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张占斌: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增强自主可控能力
2021年03月25日 16:35: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张占斌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抓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重点任务,应从多方面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打好“组合拳”,并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凸显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表面看是产品、企业和产业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纵横交错、相互关联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即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点产业领域形成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首先,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而且,产业链供应链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传导黏性,并保持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稳定性。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就需要维护产业链完整,增强产业总体的韧性,提升价值链效益,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产业配套集成发展能力,从而确保供应链安全,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其次,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是应对疫情冲击的迫切需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损或中断,会直接影响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其他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受损或中断,也会影响我国产业的正常运行。只有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才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防范我国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交叉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再次,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20年,我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了中国力量。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我国具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坚实基础。要通过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努力为全球产业深度分工调整和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最后,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是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高度看,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刻不容缓。比如,产业链的完整性亟待加强,价值链的层级亟待提高,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亟待强化,供应链的安全基础亟待夯实,等等。目前,在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一些高技术产业的供应链还存在“断供”风险。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通过努力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加以解决。

  聚焦重点打好“组合拳”

  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要聚焦重点,打好“组合拳”。

  第一,科学布局产业链,确保重点产业安全稳健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吸引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机构。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制造业转移进程中精准选择我国制造业梯度转移路径,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全球产业链合作提供坚实平台。统筹中西部地区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保障我国产业链的完整性。加强高端制造产业创新投入,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以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

  第二,有效提升价值链,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价值链层级,推动价值链升级,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全球布局关键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价值链层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实施新技术改造工程,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继续加大力度降低成本,深化改革,健全制度,释放要素市场活力。

  第三,全力稳定供应链,提高产业配套发展能力。以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重点产业对上下游产业发展的带动机制,通过联合攻关等方式,培育一批重点产业的配套产业;以重点区域为依托,在推进供应链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充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布局相应供应链网络,降低区域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健性;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在供应链管理上下功夫,依托龙头企业产品的较高市场占有率,倒逼上下游企业改进材料质量、技术研发、服务质量。

  第四,协同打造创新链,确保关键产业自主可控。坚持协同攻关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围绕技术研发、专利、知识产权等,形成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和院校等共同参与的技术联盟,加快研究制定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标准,加快传统技术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有序衔接,加强与国际同行的科研合作,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共享科研数据、设备和方法,联合攻关。

  第五,着力筑造防护链,增强产业的风险抵抗力。应密切关注国外针对我国设置的贸易壁垒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及时关注和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强化基础能力提升,及时调整产业链,确保供给;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原材料供应、设计、仓储、物流、生产、销售、用户使用等各环节的监测和分析,加强对产业链中有关企业运营情况的分析,及时发现产业链中的隐患,加强安全监测。

  多策并举完善相关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是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应区分轻重缓急,多策并举,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靠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宏观调控机制。应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谋划和管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规制、标准与国际衔接,优化调整产业生产力布局;建立健全外商投资、并购审查机制,规范外商投资、并购行为,避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出现受制于人的情况;加强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高端装备“走出去”的管理,防范产业“空心化”等风险。

  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协调服务机制。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关系诸多行业,牵涉到多个部门的监管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应建立协调联动服务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施监管,为重大领域产业链安全提供保障;促进利益共享,为产业跨地区转移畅通渠道;积极发挥国内外商会、咨询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专业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畅通机制。应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则,加快建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础共性和通用技术标准,加强数据信息标准的兼容性,逐步实现信息平台共享,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在信息汇集和畅通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建立健全相关的风险评估机制。应建立全覆盖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数据库和风险评估数据库,适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对不同因素造成的产业链供应链不安全状况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等级,实行分级分类指导,为制定防控决策和应急预案提供实施依据。

  五是建立健全相关的预测预警机制。应加强风险预测预警,制定重点信息采集和实时监控的产品目录,确定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信息采集实时监控指标,建立预警信息网络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不同等级的风险预警,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措施和应急预案。

  六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国际合作机制。针对疫情,应促进各国联手合作,优先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长远来看,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免关税、取消壁垒,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海关合作,打通跨境物流通道堵点,确保供应链通畅。同时,应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应急能力和协同能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规则,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占斌】

标签:产业链;全球;风险评估;相关机制;风险;制造;大数据;紧迫性 责任编辑:黄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张占斌: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增强自主可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