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疫情下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加强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备三大重要性
2021年04月06日 10:30:31 来源:金融时报 刘燕春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疫情在将全球经济拖入谷底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加速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事实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和物品的流动受到明显限制,线下的餐饮、交通、教育以及旅游等传统经济形式受到严重冲击。即便是在当前新冠疫苗已开始接种的情况下,这些传统经济业态的重新大规模开放前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在疫情之下,人工智能、物联网、5G以及大数据等领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资。数字经济以及相关产业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孕育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能。工银国际在《危机中的数字新机——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展望》中指出,站在2021年经济复苏的起点,数字经济的集体路径跳跃将结下硕果,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共振将引领数字经济的加速度,为全球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数字经济的增长动力源自两个方面:技术突破与共振效应。过去10年,技术突破主要发生于消费互联网领域,比如裹挟于智能手机的APP革命、嫁接于4G网络的短视频暴发。在数字经济下半场,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互联网布局,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在此背景下,制造业借助数字化转型,发挥精细化、创新化和规模化的三重优势,有望切换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而技术与模式之间的共振效应,则造就了数字经济进化的加速度。”工银国际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国在数字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存在竞争关系,但面对伤痕累累的全球经济,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国际社会在数字经济领域仍需进一步加强合作。2020年6月,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关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联合声明表示,部长们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相对脆弱的经济主体,鼓励其利用数字经济和技术保持运营,并提升自身能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需求。部长们还强调,在尊重各国和国际法律框架的同时,促进电子方式的信息和数据跨境传输,对于发展数字经济、增强消费者和企业对数字经济的信任至关重要。部长们也支持正在进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电子商务谈判。

  202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吉隆坡宣言指出,利用数字经济和技术促进经济包容性。创新和数字化为政府、企业和人民开展活动提供了便利,并促进了所有人的包容性经济参与。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包括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新机会。力争促进技术创新,营造可靠、相互匹配、开放、可及和安全的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缩小数字、技能和监管鸿沟,鼓励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和数字转型。认可促进数据流动、加强数字交易中消费者和商业信任的重要性。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2020年APEC会议召开期间表示,中国将与各经济体一道,以实际行动在APEC框架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亚太自贸区由愿景变为现实。此外,中国还将与各经济体一道,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反对滥用国家力量打压科技企业,坚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心,打造亚太经济新增长点。

  事实上,对我国而言,当前数字经济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按照中国信通院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指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产品生产,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互联网行业和软件服务业等行业的增加值。产业数字化是指国民经济其他非数字产业部门使用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带来的产业增加和效率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其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一是数字经济本身的全球领先性。依托中国广大的人口基数、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硬件的普及,中国数字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潮流,从而在不断地迭代发展中具有领先时代的可能性。

  二是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疫情在对传统经济模式带来了重大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经济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试验机会,从而促进了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

  三是为中国科技创新、教育变革和社会治理提升提供实践与检验的机会。信息化时代缩短了人与知识、信息的距离,使科技创新不会有太多信息障碍,使教育的共享和效率的提升有了可能,使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变革,并且大幅提升了效率。

标签:数字经济;传统经济;全球;发展;肺炎疫情 责任编辑:郑嘉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疫情下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加强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备三大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