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2021年07月16日 10:4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401 丁建华

  402 刁克剑

  403 于砚华

  405 王传喜

  406 支月英

 

  401 丁建华

  丁建华,男,回族,1961年8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丁建华发扬“三牛”精神,带领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业,苦干实干、创新发展,将贫穷的搬迁移民村建设成为产业稳定发展和谐的先进村,群众亲切称他“牛书记”。

  2013年,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为给村民蹚出一条增收路子,他带头养鸡、养羊、养牛,最终找到肉牛养殖这个符合旱天岭村实际的脱贫产业。丁建华探索出“帮扶单位+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户”模式,采取“集体管理、分户饲养、统一出售”方式经营。为鼓励村民养牛,他用自家财产作抵押帮村民贷款,把自建的养殖场免费提供给乡亲们使用,还承担养殖场的水电费。6年间,他累计为村民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帮贫困户垫付偿还贷款本息、产业发展资金200余万元。如今,全村肉牛养殖规模从当年的300头发展到3000多头。8年多时间,村民人均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8600元。

  调整产业结构后,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牛,爱钻研的丁建华自学兽医技术,成了全村的“牛保姆”,他还把肉牛品种选育、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等技术教给村民。他对村民的需求,做到随叫随到,每天出了这家牛棚,又钻进那家牛圈。一天凌晨2点,贫困户马玉伏家母牛难产,如果母牛小牛都保不住,对马玉伏来说损失就太大了。接到求助电话后,丁建华从被窝里爬起来赶去助产。“兽医都说没办法,丁支书还是不放弃,忙了几个小时,总算把母牛保住了。”马玉伏说。在丁建华眼里,牛不仅是乡亲们脱贫的“家当”,也是他们发家致富的“根”。

  2018年,丁建华脑袋里长了一个良性肿瘤,医生建议他立即住院手术,他却因没时间选择保守治疗。即便是在医院输液,他也不“老实”,时不时在输液中拔了针头就走。“村里的急事难事多,我要回去解决,没时间看病。”与村里的事相比,他始终觉得自己治病并非急事。一年时间,丁建华的体重骤降40斤。大家都催他抓紧去治病,他当面答应,却一次次地变成“明日复明日”的空头承诺。丁建华深情地说:“我有一个目标,让旱天岭全体村民家家住新房,户户有小车。如果老天暂时不要我的命,我就一定要带领大家实现这个目标。”

  丁建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402 刁克剑

  刁克剑,男,汉族,1971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从普通钳工到微电子领域专家,32年来,刁克剑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研发的多项科技成果达到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用发明创造践行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被誉为“企业里的爱迪生”。

  好学敬业,练就一身技艺。在工友们眼里,刁克剑无论做钳工、当班长,还是干软件开发,身上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上世纪90年代初,刁克剑从技校毕业后,参与厂里各类大机组的安装、检修、维护工作。为更好掌握引进设备性能,他自学外语和计算机,通过微软注册工程师认证,在工作中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攻克许多装置的关键技术难题。2008年,他把已有管理经验和IT技术结合到一起,成功开发出全国首套班组专业管理软件,解决了班组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类数据繁杂、易失真,难以有效积累等难题。

  潜心钻研,工作室变成研发地。2009年,刁克剑调入“赵林源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担任信息化应用技术研发组组长,开启在石化领域的发明之路。他研发的新型防爆报警器,只有纽扣大小,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同类型报警器中价格最优的高灵敏度便携式报警器。他研发的巡检仪,像一把手枪,只要对准巡检点轻扣扳机,设备的温度、压力等数据就能即刻被巡检仪数据芯片接收,成为国内石油石化领域巡检信息化的首创产品。他立足企业安全发展需要,还成功研发石化智能灭火控制装置、防爆柔性LED特种照明装置等新型智能产品。

  胸怀大爱,坚守科技报国情。随着对电子技术的熟练掌握,刁克剑的科研项目开始走出石化企业。他先后参与地方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与数据传输技术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服务。他负责的国家五年规划项目“机械密封早期预警监测系统”研究课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取得突破。该课题完成后,相当于机械密封监测有了“黑匣子”,发现问题即可报警,从而减少石化机泵设备火灾。近年来,一些国外知名企业纷纷恳请他到国外发展,但都被他婉拒。他说:“中国人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的坚守要让成果来说话,在这里,我能干得更好!”

  刁克剑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403 于砚华

  于砚华,女,满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党总支副书记、副局长。

  在关乎民生冷暖的就业服务前沿,于砚华一干就是33个春秋。她情系民生、辛勤耕耘,为的就是让莘莘学子在家乡找到满意工作,让寻求发展的企业招到适用人才,让困难群体享受到国家就业政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美就业红娘”。

  迎难而上,使下岗再就业市场焕发新活力。2004年,由于当地国有企业并轨改制,很多职工需要走向社会重新就业。为发挥政府服务百姓就业窗口单位作用,于砚华挨家挨户反复上门拜访企业,收集用工信息,建立全市首个企业用工信息档案。不到两年时间,就激活全区再就业市场。她真诚服务,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使全区就业市场至今保持持续繁荣,每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余种2万余个,年均促成万人以上成功就业,出现全年招聘无淡季的良好就业局面。

  量体裁衣,为破解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出实招。针对长期困扰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于砚华着力畅通职业信息渠道。她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快发布”机制,解决用工企业招聘燃眉之急;为求职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推行“人岗匹配”等精准就业推介措施。她主动延伸服务范围,建立“细回访”制度,逐一协调解决求职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勇于创新,运用新思路拓宽就业服务新渠道。于砚华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就业信息采集、供求信息发布及对接等多个功能,先后推出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指尖就业”和智能化职业介绍线上服务系统,实现供需双方足不出户招聘、求职、对接,做到“零跑腿”。疫情期间,于砚华坚守岗位,带领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发布各类用工岗位6万余个,线上线下促进就业2万余人次。以其名字命名的“于砚华六步工作法”在当地推广应用。

  于砚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社服务标兵、吉林好人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404 王友农

  王友农,男,汉族,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王友农致力推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的跨越式发展,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打响邮轮领域上海品牌,拼尽全力、奉献所有。2020年,他坚守岗位忘我工作,劳累过度因公殉职,年仅51岁。他用汗水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王友农是中国国际邮轮产业创新的探索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他牵头发起建立亚洲邮轮港口协会、亚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联盟,奠定了中国在全球邮轮产业的领先地位;牵头创设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和首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国内首批面积最大邮轮港进境免税店;推动建立邮轮通行“五优先”,邮轮准点率和安全率达到1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全国邮轮港首个服务标准《邮轮港服务规范》,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标准施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邮轮具有人员高度密集、空间相对封闭、联通国内国际情况给防疫带来的巨大挑战,王友农坚守岗位,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整个春节几乎没有回家休息。他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在他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一周之内,港口累计接靠大型国际邮轮10个航次、接待出入境游客4.27万人次、船员2.18万人次。作为亚洲最繁忙的邮轮母港,在严密机制和严格把关下,奇迹般地做到了零输出、零输入、零感染。

  在国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王友农根据上海市和宝山区政府的要求,率先接收国际邮轮非经营性停靠。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反复琢磨“海洋量子号”邮轮回靠方案,并不断细化、修改和完善方案,召开各种协调会,反复踩点,实地勘察。最终,在海上漂泊两个多月的邮轮成功停靠,船员平安回到祖国。然而,因劳累过度,王友农倒在了抗疫前线……

  王友农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05 王传喜

  王传喜,男,汉族,1968年9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任职20多年来,王传喜坚守农村广阔舞台,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带领党员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把贫困落后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被誉为“乡村振兴领头雁”。

  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20多年前,代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王传喜上任后,立志要拔掉穷根、摘掉穷帽。面对近400万元村集体负债、126张法院传票和村中诸多矛盾,他迎难而上,抓治安、整村容、还债务、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医疗、节会展览等主导产业。最终,硬是把一个贫困落后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村。2020年,村集体各项产业总产值36亿元、纯收入1.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万元。

  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王传喜带领代村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先富带后富,同走富裕路”火热实践。建设“帮扶农户科技致富养殖小区”,为100多家养殖户搭建致富平台。建设代村商城,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创业者零风险起步,带动近万人就业。捐助资金360万元,帮扶14个村庄规划和开发建设16处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基地。建设4座生态科技型冬暖温室,每年收益24万元,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惠及8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建设“印象代村”,采取“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夜游经济,带动就业创业,惠及12个乡镇220多个村的1.1万多名贫困群众。

