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脱贫攻坚丨荔枝蜜、龙眼蜜、鸭脚木蜜……小镇脱贫的“蜜”诀都在这里!
2020年12月07日 14:09:42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

  广东省江门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这里环境优美,有让大作家巴金赞赏不已的“小鸟天堂”;这里物产丰茂,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2016年以来,江门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造血式”产业扶贫为抓手,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帮扶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人如蜂勤 生活比蜜还甜

  时值初冬,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那吉镇牛塘山养蜂场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排排蜂箱,勤劳的蜜蜂飞进飞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养蜂场管理员梁洪概戴着手套和防蜂帽,穿梭在蜂箱之间,不时轻轻取出蜂框,仔细查看。

  养蜂场周边群山环绕,生长着1.5万亩生态林,植物种类丰富,蜜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蜜,产出的蜂蜜天然无污染,品质极佳。梁洪概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他每天都要观察蜂蜜产量、花草蜜源护理等情况,对于蜜蜂的习性和蜂蜜的品种如数家珍:四五月主要是荔枝蜜和龙眼蜜;八月后有百花蜜;十一月有珍贵的鸭脚木蜜,是蜂蜜中的极品。

  那吉镇地处恩平市偏远山区,紧邻七星坑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好,林业资源丰富,素有养蜂的传统。但在以前,镇里养蜂是靠蜂农上山“捉蜂”回家“散养”,蜂蜜产量低,蜂农收入极不稳定。为改善这种状况,恩平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决定把养蜂作为那吉镇的“一镇一业”特色扶贫产业。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兵说,作出这个决策,考虑的是养蜂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用工少、收益快,男女老少都能从事。

  这个计划与村民梁健鸿的想法不谋而合。梁健鸿家里几代都是养蜂人,他早就发现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不行。大学毕业后,他就想成立合作社,把产业做大做强。天时、地利、人和,“养蜂采蜜”项目应运而生。

  2018年,那吉镇统筹产业扶贫资金42.48万元,以牛塘山蜂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建设占地70亩的精准扶贫产业“养蜂采蜜”基地。镇里出资购买养殖蜜蜂135箱,通过基地示范、贫困户参加学习培训后参与管理的方式,力争最终达到“贫困户既能掌握技术又获得分红”的目标。

  项目实施以来,那吉镇已组织开展了5次集中培训和60余次分散培训,蜂农们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有蜂农算了一笔账:以前一箱蜂产的蜜就卖200多元,在合作社学习半年,现在一箱蜂蜜可以卖700多元。

  为带动更多贫困户自主创收,合作社又以每公斤100元的保底价从贫困户手中收购蜂蜜,解决销路问题。现在,梁洪概在合作社养蜂,每月的工资有两千多元,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他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如果都和蜜蜂一样勤劳,赚钱致富都不是问题。有政府的帮忙,争取明年收入再翻番!”

  “养蜂采蜜”初见成效之际,那吉镇已经开始谋划进一步为群众开拓增收渠道了。那吉镇党委委员刘琪琛介绍说,镇里将规范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建立“互联网+”销售模式,让贫困户的增收更有保障。此外,还考虑把养蜂基地与石头村景区和牛塘山森林公园相结合,扩大旅游资源。企业+农户 千年茶香致富一方

  在恩平市那吉镇大力发展“甜蜜”事业的同时,位于西江下游、同属江门的鹤山市,也有一个坐落于大山间的偏僻村落,依靠重振传统茶叶种植产业,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未有鹤山县,先有古劳茶”。古劳镇茶山村位于海拔546米的茶山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其产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宋元时期,是鹤山最早种植茶叶的地方。但此前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群众收入普遍偏低,曾是江门市十大贫困区之一。由于村民外流严重,茶产业也逐渐萧条。

  一大早,村民劳锦明就来到茶园,在翠绿的茶树上指尖“翻飞”,不一会儿就采摘了满满一篓鲜叶。明叔曾是一名贫困户,他在这里打工已经有三年时间,现在一年得到的扶持资金加上打工收入有一万多元,生活基本不愁。

  明叔工作的古劳茶山生态园,是鹤山市“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项目之一,颇具本地特色。2018年,该项目以保护生态林为基础,开发200亩茶田,采用“公司+茶园+扶贫户”模式运作,目标是实现“三赢”。鹤山市古劳生态园有限公司企业代表刘国辉介绍说,项目开展后,鹤山有21家企业先后在生态园认领茶地种茶,每家企业挂钩一个帮扶对象,为他们提供培训、工作的机会,每年大约可以为茶农带来6000元额外收入。

  目前,茶园通过人工开垦,已由原来的200多亩开发到近400亩,产量也逐渐提升。茶山生态园项目的引入,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为村集体带来收入、撬动更多就业岗位,让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还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古劳镇党委书记谢文清说:“让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当中,长期在茶园里面工作,能达到稳定收入、长期脱贫的效果。”

  因地制宜发展养蜂产业、引入社会力量振兴茶产业……近年来,江门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优质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成功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助力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截至2020年6月底,江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16659人全部实现脱贫,展现了脱贫攻坚中的江门力量。

  

标签: 责任编辑:叶露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脱贫攻坚丨荔枝蜜、龙眼蜜、鸭脚木蜜……小镇脱贫的“蜜”诀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