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二〇二一年中央一号文件述评之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政新闻 正文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二〇二一年中央一号文件述评之二
2021年02月25日 10:06: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刘 慧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迫切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在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农业发展阶段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战略考量。”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农村经济研究室主任涂圣伟说。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但也要看到,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代设施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

  涂圣伟认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度和成色,必须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为此,要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好护好高标准农田,用好养好黑土地;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强化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乡村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降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突出加强耕地、水、草原、渔业等重要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强化退化草原治理修复,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降下来。加强东北黑土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京津冀地下水超采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干旱区、西南石漠化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培育高素质农民,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慧)

责任编辑: 唐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