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陈雨薇
据工人日报报道,1月28日,2021年春运大幕拉开,当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量400万人次。踏上旅途的不只有归乡的游子,也有不少老年乘客。他们要与就地过年的子女团聚,不少人是在没有子女的陪伴下出远门。不会上网怎么订票?没有健康码如何进站?不懂得扫码怎么付票款?这些问题都困扰着老年旅客。
早在2020年11月份,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种种“痛点”“难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各部门纷纷响应,携手满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当老龄化社会遇上信息化时代,如何善待老年人,这既体现着一个社会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也体现着整个国家的文明温度。特别在春运过程中,不能因为“数字鸿沟”阻断他们的出行,需要用暖心服务来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是对所有公民抱有温情和善意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生活确实给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老年人身处其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比如: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做人脸识别、2G基站关闭让“老人机”失去信号、老人看病挂号困难、老人用现金交医保遭拒……层出不穷的信息化应用让老年群体在当今数字时代“寸步难行”。数字时代,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解决老年人的使用难题,用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加顺畅地拥抱智能生活。
据官方统计,“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即将突破3亿人,社会结构正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层面的共同帮助。看似明显的“数字鸿沟”,其实在人性化服务中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火车站保留人工售票窗口、企业公司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数码产品、将“健康码”与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相结合……这些都是弥补“数字鸿沟”的有益之举。
1月28日,随着2021年春运大幕开启,许多老年人因为不会上网而不能网上订票,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无法出示健康码进出站,因为不会智能支付而无法通过扫码支付票款。为了消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交通运输铁路部门针对老年人提供了许多定制服务:面对面服务模式、人工实名制通道和人工检票口、爱心通道、引导台、12306售票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的老人并优先安排下铺……这些帮助老年人赶上时代步伐的暖心服务,映照出社会的温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快”与“慢”并不是对立的,我们既要迎合时代“快节奏”的发展,又要尊重老人的“慢权利”,用暖心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慢”温情,是社会发展应尽之责,也是时代进步应有之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