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南沙高水平建设“三区一中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据南沙区政府副区长孙勇介绍,“十四五”期间,南沙将重点对六方面作出规划设计。
强化创新第一动力 打造国际科创重要承载区
主动融入湾区协同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一是构建以南沙科学城“一核”为引领的“一核两带三芯多极点”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二是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空间布局,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高层次科研机构。三是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提升“1+1+3+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四是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
坚持创“双链”融合 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突出创新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总部经济导向,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是要做强高能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力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二是要做大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推动汽车、船舶、海工、装备、材料、信息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南沙制造”新名片。三是要做优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四是要做精高效都市现代农业;五是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开发格局,打造广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六是优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营造高水平的营商环境
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平台战略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一是强化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容提质。二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创新引领示范区。三是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大湾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四是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是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信用治理创新先行区。
“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紧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路径新模式,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深化与港澳合作,高水平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创建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强化与港澳联合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二是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引入6条国铁,打造承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功能区。规划形成与广州中心城区连接的“两快一慢一预留”大容量轨道通道及区内“环+放射”城市轨道网络系统。推进高快速路及骨干道路建设,形成“七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布局。三是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建设为契机,优化调整万顷沙南部区域规划,发挥南沙作为广深合作“桥头堡”作用。
加快集聚全球资源 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实施枢纽聚合策略,巩固提升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枢纽服务能级,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高效配置。一是强化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将南沙港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门户枢纽港。二是建设新型国际贸易枢纽,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塑造综合保税区竞争新优势,强化新型国际贸易枢纽功能。三是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高起点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岛等重大平台。大力发展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四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加快国际交往中心新平台建设。
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 打造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着力补齐教育、医疗、民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依托山城田江海的空间形态,科学合理提升城市空间布局,塑造各具特色、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一城四区”组团式城市格局。二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打造优质均衡创新国际化教育新格局。三是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医防协同等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医疗。
展望2035年,南沙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枢纽功能、综合竞争力大幅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国际领先,发展质量和城市能级引领湾区,基本实现建设湾区创新灯塔、改革开放标杆、综合服务枢纽、未来城市典范的发展愿景,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区示范区,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方阵”前列。
- 全国防灾减灾日:各地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 图片新闻·防灾减灾日 | 各地开展形式多样演练 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 灾害与意外来临时,你会自救吗
- 这些防灾减灾知识你知道吗?地震来了是躲还是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