  探索好经验扶志扶智。王传喜不断摸索创新,总结出“四个坚持”脱贫致富工作法,让贫困户稳定增收,大大降低返贫风险。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支部共建、党员结对。坚持技术扶持,建设“新农人培训中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万多人。坚持细节关心,为进城创业就业人员解决孩子上学难问题,实现凭工作证明、营业执照就近入学入托。坚持经验共享,王传喜带着经验走出村庄作报告、搞培训,谈脱贫心得,传扶贫办法。

  王传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406 支月英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

  支月英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她的信念。41年过去了,1100多名孩子走出了大山,支老师却一直守在原处,不曾离开,她是“梦想守护人”。

  1980年,年仅19岁的支月英不顾家里强烈反对,只身来到边远山村泥洋小学任教,后又辗转到更为偏远的白洋教学点。从此,一干就是41年。从肩挑手提教学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个人骑坏6辆摩托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浑身泥泞、雨中翻车,但为了孩子们,她无怨无悔。她常说:“不是因为有希望才选择在山里坚守,而是因为坚守才能看到希望,我的一生就为了守护孩子们的梦想而来!”以支月英为原型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这是多年来支月英孜孜以求的目标。有一年开学,发现学生刘强没来上学,支月英赶紧上门家访,一到刘强家就看见他妈妈眉头紧锁,爸爸蹲在地上闷头抽着旱烟。见到支老师来了,刘强哭着喊着要去上学。刘强妈妈哽咽着说:“谢谢支老师过来,可家里实在拿不出孩子的学费啊。”支月英马上从口袋里掏出刚发的工资递给她:“你们拿去用吧,但是孩子绝对不能不读书。”刘强的父亲含着泪接过钱,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样的事情,支月英做了一次又一次。

  除了帮助本地贫困学生外,支月英还经常向外地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手。为了能够资助更多学生,她利用节假日,跟着壮劳力去山里扛木头、拉毛竹。有一次跟车装运出了车祸,支月英昏迷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支月英怕耽误上课没有及时下山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右耳失聪、右眼失明。

  如今,不论是泥洋小学、白洋教学点,还是奉新县澡下镇的其他学校,办学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受到支月英事迹的影响,这里也有了年轻的支教老师,教育均衡正在逐步实现。

  支月英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0 版)

  407 巴特尔

  408 艾爱国

  409 古桑旦增

  410 田仲虎

  412 刘双燕

  413 刘 虎

  415 祁发宝

  416 农国切

  417 孙红梅


  407 巴特尔

  巴特尔,男,蒙古族,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玉泉区大队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

  巴特尔放弃当一名射箭运动员的梦想,成了一名消防战士,14年消防救援生涯,4000多个日夜坚守,4500多次生死考验,护佑数以百计被困群众的生命,用青春和热血忠诚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善于钻研,苦练业务。巴特尔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被广泛推广。他总结历次参加灭火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写下20余本“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他针对辖区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消防水源、每一家重点单位都做了电子数据库,累计深入辖区单位3000多家,巡勤路线累计7万多公里,绘制作战预案1700多份。

  紧急救援,使命必达。2009年赤峰制药公司“8·5”液氨运输车泄漏事故中,他勇当先锋,搜寻被困人员,当发现3名工人无力逃生时,果断摘下空气呼吸器让给工人。救援结束后,他因氨气中毒昏迷,在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才化险为夷。2016年8月5日,巴特尔接到命令:新营子镇一名群众不慎掉落枯井,生命危在旦夕!他瞬间想起,当年父亲就是因为执行枯井救援任务壮烈牺牲的。面对险情,他毫不畏惧,主动请缨,迅速下井实施救援,将被困群众成功救出,转危为安。

  2020年3月,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执行北京国际航班分流任务,为做好“外防输入”抗疫工作,他主动挑起备降隔离点驻勤重担。在被确诊为肠梗阻、医生建议手术的情况下,他拒绝手术治疗,仅靠服药维持,重返岗位继续执行任务。他连续115天坚守抗疫一线,随警出动100余次,完善应急预案20余份,开展灭火实战演练40余次,协助防疫部门开展消杀60余次,圆满完成任务。

  巴特尔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北疆楷模”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08 艾爱国

  艾爱国,男,汉族,1950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

  在国内金属焊接界,艾爱国集丰厚的理论素养、实际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尤其是对焊接难度最大的紫铜、铝镁合金、铸铁焊接有精深造诣。数十年间,他从学徒做起,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终成技能大师,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队伍。

  勤于钻研,技术精通。1968年9月,艾爱国来到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某厂担负研制的试验型导弹,需将中碳调质钢弹壳与发射座焊接相连,X射线检验必须100%达到Ⅰ级标准。艾爱国主持制定焊接工艺,选择焊接材料,指导徒弟施焊,获得圆满成功。海军某在研先进舰艇的推进动力装置,要在仅0.2平方米的紫铜导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历时半年也没能拿下来。艾爱国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极氩弧焊接工艺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现场指导,成功解决了产品一直焊缝渗漏、产品不合格的技术难题。

  艾爱国十分注重技术传承。艾爱国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湖南省列为焊接工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他带过的徒弟有几百名。湘钢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以上级别焊工,80%都跟艾爱国学过艺。他们当中,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有的成长为“三八红旗手”“十佳青年”。艾爱国还无偿地向200多名下岗工人和农村青年传授焊接技术,其中有100余名考入南方电力机车集团、湖南三一重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基础和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企业骨干。

  如今,71岁的艾爱国,依然奋战在焊接工艺研究和操作技术开发第一线,为加快我国重点工程建设进度,确保钢结构焊接质量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艾爱国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称号。

  409 古桑旦增

  古桑旦增,男,藏族,1968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拉郊乡党委书记。

  古桑旦增扎根边境高原,三十二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领土,忠诚奉献、勇敢担当,履行守边稳边兴边神圣职责,是雪域边陲的守护者,固边富民的带头人。

  1989年,古桑旦增回到洛扎县拉郊乡工作。拉郊乡白玉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大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这里是祖国的领土,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守,再艰苦的工作也要人干!”古桑旦增动员自己的两个舅舅和哥哥、弟弟4人,带着62头牲畜,搬迁到马加唐放牧守边。随后,他带队采取牛背人拉的方式,运去两台移动基站和重达200斤的10个地标,安装到边境线上,有力彰显我国领土主权。

  那时,白玉地区尚未通公路,沿着陡峭山路徒步行走16个多小时,才能把过冬物资运过去。严冬雪海茫茫,牦牛帐篷顶不住刺骨寒风,但古桑旦增和亲戚们不顾恶劣天气和艰苦条件,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下来。情况复杂时段,古桑旦增带头率领巡逻队前往边境巡逻驻哨,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每年都要磨破十几双鞋。在他和亲人护边守边行动的影响带动下,更多的牧民群众搬迁到白玉定居。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2016年正式成立杰罗布村,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每家每户牧民的帐篷上。

  古桑旦增,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长年累月奔波在边境线上,带领农牧民坚守祖国的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他用好用活党的惠民政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修通拉郊乡到杰罗布村约46公里的公路,完成边境小康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拉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古桑旦增带领群众扩大手工艺品生产、办起家庭旅馆,吃上了“旅游饭”,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余元,群众为国守边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古桑旦增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西藏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10 田仲虎

  田仲虎,男,1974年3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党支部书记。

  田仲虎恪尽职守、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使花桥村从“烂泥湾”变成名副其实的“最美乡村”,成为带领乡村发展的主心骨,群众致富的贴心人。

  过去的花桥村,是远近闻名的穷地方,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全村200多户人,守着青山绿水受穷。2012年以来,田仲虎带领村民大力推动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硬化通村道路1420米、风貌改造215户、庭院改造215户、拆除危旧房屋89间,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中医养生堂、村史馆,修建农业体验区梯田60亩、环村步道600米。同时,他充分发挥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作用,通过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扶贫互助社借款投资旅游产品经营项目的方式获取稳定收益。全村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年每户可获得500元的稳定收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与龙头企业搭建农特产品购销、务工等平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11户、发展种植产业8户、从事务工22人,形成了产购销联动机制,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示范引领。田仲虎指导村民卯张辉发挥院落基础设施优势,开办农家客栈,年收入近15万元。村民们看到发展乡村旅游实实在在的收益,参与意愿越来越强烈。田仲虎顺势而为,组织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大力发展以农家客栈、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探索“协会+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2016年,甘肃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在花桥召开,推广他们的经验做法。目前,全村发展农家乐13家、农家客栈20家,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花桥村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

  田仲虎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感动甘肃·2017十大陇人骄子等称号。

  411 尼玛扎西

  尼玛扎西,男,藏族,1965年4月生,生前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尼玛扎西长期致力于西藏农牧业科研和脱贫攻坚事业,带领团队与田野为伴、与青稞为友,刻苦钻研、敢为人先,破解青稞“基因密码”,选育青稞新品种,创造了青稞高产纪录,被群众亲切称为“青稞博士”。

