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发布了“睡眠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了学生睡眠时间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天目新闻记者发现,连日来,国内多地学校纷纷开始推行新办法,保障学生充足睡眠。那么,在“睡眠令”落实过程中,具体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还需要调整和改进?
推迟到校时间 控制作业量
近日,北京顺义区马坡第二小学调整学生在校一日作息时间,学生到校时间推迟了半个多小时,第一节课变为8时35分开始。在新的作息表上,学校也留出了一定弹性,需要提前到校的孩子有专门的老师进行陪护。
考虑到作业量对学生睡眠的影响,马坡第二小学对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布置书面作业,对于其他年级学生,则对作业实行总量统筹和控制,各学科老师也在针对作业分层设计进行专门的教研。
不止马坡第二小学,北京很多学校也在酝酿新的作息安排。多所学校透露,“五一”假期后,学校将开始执行春季作息时间,入校先上操,第一节课时间自动延至8时20分之后。
试点“午休课” 学生可以“躺睡”
实际上,中小学生并非没有午休时间,只是通常用于学习,即便是困了,也只能趴在课桌上小憩。
上周开始,杭州市拱墅区部分中小学试点“午休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午休方式,午休时间40分钟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各试点学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午睡场所,让学生能够舒舒服服“躺着睡”。
在杭州育才京杭小学内,中午12点40分,在老师和学生配合下,所有桌椅被统一堆放至中间区域,教室“变身”成一间间“小清新”宿舍。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专属的睡垫,上面标记了他们的学号,并根据不同颜色分组,蓝色为男生午休区,红色为女生午休区,学生戴上自备的戴眼罩,盖上毛毯后,在轻柔的睡眠曲中逐渐进入梦乡,开启幸福的午休‘躺睡’时光。
其他几所试点学校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睡眠环境。其中,行知中学将阅览室、健身房临时改造成男女分区的“午睡吧”,永正实验学校则将尚未投入使用的空余教室设置成了“永正学生午睡室”,空调、窗帘、床垫、席子等设施齐备,确保“一人一床”,由班主任、副班主任轮流进行管理。
形成多方共识让“睡眠令”真正落地
中小学生睡眠看似是一个简单问题,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及社会多方主体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才能自觉、有效落实《通知》各项内容。
“只有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学习新知识。”一名教育工作者表示,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孩子的课外压力过大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如果家长继续给孩子频繁“加餐”补习功课,即便学校提供午休时间,控制作业量,也无济于事。
杭州育才京杭小学负责人指出,学校要求老师在调整学生作业内容、作业量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对于睡眠不足、上课精神状态不好的学生,引导班主任与家长及时沟通,指导学生统筹利用回家后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有的小学生睡8小时就够了,但是有的可能要睡10个小时。家长也需要掌握自己孩子的睡眠生理需要,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作息时间规定更好地去匹配,将统一的规定要求和个体对实际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这位负责人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