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博物馆是展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窗户”,是让革命文物“讲故事”的“讲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桥梁”,在促进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从金华市博物馆承办的“红色记忆”到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荆楚百年英杰”展览,从江西省博物馆推出的“红色摇篮”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推出的“红旗漫卷”……博物馆逐渐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火热“红色阵地”。
各地博物馆应创新文物展览讲解方式,充分利用革命文物,深挖文物内涵,让红色资源服务文化滋养,更好展示展览革命文物,更好地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热起来”,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唱响红色旋律,更好地培根铸魂、增强奋进动力。
创新文物展览讲解方式,博物馆要成为展示文物保护利用的窗口。在这个讲求表达创新的时代,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新字,博物馆也需跟随“新”潮,及时调整文物展览表达的角度和思维模式,创新文物展览讲解方式。利用数字媒体、陈设形式、色彩衬托等,形成更具有感染力的场景氛围,把革命文物的展览主题和内涵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博物馆应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实施数字化、可视化工程,提供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体验,引入增强现实技术,利用AR眼镜等穿戴设备;借助微信、短视频等为革命文物展览插上云端翅膀;通过设计文创产品来激发兴趣,产生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影视综艺类节目增强革命文物的社会影响力。
利用好众多的革命文物,博物馆要成为集中弘扬革命文化的讲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之一。新时期,博物馆需以教育者的姿态站到“C位”进行红色宣教,增强人们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故事以及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的了解,点燃人们参与革命文物保护的热情。博物馆应用好众多的馆藏珍贵革命文物,多办与党史、革命史、国家建设发展史相关的展览,唤醒沉睡的“红色宝藏”。应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的感受,寓教于情,融引导于触摸、对话、交融,复原出鲜活的革命文化场景,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让博物馆真正成为红色讲台。
用好思想阵地提供滋养,博物馆要成为红色江山世代传承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时指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博物馆不仅是中国革命文物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桥梁”。博物馆需要将文物和公众连接起来,需要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接起来,更需要将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连接起来。推动博物馆进社区、进乡村,让革命文物走出“象牙塔”,更好地和人民群众进行近距离、深层次、多角度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激荡出民族的不断传承与人民的磅礴奋斗精神。(作者:袁科)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