  尼玛扎西是西藏第一位藏族农学博士、农作物育种首席科学家。2020年9月5日,在阿里地区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途中,突遇车祸不幸殉职,用生命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中”的初心使命。

  在青稞增产中逐梦,在脱贫攻坚中圆梦。尼玛扎西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归国投入到心爱的青稞育种事业。他领衔创立自治区第一个青稞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实验室,建设青稞育种加代与扩繁基地,研究加速青稞等喜凉作物的育种进程。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选育出20多个青稞新品种(系),研制12项西藏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300余万亩,为西藏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作出重要贡献。尼玛扎西培育的青稞良种在西藏覆盖面积达到95%以上,66个贫困县区超过3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实现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推动西藏青稞总产量突破80万吨,经中国农科院效益测评,经济效益超过27亿元。“藏青2000”等优良青稞品种还被推广到四川、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助推当地青稞种植增产10%以上。

  尼玛扎西坚持事业至上、工作第一,加班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透支严重,2013年春末组织安排尼玛扎西到成都轮休调养。刚到没几天,他接到白朗县良种推广驻点人员电话反映青稞出苗问题,立即放弃休养赶回西藏、奔向田间地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直到查明原因、研究确定补救措施。尼玛扎西着力打造一流创新团队、推动科技富民,在他的积极努力下,申报组建省部共建青稞牦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藏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藏农口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建成西藏首个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的万亩马铃薯繁育基地等,为加快西藏农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科技和人才支撑。

  尼玛扎西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412 刘双燕

  刘双燕,女,汉族,1975年6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刘双燕是全国扶贫战线上为数不多连任3届共9年的第一书记。她两次主动留任,先后带领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扶贫期间,遭遇母亲、丈夫先后病逝,她化悲痛为力量,初心不改,奉献基层,被誉为“党的好女儿”。

  2012年3月,刘双燕作为选派干部担任利辛县陆小营村第一书记。这是个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村子,交通闭塞,产业落后,部分村民还患有艾滋病,因为各种原因成了软弱涣散村。上任以后,刘双燕把村民当亲人,帮助患病村民重树信心。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50万元,修通近3公里长的水泥主路,让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就在刘双燕干劲十足的时候,身体一向硬朗的母亲突然被检查出患了肺癌。刘双燕本想在母亲生命最后时刻陪伴左右,但母亲深明大义,鼓励刘双燕继续帮助群众走好脱贫攻坚路。通过3年的努力,在刘双燕带领下,陆小营村逐步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走上发展正轨。

  2014年底,刘双燕在完成陆小营村扶贫任务后,选择到利辛县另一个深度贫困村朱集村担任第一书记。在朱集村,刘双燕带头发展种养合作社,引入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光伏发电、林业扶贫等产业。3年下来,村里的产业从小、散、差,逐步发展到初具规模,全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顺利从重点贫困村出列。2018年3月,任职期满的刘双燕再次留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正当刘双燕顺利推进各项工作之时,其爱人却突发急性心梗不幸离世。噩耗传来,刘双燕如遭晴天霹雳,坚强的她料理完丈夫后事,擦干眼泪又回到了朝夕相伴的贫困群众身边。经过刘双燕6年的努力,朱集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341户739人全部脱贫,曾经的贫困村现已成为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刘双燕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13 刘  虎

  刘虎,男,汉族,1974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刘虎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确诊肺癌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为实现当地群众喝上“安全水”“幸福水”目标,誓言奋斗到生命最后时刻,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城乡饮水安全问题,是伽师县脱贫摘帽的一项重要指标。2016年11月任职后,刘虎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设计院、勘察施工等单位多方论证,谋划整体思路和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城乡饮水安全工程。2019年5月2日,在刘虎筹划推动下,此项工程顺利开工。

  伽师县和水源地之间相隔上百公里,工程共65个标段,要跨越3个县,输水干管长112公里,输水支管长167公里,改扩建配水管网1548公里。面对如此艰巨繁重的工程任务,刘虎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自此“5+2”“白+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他不是在水源地总水厂,就是在施工现场,严把质量关,协调解决问题。早在2017年5月,刘虎就被确诊为肺癌,可他依然拖着病躯为工程奔忙。工作中,他有时胸痛得满头大汗,却一声不吭,只是悄悄去医院化疗,第二天又出现在施工现场。工程忙的时候,几个月都顾不上去医院。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地施工人员不能如期返回,工程建设不能按时开工。刘虎及时向上级建议组织当地施工人员复工,得到县领导和地区、自治区水利部门的支持。经他多方协调推进,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护措施基础上,沉寂3个月的工地再次忙碌起来。刘虎经常接到医院催他住院化疗的电话,他总是说:“等水一通马上就去。”这一等就是5个月。工程终于进入试通水阶段,刘虎却晕倒了。因耽误治疗及劳累过度,他的病情严重恶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

  2020年5月20日,祖祖辈辈盼望的甜水流到伽师县居民家中,卧病在床的刘虎流下激动兴奋的泪水。9月,刘虎被诊断癌细胞扩散,转移至骨髓。“能参与改水,让家乡百姓早日吃上甜水,值啦!”刘虎宽慰妻子说。

  刘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414 汤宝俊

  汤宝俊,男,汉族,198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治安分局刑警大队四级警长。

  2021年3月24日,汤宝俊在抓捕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幸壮烈牺牲。汤宝俊从警16年来,始终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坚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律己修身、以身作则、勤奋工作,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

  勇斗疑犯,不幸殉职。3月24日,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安局垦区治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疑似网上在逃人员赵某军在当地某理发店出现。接到举报后,根据大队领导指派,汤宝俊带队迅速出击,实施抓捕行动。到达现场后,嫌疑人赵某军见身份败露,极力挣脱拒捕,汤宝俊和同事与嫌疑人英勇搏斗,并一度将其控制。在搏斗过程中,身高1.9米、体重近100公斤的赵某军凭借身体优势突发蛮力,将汤宝俊压在身下。汤宝俊失去意识,嫌疑人赵某军趁机潜逃。汤宝俊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牺牲。汤宝俊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嫉恶如仇,履职尽责。汤宝俊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基层派出所工作,后又调入刑警大队。因工作原因,他长期与家人分居两地,平均每年在家时间累计不足1个月,将满腔热血抛洒在公安事业上。从警以来,汤宝俊始终战斗在派出所和刑侦一线,练就了一身勇于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被称为破案能手、追逃先锋、反诈专家。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当民警时,汤宝俊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辖区内群众哪家有困难,他都主动帮忙协调解决;凡遇到走失儿童或老人,他都热心救助;邻里发生口角矛盾,他会用心调停;企业股东闹起纠纷,他就分析利弊促成和解。从事公安工作16年来,汤宝俊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1600多件。

  汤宝俊被追授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415 祁发宝

  陈红军

  陈祥榕

  肖思远

  王焯冉

  祁发宝,男,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陆军某边防团团长;陈红军,男,汉族,1987年3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营长;陈祥榕,男,汉族,2001年12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列兵;肖思远,男,汉族,199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陆军某边防团班长;王焯冉,男,汉族,1996年10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陆军某旅班长。

  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在雪域边关以身铸界碑;面对严峻复杂的现实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他们毫不畏惧、团结战斗,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2020年6月,有关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面前,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毫不畏惧、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为救助战友牺牲。

  以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为代表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是“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是对党绝对忠诚、矢志强军报国的时代先锋。

  祁发宝荣获“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称号,陈红军被授予“七一勋章”、被追授为“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

  416 农国切

  农国切,男,壮族,1989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消防救援站特勤分队分队长。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胸中有激情。农国切十二年如一日奋战在灭火救援第一线,先后参加灭火救援行动1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00余人,疏散受灾群众1000余人,用汗水书写了一名消防员的壮丽青春。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2013年10月,洋浦经济开发区内某浆纸厂成品纸露天堆垛发生火灾,火势凶猛,农国切冒着随时可能被烈焰浓烟吞噬的险情,自始至终坚持战斗在火场第一线。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登陆,强降雨致使开发区部分区域陷入一片“汪洋”,万宅村街道民房被淹。时任战斗班班长的农国切主动请战,顶着狂风暴雨成功疏散全部遇险群众。2015年5月,开发区某石化公司装置发生火灾,在装置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和坍塌的高危环境下,农国切担任水枪手,顶住高温高压、高辐射热,战斗在第一线长达2个多小时。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考验当中,农国切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冲锋在前。

