远,丝线还牢牢掌握在中国航天人手上。“星河路虽远,我有中国箭。”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的这句诗,成为激励许多年轻航天人的座右铭。

  不止是“嫦娥”、“玉兔”,

  也不仅是中国航天,

  越来越多中国自主研制大国重器的名字

  都带有浓浓的浓浓的中国特色,

  充满诗情画意。

  这是中国人的浪漫

  更彰显着中国科研工作者

  征服星辰大海的底气

  中国范儿,超给力!

标签: 责任编辑:叶琛欣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以月亮的名义,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中国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