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科学”号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
2021年06月29日 10:03: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帅俊全

  6月28日,“科学”号科考船圆满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该航次在目标海域获得大量科学发现,并完成了多台套国产自主研发设备的海试工作,实现了科学家“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的创想。

  据介绍,航次期间,科考船上搭载的“发现”号无人缆控潜器(ROV)下潜作业21次,获得大量珍贵样品及数据,并首次在目标海域发现深海单板纲、深海星虫等珍贵类群,还发现了两个新的喷发强度迥异的冷泉活跃区,并通过水体剖面取样比较了不同活跃状态冷泉喷发的环境影响。

  本次航次同步搭载完成了多通道拉曼平台等多台套国产设备海试工作,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海底群落生物的标志识别、深海大型生物样品的高通量原位固定、水体样品的原位多通道培养富集等关键技术突破,相关数据和样品将解答深海黑暗食物链组成、深海碳源碳汇通量、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 

  多通道拉曼平台的成功应用海试是本航次的最大亮点。“海洋之眼”深海着陆器搭配自主研发的系列化拉曼光谱探针,实现了对冷泉喷口流体及喷口附近天然气水合物、自生碳酸盐岩等多类目标物的原位长期连续探测,再现了甲烷、硫化氢等关键生物化学反应标识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初步结果表明微生物串联了地球深部岩石圈、近底层水圈及黑暗生物圈间的元素转换。 

  航次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王敏晓介绍,以往的研究中,深海样品被带到实验室开展后续研究,但由于压力、温度和其他化学环境的骤变,深海生物的生理活动同样发生改变,真实的深海生命过程无法被准确认知。依托该航次,中科院海洋所在深海海底搭建了由原位环境传感器、生物培养装置和原位固定装置组成的水下实验平台,“科学”号的深远海探测体系实现了科学家“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的创想,为揭示深海生物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标签:深海;研发;目标海域;实验室;探测 责任编辑:吴珂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将实验室“搬到海底”!“科学”号完成首个高端用户共享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