  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农国切的救援生涯中,最惊险的要数发生在2020年7月的一件事。当时,洋浦某小区内一男子在住宅楼入口处放火焚烧电动自行车,并手持砍刀挟持一名男孩,阻止消防救援人员靠近灭火。在该男子突然转身试图焚烧另外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瞬间,农国切趁其不备,飞身过去解救男孩。持刀男子发现后回身过来挥刀乱砍,农国切奋不顾身将其扑倒,成功将男孩解救,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平常时候显得出来。支队专门以他的名字成立“农国切班”来培养新消防员。在日常训练中,他将水域救援、高空山岳和石油化工等专业救援技术倾囊相授给新同志。在出警过程中,他耐心向新消防员讲解各种警情的处置规程和注意事项,带领他们“第一次”完成各类警情处置任务。在他带领下,新消防员当中不断涌现业务尖子。

  农国切荣获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海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被授予海南省青年五四奖章,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417 孙红梅

  孙红梅,女,汉族,197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高级工程师。

  二十二年如一日,孙红梅凭借一颗匠心扎根鄂西北老“三线”工厂,专攻航空发动机焊修技术。破解62项修理难题,形成12项核心修理技术,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她似傲霜斗雪的红梅,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绽放出大国工匠的光彩。

  永葆初心,勤奋刻苦超越自我。1999年,孙红梅从西安理工大学焊接专业本科毕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位于深山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三工厂。焊工师傅带领的一次技术创新试验,给她种下了“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凡”的信念。她迅速调整状态,苦练技术本领。白天穿行在生产现场,熟悉产品性能,钻研产品原理,晚上则捡起专业书本为自己充电,一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凭着一股勤学苦干的劲儿,孙红梅用两年时间成长为技术骨干。

  攻坚克难,毫厘之间精益求精。2002年,孙红梅被抽调至襄樊航空发动机修理公司,承担整个工厂的焊接维修工作,刚来不久就遇到难啃的“硬骨头”。在维修某型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冠时,由于焊接部位太薄,极易出现塌陷,甚至产生看不到的微观裂纹。整个夏天,她“闷”在蒸笼似的厂房里不停地试焊,握焊枪的手臂酸痛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眼睛也经常被电弧光打伤。历经上百次查资料、分析、试验,最终通过控制电流参数攻克氩弧焊堆焊修理难题。2008年,工厂修理某型发动机高导内机匣时,遇到焊接变形超差的难题,她再次从零开始,反复试验,带领团队掌握了激光焊技术,使许多采用传统方式无法修复的产品获得新生。

  坚守匠心,持之以恒不断创新。2013年,孙红梅组建成立“红梅工作室”,吸纳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技术骨干,主攻科研项目开发、故障攻关、技术创新。成立当年,孙红梅带领团队修复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通过开“窗口”利用镜面反射原理精准把脉,配合仰焊将漏气部位修复,且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仅有头发丝(0.075毫米)的1/25,帮助30多架飞机重返蓝天,这道工序也被命名为“镜面反光仰焊法”推广使用。

  孙红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1 版)

  418 孙景坤

  419 孙滨生

  420 杜发荣

  421 李玉兰

  422 李 兰

  423 李 凯

  424 李顺清

  425 李俊贤

  426 李 恒

  428 杨 宁

  429 杨 伟

  430 杨建中


  418 孙景坤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419 孙滨生

  孙滨生,男,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航空工业昌飞公司飞机钣金工。

  在江西,有一位工匠,39年来,他甘于寂寞、爱岗奉献,坚守飞机钣金零件制造一线,历经无数次敲打磨砺,成为钣金车间关键件、重要件、特急件任务的“119”,加工零件一次合格率达100%。他,就是孙滨生。

  飞机的钣金零件大多是手工制造,核心部位的零件都是由人工一点一点敲出来的。这对工人的手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业精于勤,孙滨生说:“有时一个钣金复杂件就得1万多锤,要干,就干精品!”

  在日常工作外,孙滨生时常翻阅业内书籍,琢磨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他总能不断改进创新工艺加工方法,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工装来加工零件,解决许多工艺与设计很难协调的技术问题,提高航空产业钣金钳焊加工成型质量,得到客户和外方专家的一致好评。

  凭着过硬的技术,孙滨生在直8、直10、S92型直升机大部件科研生产,以及对外合作S76D、A109等型号研制中,解决了大量钣金制造关键技术问题,为多个型号直升机立项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直10研制过程中,他通过革新制造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在遇到突发技术难题的关键时刻,孙滨生顶得上、拿得下。有一次,该车间在承接国外订单后,生产出来的蒙皮因搬运不慎,导致有些微瑕疵,孙滨生仅仅用3天时间就将蒙皮修复成功,并且挑不出任何瑕疵。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孙滨生前往某部队修复飞机尾门,经过一番敲敲打打,他甚至在没有敲掉一丝漆的情况下,就将已被视为“报废”的尾门修复好;参加国产航母重点任务,他连续工作38小时,顺利保障了航母的交付。

  他主动担起车间现场技术指导,做好技能传承、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组建“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完成较大技术攻关13项,其中2项获得全国QC优秀课题,申请国家专利20项,多项课题获得航空工业、省、市及公司科技进步奖。培养出3名高级技师、8名技师以及30多名高级工。

  孙滨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420 杜发荣

  杜发荣,男,汉族,1926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城固县军干所离休干部。

  战争年代,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9次立功、多次受奖;和平年代,他为军队和地方建设事业忘我奉献,被誉为深藏功名、一生奉献的“汉中老英雄”。

  戎马生涯,出生入死立战功。1947年9月,杜发荣参军入伍,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参加河南驻马店战斗、铁门战斗、南平集战斗,以及两次解放洛阳和豫西、豫东战役,参加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解放华南等重大战役。在1948年11月解放南阳战斗中,杜发荣一发炮弹打掉敌人一个班。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西南剿匪、西康剿匪。战斗中,他多次负伤,脊椎被炮弹擦伤导致错位。多年来,他荣立一等功1次、大功3次、中功2次、小功3次,被授予解放奖章、胜利功勋荣誉章等。

  扎根边疆,奉献书写爱国情。“做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这是杜发荣写在笔记本上的话。20世纪60年代,经杜发荣主动请缨,部队将他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大队巍山中队工作。1974年退休后,他又向组织提请到云南省洱源县义务从事征兵和民兵训练工作,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一次,为了解一位入伍新兵家庭情况,他从云南赶到山东实地调查,只为给国家选出最优秀的士兵。有人想请求他放宽入伍条件,都被他拒绝。他这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86年才回到家乡城固。

  初心不改,严以律己正家风。杜发荣立下“有困难自己解决,不占公家便宜”的家规。他自己以身作则,去医院看病坚决不用公车。他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改制,他的二儿子和小女儿先后下岗,杜发荣从来没有为子女的就业问题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说,“我是老党员,不能为私事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子女的工作靠他们自己解决。”

  杜发荣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1 李玉兰

  李玉兰,女,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退休干部。

  李玉兰秉持“帮助群众拔掉穷根”的信念,年过半百,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中,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书记大姐”。

  身先士卒,立志扎根农村。为救治患病孩子,李玉兰早年间曾欠下数十万元债务,对贫困家庭有一种特殊感情,而且也曾经在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6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她心里的愿望。2015年,李玉兰到隆治乡桥头村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5年多。到村以后,她对全村424户村民进行逐户摸底调研,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学习政策统一思想,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李玉兰与村两委把争项目、抓产业、促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重头戏。2016年,全村种植软梨300亩,每户贫困户种植2亩以上。

  5年时间,她累计落实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引导村民回村投资2800万余元。先后建成家庭小牧场4户,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修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冷藏库,解决了软梨无法储存的困难;建成软梨酒厂,为产业化发展开辟新路;还建成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几年下来,村里的面貌大变样,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成了,幼儿上学难、群众出行难问题解决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了,农民也实现了租赁土地有租金、合作社务工有薪金、年底有分红金的“三金”梦想。

  2019年,李玉兰即将退休并离开桥头村。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写请愿书,摁上200多个红手印交到县里组织部门,请求留下玉兰书记。面对老百姓的盛情挽留,55岁的她决定继续留任为乡亲们服务。

  李玉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第一书记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422 李  兰

  李兰,女,汉族,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李兰25年来始终坚守福利机构服务一线,精心照顾每一名孤残儿童,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福利院的“当家人”,被孩子们亲切称为“院长妈妈”。

  1996年,李兰医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到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当一名医生,从此与社会福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福利院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脏,面对的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残儿童,不仅要为他们喂奶、喂饭、洗澡,还要倒屎、倒尿、换尿布,李兰从不嫌弃,毫无怨言,在艰苦的岗位上坚持下来。

