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人才不是“抢”来的
2021年02月07日 17:59:17 来源:半月谈 丁乐

  城市求贤若渴、人才得到重视令人振奋。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对人才落户的学历、年龄、社保等要求松绑,福州、无锡等二三线城市全面取消学历要求,落户门槛屡创新低,租房购房优惠、创业奖励、一次性补贴等各类优惠达新高。

  这背后折射出,我国畅通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是大势所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

  但必须看到,摆在各个城市面前更紧迫的还是劳动力和人才供求拐点的社会趋势,城市抢人折射出的根本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个城市纷纷走上寻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劳动力和适龄人口下降趋势越来越严峻,城市“抗初老”迫在眉睫,抢人抢的就是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压力之下,大型城市期待吸引更多人才,难免造成虹吸效应;中小城市忙着挽留人口避免成为大城市附属,寄希望于人才的城市突围之战愈演愈烈。这一过程中,暴露的一些现象敲响了警钟:小心城市过度内卷!

  细观各地具体人才政策,从流程上的自动、零门槛等标签,到以租购房优惠为代表的各类补贴,虽然让人才名利双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措施大多还停留在物质待遇上。各个城市拼财力等举措仍逃不过千篇一律,甚至还有的脱离城市实际,有一窝蜂盲目抢人的恶性竞争风险。

  抢人举措的攀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机行为和政策寻租现象。有的人才政策开始变味,有沦为楼市筹码的风险,优先权、豁免权等购房举措让炒房客有了可乘之机,有的所谓人才挂空职以图补贴……凡此种种,都让人才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大打折扣。

  人才一向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因此必须清楚认识到,人才结构失衡、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是当下人才工作的瓶颈,人才资源浪费和配置低效无不令人唏嘘。

  有的城市大包大揽,有的城市唯学历论,这都容易导致人才结构失衡。为了让人才各尽其能,每个城市都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从各地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出发,在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趋势上实现差别化协调、阶段化安排。比如,上海引进网红、主播,广州欢迎技能型人才,诸多城市在吸引多样化人才方面发力,为新业态发展做好人才资源储备,这对经济、就业、文化等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抢人之外,城市更需注重留人。有城市允诺的配套措施只是徒有虚表的“空架子”,一张张空头支票消磨了人才及其家人的热情和耐心。若城市新人只有打工的付出感,没有主人翁的归属感,只有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没有家庭和谐的幸福感,终究还是“百计留君留不住”。

  只有实实在在的服务,才能真正拴心留人,最终生根发芽。这就考验各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城市抢人和留人需要凭实力,提升产业能力,实现事业留人,让千里马竞相奔腾。避免人才成为占据虚位的“空中飞人”、没有用武之地的“花瓶摆饰”,创造良好的产业生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社会创新源泉,让人才充分发光发热,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使人才和城市都得到提升,双方互相成就、美美与共。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为保证“活水”,人口增加后,通过继续教育提升人口学历、技能、素质同样重要。政府在文化教育、岗位培训方面需加大力度,支持发展技术、职业教育,这样才能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标签: 责任编辑:吴珂珺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人才不是“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