  李兰全身心投入福利院各项工作中,对全院200余名孤残儿童和近100名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每一个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她都牢记在心。25年来,李兰带领团队累计送养孤残儿童、弃婴2000余名,为近400名脑瘫儿童和社区200余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有效率达100%,免费为社区老人服务超过10万人次。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担当,这让李兰成长为福利事业领域一专多才的引领人物。她是茂名市民政系统第一个取得中级社工师资格人员,是广东省优秀社工骨干;她创造的“祖母+护理员”融合模式,成为业内推广的先进经验;她带领康复团队研究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效果有效提升;她带领团队独创的“针刀疗法+石膏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属国内福利机构首创;她开创的“茂名养育模式”,被国内多家福利机构学习采用;她率先提出“全人照顾”安老服务理念和“医、康、教、护”四位一体全人康复理念,摸索出具有茂名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李兰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3 李  凯

  李凯,男,汉族,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与管理科副科长。

  作为一名90后第一书记,李凯响应号召,奋战在大凉山脱贫攻坚一线。他带领贫困群众努力实现产业强、村民富、新村美的梦想,为脱贫攻坚挥洒着青春汗水。

  全情投入,再苦也不怕。2018年6月,李凯第一次踏上大凉山这片土地,来到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参加扶贫工作。尽管当地的贫困状况让李凯失眠了一周,但是当地群众的真诚、淳朴和热情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2018年9月的一天深夜,李凯和同事在乡政府忙完工作后搭乘车辆回村。在路上突遭大雨,车子途经一个路口时不慎坠崖。万幸的是,车辆被卡在半山坡的滚石中,他和两位同事赶紧打开车窗逃生。第二天,李凯在县医院简单检查治疗了一下,就回到岗位继续工作。平日里,李凯还配合各级干部和帮扶队员,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扎实推进村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健康、法治文化宣传等工作。2019年5月,他担任日哈乡综合帮扶队办公室主任,牵头制定的队伍管理制度成为全县综合帮扶工作亮点,所在工作队荣获“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乡镇工作队”称号。

  全心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因工作出色,2020年2月,李凯任深度贫困村三河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一低七有”目标,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参与规划建设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惠及816人;实现安全饮用水入户;建成9.6公里的通村柏油路,20.3公里通组入户道路;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全村群众均实现签约医生服务,贫困户医疗保障实现100%覆盖。2020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1245元。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现在的三河村,是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是长征干部学院实践教学点,也是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

  李凯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24 李顺清

  李顺清,男,汉族,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村民。

  上世纪80年代,他在老山前线迎着炮火渗透侦察353天,荣立一等功;退伍回乡深藏功与名进工厂,在机修一线默默奉献;工厂破产后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李顺清以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实践诠释敬业奉献精神。

  他是保家卫国的“侦察员”。1981年,19岁的李顺清参军入伍,很快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侦察班班长。1985年,李顺清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负责侦察收集战斗情报工作。要执行好侦察任务,他不仅要克服潮湿溽热、毒虫出没的自然环境,还要躲避防不胜防的地雷、突如其来的炸弹。在炮火纷飞中,李顺清机智顽强地坚守二十五号高地353天,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李顺清因作战英勇,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战地模范党员”称号。

  他是敬业奉献的“特种兵”。1987年,李顺清脱下军装告别军营,被安排在原四川染料厂当机修工人。他很快熟悉了工作,就在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候,病痛却找上了他。他的手指关节红肿疼痛,被确诊为很难治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厂里想给他换个工作岗位,他没有同意,而是克服病痛,在机修工的岗位上坚持了16年。一只手无法提起工具箱,他就在腰间拴一根皮带,将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挂在皮带上,像一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车间领导、同事、家人心疼不已,可李顺清总是说:“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这不算什么。”

  他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2003年,原四川染料厂破产,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的李顺清,主动选择病退,和妻子一起回老家种地。从种柑橘、挖鱼塘开始,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已经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如今,他发展起60亩水稻、60亩鱼塘、70亩果林,其产业涵盖特色种植、绿色养殖、“采摘游”等。日子越过越好的李顺清,没有忘记邻里乡亲。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起特色养殖、种植业,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

  李顺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5 李俊贤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26 李  恒

  李恒,女,汉族,1929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研究员。

  李恒长年奔走于边陲大山,耕耘于植物王国,致力于科技扶贫,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敬业执着、勇毅坚强,鲐背之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

  痴迷科考,成果丰硕。高黎贡山和独龙江峡谷是我国面向南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列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30年间,李恒先后20余次带队深入高山峡谷开展大型综合科学考察,经历过身患疟疾、摔下马背造成3根肋骨骨折等险情,却始终坚持不放弃不松劲。通过长期考察,她与同事建立起独龙江完整植物名录,出版一系列专著,为这一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及中缅跨境地区“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我国有26属181种天南星科植物,李恒发现并命名41个种,荣获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最高奖——H. W. Schott奖。

  心系药农,科技扶贫。重楼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由于其商业用量已远远超过野生资源的蕴藏量,野生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上世纪80年代,李恒带领团队对重楼属植物开展综合研究,致力解决野生重楼资源枯竭问题。她心系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坚持科技助力脱贫,年过八旬仍多次前往云南怒江等偏远山区举办知识讲座,指导农民解决种植重楼技术问题;她独创的重楼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由于李恒多年来在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山区推动重楼种植产业发展,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重楼奶奶”。

  “择一事而终一生”,是李恒的座右铭。已经92岁高龄的李恒,仍然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鉴定植物标本,解决重楼种植技术问题,发现更多未知植物种类,为独龙江和高黎贡山发展出谋划策。

  李恒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27 李  夏

  李夏,男,汉族,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

  李夏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他“硬得像颗山核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当好党规党纪“守护人”、群众利益“维护者”;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冲锋在前,不幸殉职,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他在山区基层磨炼自己。“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2011年,李夏进入绩溪县长安镇工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共享天伦,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8年来,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均被他谢绝。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从大力整顿党员大会会风会纪,到调查处置4年前换届选举“拉票”行为;从盯着村干部退还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到让不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条件的村民退缴补贴款;从狠抓工作纪律,到督办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只要发现问题线索,哪怕是多年前的“小事”,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在李夏眼里,“纪检工作没有小事”。8年来,他参与处理问题线索77件,其中立案审查32件,处分31人。

  他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2019年8月10日,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荆州乡大雨如注。那天是周六,李夏本已答应妻子回家。然而,台风险情终究让他放心不下乡亲们,他选择了留下来。当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蹚着水将18名老人安全转移;得知有塌方导致道路受阻,他赶去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接到附近一处山体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消息后,他耐心劝导,护送17位村民离开。就在他向下一处险情奔去时,却突遇泥石流,被瞬间卷走,倒在了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李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登“中国好人榜”。

  428 杨  宁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2010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多年来,她心系家乡、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带领苗胞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

  她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余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偏远村庄。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放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苗阿嫂”品牌。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20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余万元。杨宁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打破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现状。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10年努力,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她是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接送孩子上学问题,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辅导学习、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让爱心种子遍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29 杨  伟

  杨伟,男,回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杨伟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职业初心,时刻准备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先士卒、逆行一线、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仁心仁术”的深刻内涵,被誉为“最美逆行者”。

  2020年2月,杨伟瞒着家人逆行湖北武汉,担任宁夏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肩负着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队队员防护安全的双重责任,杨伟时时处处想在前、干在先。确定医疗队接管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后,他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组织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医疗队入舱前可派一名队员进舱实地演练,杨伟主动请缨进舱,精心观察记录舱内诊疗流程和细节,提前体验鼻梁压迫、缺氧、疲劳、憋尿等一系列防护服“后遗症”,总结分享防护应对经验,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随后,他结合医疗实践制定完善工作手册,涵盖出入舱要求、预检分诊、交接班、病历书写、病人分级管理和抢救等各个步骤环节,使医疗组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

  杨伟作为方舱医院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舱内200多位患者的病情讨论、救治、查房和拟出院患者筛查,与其他专家一起改进了舱内患者诊治流程。他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诊疗,带领患者做中医保健操,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同时,杨伟组织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交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用真心、细心、耐心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连心桥,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3月8日,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出舱,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宁夏医疗队出色完成任务。

  增援武汉之前,杨伟作为学科带头人主动参加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大家学习最新防控知识,组织业务骨干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急诊等一线岗位“报到”,并组织爱心义务车队,接送本院职工上下夜班。他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发展变化,医院接受增援湖北战“疫”任务,他以“曾在呼吸消化内科工作多年,应对呼吸类疾病经验比较丰富”为由,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

  杨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430 杨建中

  杨建中,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急诊内科主任。

  杨建中秉承尊重生命、患者至上的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冲锋在前、大爱无限,用精湛医术与“死神”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和使命担当。

  2001年9月,杨建中开启急救生涯。他刻苦学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将机械通气、床旁超声等先进急救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20年初,杨建中主动请缨参加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担任医疗队重症医疗组组长。他带领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组混合编队,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面对与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的高风险,杨建中临危不惧,主动承担起为患者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高感染风险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无畏的冲锋,他总是以娴熟的技术,力求达到最好效果。

  一天早上8点,杨建中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手和脚指头发绀,处于休克状态,他立即给患者快速补液,1000毫升快速补入后,患者血压60/40,心率减慢至40次/分,瞳孔瞬间散大了。他站在患者床前,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做心肺复苏诊断。1小时、2小时、3小时……通过系列治疗,患者血压和心率逐渐恢复到正常,但瞳孔还是快散到边,没有自主呼吸。经专家联合会诊,安排继续密切观察。一直到凌晨2点,患者终于有了自主呼吸,杨建中这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经过近30天的治疗,这名患者康复出院。

  有一天,在ICU重症监护室里,一位老大爷让护士帮忙找一位来自新疆的杨医生,他激动地说:“虽然我还站不起来,但我想给他敬个礼,行个注目礼也行。”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杨建中不仅对他精心照料,还通过心理安抚,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2020年7月,杨建中再次出征,参与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

  杨建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2 版)

  431 杨孟飞

 

  433 吴亚琴

 

  434 邱海波

 

  435 何 巧

 

  436 汪品先

 

  437 宋金和

 

  439 张连钢

 

  440 张伯礼

 

  441 张忠德

  442 张泽鑫

 

  431  杨孟飞

  杨孟飞,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孟飞是我国空间飞行器系统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以炽烈的报国情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工作,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赤子情深献航天。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计算机应用专业。在此后30余年科技攻关征程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专家型管理人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默默奉献耕耘。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杨孟飞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他在极短时间内,几乎把所有相关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厚厚的专业书籍,每一章、每一页他都用心学习过。他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带领深空探测研制团队潜心科研,面对关键技术多、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等难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只为圆满完成“嫦娥五号”任务。他经常半夜下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与同事一同开展技术研讨,第二天又继续忙碌。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开启奔月之旅。飞控任务20余天,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飞控岗位上紧张忙碌,特别是采样封装阶段,一直坚守,与大家并肩作战。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作为整个任务的核心工作人员之一,杨孟飞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早已把注意力聚焦到下一次重大任务上。

  杨孟飞荣获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突出贡献个人等称号。

  432  杨春

  杨春,男,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从警28年,杨春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奋战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屡破大案要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2019年1月23日凌晨,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杨春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嫉恶如仇,扫黑除恶铸就忠诚警魂。负责蕉城分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杨春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在侦办宁德市扫黑第一案时,他先后5次深入村居走访摸排,11次到受害人家中做思想工作,打消受害人的顾虑;对拒不认罪的涉案人员,他列证据、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最终如实供述罪行。他还带领专案组深入案发地,走访群众500余人次,形成佐证材料1万余页,整理装卷50余卷。2018年12月,蕉城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所有被告人当庭认罪。

  不忘初心,一心为民,践行公仆情怀。杨春在办案过程中始终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得知查办的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有12名未成年人,其中10名是在校生,他积极争取检察院支持,走访联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及时跟踪了解情况。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这10名在校生半年后全部重返校园。2018年,作为辖区建设安保维稳的主要负责人,为化解矛盾纠纷,杨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圆满解决近30起信访疑难件、积案,成为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好刑警、好公安。

  用生命履职,山海为证。因公殉职后,同事和亲人才发现杨春2017年10月的体检和住院单上早已有心脏病情记录。2018年5月,杨春感觉心胸不适,再次检查发现心梗先兆,医生建议必须马上进行手术。12月,同事为其预约了医生和床位,并多次催促其前往治疗,但杨春忙于专案工作,一次次推迟了住院,延误了治疗时机,最终倒在了岗位上。

  杨春先后参与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1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0名,其中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6起、省公安厅督办案件39起……

  杨春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433  吴亚琴

  吴亚琴,女,汉族,1960年7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

  26年来,吴亚琴把社区居民当亲人,全心全意服务社区居民。

  呕心沥血,确保充分就业。长山花园社区原为吉林省胜利零件厂职工宿舍。2007年1月,随着企业清算破产,全厂上千名职工全部下岗。为解决居住在社区的这些职工的生活生计问题,那一年吴亚琴走访协调相关单位,当年实现近70%的下岗职工再就业,3年内实现100%再就业。其后,她又每年动态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120余人次。

  带头苦干,建设花园社区。吴亚琴带领居民先后成立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居民事务志愿服务站,以较低收费为居民提供满意的物业服务。她积极筹措资金,安装健身器材、改造下水管网和燃气管道、亮化美化楼道、绿化小区等,让居民生活环境美起来。在吴亚琴的带领下,长山社区变成“花园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全心全意,服务社区群众。她创新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引进实施定制式为老服务公益项目,面向社区老人开展送医药、送配餐、送家政等“十送”服务;她为社区600多名老人制作配备防走失身份识别二维码,被社区老人称为“值得信赖的人”。她成立“蒲公英少年之家”,免费托管照料学龄少年儿童180余人;她积极促成社区与附近小学结对,筹集助学金100余万元,帮扶困难学子57人,不少当年受资助、如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孩子仍叫她“吴妈妈”。她还开办“丽人学堂”,帮助300余名妇女再就业……

  吴亚琴勤思善学,勇于创新,先后建立起社区事务工作站、居民矛盾调解室等20余个专业服务站室,平均每年为1万多人次提供专业服务,所形成的“六治工作法”“四步议事”成为长春城市社区科学治理经验。

  吴亚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34  邱海波

  邱海波,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邱海波是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教学一线,精心救治患者,倾情培育人才,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开创性发展。2020年,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他五度逆行出征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累计210天冲锋在抗疫前线,用无畏担当诠释了“时代英雄”的精神内涵。

  大医精诚,他是学科的带头人和推动者。邱海波是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之一,上世纪90年代,重症医学在国内还不是一门独立学科,将重症医学做成独立学科,做大做强,一直是邱海波的奋斗目标。邱海波对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精益求精,带领团队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到了全国顶尖、世界一流。中大医院ICU已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每年抢救重症患者2000余例,会诊患者4000余人次;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报国为民,他是屡次出征的白衣战士。30多年来,邱海波始终怀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先后参与了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多次担任国家医疗专家组组长,成功挽救了众多生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邱海波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医院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患者。邱海波参与制定的第二版到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规范了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有人说,作为专家,每天到病房亲自诊治,有些大材小用。邱海波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重症患者在哪,我就应该在哪。”2020年4月24日,武汉重症患者清零,他从武汉直接前往哈尔滨指导黑龙江省抗疫工作,连续奋战17天。5月中旬,吉林舒兰输入性疫情发生,他又从黑龙江奔赴吉林抗疫一线。6月5日,终于回到南京进行短暂休整。7月18日,又赶赴新疆,指导乌鲁木齐和喀什开展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工作。

  邱海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435  何  巧

  何巧,女,汉族,1984年1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民警。

  何巧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面对辖区161名聋哑人聚居实际,满腔热情地为聋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架起警民连心桥,被誉为聋哑群众的贴心人。

  何巧所在的社区是原重庆市高压开关厂所在地,厂子改制搬迁后,161名聋哑职工就地集中安置。2014年9月,何巧担任社区民警后,第一次入户走访聋哑家庭时,就因无法交流吃了“闭门羹”。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交流中,何巧认识到,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尤其是为聋哑群众办好事、服好务,必须下苦功练好手语,过好沟通交流这一关。她制定学习手语计划,一有空就又学又练,不仅实现了与聋哑人无障碍沟通,还结合亲身经历总结出与聋哑人交流的要领。“有困难找何巧”“要办事找何警官”,成为社区聋哑群众常常比画的动作。

  用爱点燃聋哑群众暖心之“火”。何巧从摸清实情入手,逐户上门走访社区聋哑人家庭,详细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逐一建立工作档案,制定帮扶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难必帮。何巧先后为聋哑群众排忧解难300余件(次),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他们心里。2020年4月23日傍晚,辖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79岁聋哑人付某外出不慎走失,正在医院输液的何巧得知情况后,立即拔掉针头赶回社区,和社区居民一起逐街逐巷仔细寻找,终于在次日凌晨把老人找到并送回家。13岁的聋哑少年小李因为残疾感到很自卑,一度产生辍学甚至轻生的念头。何巧三天两头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半年后终于让小李走出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在何巧的积极推动下,2019年初,集警务办公、纠纷调解、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无声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聋哑群众专用的助听器、手写板、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让聋哑群众有了相对固定的交流活动场所。沙坪坝区公安分局300余名社区民警也主动投入到关爱帮扶聋哑群众工作中来,掀起“学手语、办实事、献爱心”热潮。

  何巧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称号,入选“重庆好人”。

  436  汪品先

  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生,无党派人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在“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中,带领全国海洋学界赢得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他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年逾八旬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我国海洋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学成归国后,汪品先投身于祖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事业,历经数载风雨矢志不渝。他惜时如金,虽已85岁高龄,依然以办公室为家,即使是春节,也会工作到深夜。他带领团队朝着一个个科学目标进发,在国际海洋科学界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话语权。2018年,82岁高龄的他奔赴南海科考一线,9天3次下潜至1400米深海底,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汪品先等科学家呼吁下,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汪品先任指导专家组组长。通过对南海深部进行系统观测,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提出了挑战地球科学传统认识的新观点。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赢得了南海研究的科学主导权,汪品先正积极推动南海成为国际科学合作的天然实验室,有力推动我国第一个基于海底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瞄准国际学术最前沿,推动我国“三深”(深潜、深钻、深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潜心科研之外,汪品先在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开设的公开选修课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他还出版了《地球系统与演变》《十万个为什么(海洋)》《深海浅说》等好书,深受读者欢迎。

  汪品先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37  宋金和

  宋金和,男,汉族,1947年9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局退休职工。

  宋金和倾尽半个世纪的时间精力收集日军侵华物证;他推动建成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躬身力行,为参观者打开一扇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窗口。

  历尽艰辛,积攒侵华罪证。从上世纪60年代起,宋金和就开始收集日军侵华时散落在东北民间的物品。50多年来,宋金和历尽千辛万苦,只要发现有价值的资料、物品,他就不计代价地收集起来。

  创办展馆,在讲述中唤醒沉睡历史。随着收集到的日军侵华物证不断丰富,一个念头始终在宋金和的脑海中萦绕不去,那就是把这些物证集中展出,让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昭示天下,让那些抛头颅洒热血、以生命奋勇抗争的身影永远镌刻在后人心中。2015年,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建成,免费向社会开放。宋金和既是布展员,又是讲解员。为确保宣讲质量,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备课,针对当天参观群体及时调整展品内容,设计宣讲重点。陈列馆开放以来,共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7万余人次,举办专题讲座600余场。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陈列馆成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今年4月21日,他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全市20余万师生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课。

  初心不改,在传承中彰显奉献情怀。2015年初,因长期劳累,宋金和的身体严重透支。当时正处于建馆关键期,他坚持带病工作。在他的带动下,佳木斯已有很多老同志积极加入到讲述历史、缅怀英烈、教育后人的队伍中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向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说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

  宋金和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38  张子权

  张子权,男,汉族,1984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级警长。

  张子权的父亲曾是一名派出所所长,在与毒贩的斗争中牺牲。张子权把“做一个父亲那样的人民警察”作为人生追求,扎根边疆、为国戍边,忠诚履行使命职责,勇于担当作为,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卫士的血性本色。

  张子权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他先后从事禁毒禁赌、扫黑除恶、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打击跨境犯罪等工作,都出色完成任务,展现出过硬的能力素质。在打击赌博斗争中,他参与破获刑事案件23起,先后37次到边境一线直接参与行动。在禁毒人民战争中,他主动参与专案侦办,先后参与侦破100余起毒品案件,缴获毒品27.7吨、制毒物品1180余吨,为禁毒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长期战斗在最前线,开展了大量线索核查、调查取证和专案侦办工作。他走遍37个村、58个村民小组,走访1000余名群众,参与破获刑事案件90起,查获涉案资产6300余万元。

  在重大任务面前,张子权不辞辛劳、连续奋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他与战友们连续17天在边境一线工作。为防止交叉感染,密不透风的审讯室里不能开空调,他们穿着防护服、纸尿裤,顶着30摄氏度高温夜以继日奋战。每天办案下来,他们的防护服都会全部湿透。案件有了进展,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这个案子我熟,等案件结束后再说。”他先后辗转昆明和安徽合肥、阜阳、宿州等地,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2020年12月3日晚,在和同事研究案情时,张子权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突发疾病不幸牺牲,走完36年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张子权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南边陲强边固边一线、禁毒前沿阵地,在危险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时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对“把热血洒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作出生动诠释,树立起人民警察的时代丰碑。

  张子权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439  张连钢

  张连钢,男,汉族,196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

  张连钢坚持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带领团队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构建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

  敢于担当,立志科技报国。38年来,张连钢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专注创新,立志改变技术落后旧面貌。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当时,虽然正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但张连钢没有被病魔打败,毅然挑起重担,紧紧抓住这个科技报国机会,并且向公司表达决心: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张连钢带着重病之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全力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工程。他白天奔走在土建、供电、信息系统等施工部位查看进度、解决问题,晚上牵头搞科研。其间,无数难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数月攻坚不下。张连钢激励团队,不能退缩、坚决拿下!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无限续航、一键锚定等世界领先技术成果,成功攻克难关,为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2017年5月,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他带领团队,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任务,助力创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中国方案”。

  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中,张连钢没有简单复制一期方案,而是选择精益求精、另辟蹊径。他组建9个突击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轴奋战,升级核心系统190多次,优化功能2200多项,确保二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营。随后,他又主持推出“氢+5G”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港航业打造中国样本。

  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以来,张连钢带领团队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平均作业效率超过全球同类码头。他还主持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项,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连钢创新团队”荣获“时代楷模”称号。

  张连钢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440  张伯礼

  张伯礼,男,汉族,1948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40余年来,张伯礼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在中医药教育与临床一线,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临危受命飞赴武汉抗疫最前线,奋战82天,提出“中药漫灌”治疗方法,贡献出抗疫中国方案的中医药力量。国医济世,德术并彰,他用一次次逆行坚守,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2020年1月27日,正在天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张伯礼临危受命,飞赴武汉,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投身抗疫大战最前沿。他第一时间提出,将确诊、疑似、发热、留观4类人群进行集中隔离、分类管理,并提出“中药漫灌”治疗方法,拟定“宣肺败毒方”等方药,让4类人使用中医药。

  2月初,他与刘清泉教授共同写下请战书,提出筹建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2月12日,他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

  他白天指导临床会诊巡查病区,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治疗方案,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因超负荷工作,胆囊炎发作,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麻醉期刚过,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助理读疫情通报,打电话询问江夏方舱医院情况,接听医护人员打来的求教电话。截至2020年3月10日休舱,江夏方舱医院共收治564名患者,取得“零转重、零复阳、轻症无一转为重症,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亮眼成绩。

  2021年1月,石家庄又出现疫情,张伯礼肩负使命再赴抗疫第一线。

  作为科研工作者,他带领团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痛点进行科技攻关;作为教育工作者,他致力于中医药教育与传承,不断探索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作为中医临床专家,他以医者仁心行仁爱之术,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伯礼荣获“人民英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创新争先奖。

  441  张忠德

  张忠德,男,汉族,1964年9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忠德深耕中医呼吸疾病、急诊重症救治工作33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他先后奔赴多个抗疫“战场”,挽救多名重症患者生命,一次次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

  一生为群众,践行大医精诚理念。张忠德投身中医33年,专学勤医,救治患者无数,被称为“岭南杂病克星”。他先后参与非典、甲流、登革热等疾病诊治工作。2003年,作为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不幸被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脱离生命危险。自此,他暗下决心,要用一生来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从医信条。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超,收到患者感谢信数千封,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德叔”。

  冲锋抗疫一线,践行中医抗疫智慧。2020年除夕夜,张忠德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高级专家组副组长紧急驰援武汉,在武汉疫情一线连续奋战70多天,转战多家医院,他带领的广东中医医疗队先后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5个病区,共收治患者348名,其中重症危重症191例,出院307例;深入江汉区、蔡甸区,筛查出1000余例重症危重症患者,为患者抢回大量临床救治时间;带领中医专家常驻西医接管病区,会诊患者205例,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89例。之后,他又带领团队奔赴河北邢台、云南瑞丽和辽宁营口,冲锋在抗疫一线。

  苦心搞钻研,贡献中医抗疫力量。张忠德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参与制定国家第三版至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他率领团队开拓抗击新冠肺炎的科研战场,研发应用柴胡解毒方和扶正救肺方,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PCT专利、广东省抗疫重大成果;牵头实施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创新药物“化湿败毒颗粒”Ⅲ期临床研究,主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医案精选》,与多个国家分享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为国际抗疫提供中国智慧、中医经验。

  张忠德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442  张泽鑫

  张泽鑫,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公安厅科技信息通信处处长。

  张泽鑫放弃高薪职位成为一名“网络警察”。从警17年来,凭借精湛的网络安全技术,侦办涉网案件上百起,多次参加网络安全领域的项目建设和科研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与战友们全力以赴,研发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他用行动践行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张泽鑫所在的贵州省公安厅吹响了疫情阻击战的集结号。作为科技信息部门负责人,他带领部门同志开展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等各项工作,成功将大数据信息化贯穿到疫情态势感知、重点人员甄别管控、关联人群筛查等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经过五天五夜连续奋战,成功研发贵州健康码二维码快速登记小程序,很快在全省入黔检查点推广应用。贵州省因此取得在全国率先利用大数据、二维码开展疫情防控,率先以社区、村镇为单元开展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率先在全国撤除公路卡点的“三个率先”抗疫成效。

  在校期间,张泽鑫就参与了“银河玉衡”系列路由器的研发工作,该项目作为自主研制的我国互联网核心网络设备,得到国家863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负责完成的网络安全协议部分获得专家一致好评。毕业后,张泽鑫成为一名“网络警察”。他将自身所学技术作为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潜心钻研网络犯罪前沿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多种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和对抗网络犯罪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带出了一支能侦善战的队伍。

  作为省公安厅青年技术型专家,他凭借高超的网络安全技术,成功破获特大淫秽色情网站非法牟利案、世界杯网络赌球案、特大涉外网络赌博案、特大电信诈骗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张泽鑫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3 版)

  443 张定宇

 

  444 张信威

 

  446 竺士杰

 

  447 周遂德

 

  448 周儒欣

 

  449 赵庆祥

 

  450 俞明德

 

  451 姜 涛

 

  452 钱建华

 

  453 徐立平

 

  454 高小芳

 

  443  张定宇

  张定宇,男,汉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公共卫生总师。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不顾身患渐冻症的情况,带领全院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与死神竞速,带领医护团队累计救治2800余名患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杏林悬壶30余年,张定宇始终坚守在医疗一线。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

  2017年,张定宇出差时,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渐冻症。为了让进入倒计时的生命获得“厚度”和“质感”,他选择瞒下病情以“渐冻”之躯工作奔忙。2019年12月29日,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时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张定宇迈着高低不平的脚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改造病房、收治病患。在抗疫最艰难的时期,他经常半夜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一天接无数电话,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他的感召下,全院240多名党员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一线。

  医者仁心,每一次在患者和自己、家庭之间选择,张定宇都以患者为先。就在他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程琳,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里忍受着病痛,接受隔离和治疗。张定宇分身乏术,在妻子感染新冠肺炎入院3天后的晚上11点多,才赶去医院探望,陪护不到半小时。妻子痊愈出院后,用行动响应张定宇号召,捐献了400毫升血浆,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张定宇荣获“人民英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444  张信威

  张信威,男,汉族,1938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信威在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哪里需要去哪里,干一项精一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960年,张信威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核武器研制单位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他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脱颖而出,不久便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大量的理论模拟基础上,张信威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设计原理和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新型武器结构。

  1986年,张信威转向高技术研究,从事国家高技术某主题总体研究和论证。他的研究对象从地面延伸到太空,一系列新知识需要学习和补充。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他率先在该研究领域提出“瑞利信标”概念,并且对信标的建立做了大量重要基础性工作。

  1996年,他再次转换研究领域,参加国家攀登计划中“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他创新性地率先使用计算代替实验手段,以第一性原理计算方式对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与他人合作,开展贮氢金属与氢及氢同位素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碳60及其掺杂第一性原理等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完成有关系列理论计算。

  近十几年来,张信威又开始致力于没有传统理论支撑的异常核聚变实验和理论研究。他首先推出小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并在国内外异常核聚变国际会议上发表文章,明确表述小氢原子模型。目前,此项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如今,他虽然已经83岁高龄,但每天仍提着一个塞满资料的包搭乘班车上班,一头扎进办公室,晚上过了10点才返家,除了春节休息一两天之外,从来不休节假日。

  张信威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45  陈  霄

  陈霄,男,汉族,1983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委员。

  陈霄对农村贫困群众饱含深情,勤勤恳恳为民办事,心心念念脱贫攻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心里牵挂的还是贫困群众,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他心系群众,坚持在基层为群众服务。陈霄2011年起到乡镇基层工作,10余年来一直把服务群众当成自己的使命。2018年6月,他担任文罗战区脱贫攻坚专职副大队长。为找准文罗致贫原因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所在,他深入各村调研,组织村干部召开座谈会,了解真实情况;他走家串户进行深入细致调查,认真听取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的心声,研究脱贫对策,寻找脱贫方法;贫困户来访时,他细心耐心接待,了解他们所诉所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文罗镇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960户、3832人已全部实现脱贫;文罗镇的扶贫产业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

  他心有柔情,胸有愧疚。为更好投入工作,他毅然将户籍迁移到自己工作的陵水黎族自治县。在妻子和孩子眼里,陈霄是个对家庭特别有责任心的人,是个特别宽厚温暖的丈夫和父亲。2021年4月27日,陈霄因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38岁,对妻儿的爱只能成为永久的愧疚和遗憾。

  陈霄荣获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先进个人称号。

  446  竺士杰

  竺士杰,男,汉族,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浙江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桥吊班大班长。

  竺士杰能在49米高空中“穿针引线”,创下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他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在全国港口推广;他言传身教,成立创新工作室,带领着一大批职工奋勇向前;他在集装箱装卸一线创造了骄人业绩。

  他是装卸集装箱的“大工匠”。1998年入职以来,竺士杰始终扎根在港口生产一线,立足岗位,精研技艺,不断探索桥吊集装箱操作方法,自创“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创造了每小时起吊185个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可提高桥吊一次着箱命中率7%以上,一年增加100万标箱吞吐量。2013年,竺士杰带领团队实现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全天候无候潮作业,为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位列全球第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是抢险救援的“急先锋”。竺士杰凭借精湛桥吊技术,多次参与重大海上事故抢险救援任务。2005年3月8日,在黄海海域航行的“克里斯蒂娜”轮船发生集装箱轮严重碰撞事故。整整4天4夜、96个小时,竺士杰坚守在桥吊机上抢险装卸,1735只集装箱全部被安全地卸到堆场。2021年2月10日,“地中海白羊座”集装箱货轮遭遇剧烈风浪影响,集装箱堆垛坍塌,大量箱体倾斜。竺士杰现场指挥,经过20多小时的紧张抢险,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他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量迅速下滑。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复工复产,竺士杰鼓励带动同事继续抓好创新研发,提升工作效率。当年5月1日,公司单班作业量持续维持在2万标准箱以上,首次实现了45路同时作业,并逐步实现常态化。2020年公司完成1050万标箱的年度生产任务,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5.2%,实现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唯一正增长。

  他牢记嘱托当好“金牌导师”。竺士杰积极发挥劳模的典型引领作用,筹建了“竺士杰创新工作室实训基地”,打造“金牌导师”团队,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先后培训职工1500余人次,培养技能人才17名,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30多个自主创新研发项目。

  竺士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447  周遂德

  周遂德,男,汉族,1946年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禹州市颍川街道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49年来,周遂德始终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带领群众把昔日贫困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为富裕文明的新社区。周遂德用无畏的坚守、不懈的奋斗,践行了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为民担当,敢闯敢干。1972年,周遂德当选东关村(2004年改为东关社区)党支部书记。为使全村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周遂德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带领大家从组建建筑队起步,到办塑料厂、钢窗厂、机械厂,建起6家年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创汇企业。目前东关社区年总产值达40亿元,实现群众“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存款”,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余元。

  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周遂德常说:“我是一头老黄牛,让老百姓坐在牛车上,把他们都拉到幸福、富裕、快乐的道路上。”1974年,村里决定建设窑厂发展集体经济,周遂德拿出全部积蓄和准备盖房的木料予以支持。窑厂建了4个月,他天天在工地上掘地、挖土、推架子车,不辞辛苦。1998年,村里筹建“中华药城”,他天天起早贪黑,埋头苦干,不怕苦不怕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更是每天工作逾15个小时,带领家人主动捐款,并带动当地群众、企业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在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之后,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周遂德的又一目标。周遂德倡导办教育、改村风、兴文化。东关村投入360万元,建起了设施一流的小学。为了鼓励村民重视教育,还会对有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经济补助。如今,东关社区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劳动模范等进行免费体检,还经常慰问7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尊老爱幼等良好社会风尚在东关社区蔚然成风。

  周遂德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448  周儒欣

  周儒欣,男,汉族,1963年3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儒欣怀揣北斗强国梦想与实业报国情怀,在卫星导航领域深耕20余年,大力推进“北斗+”各项应用,在5G、无人机、国防装备、测量测绘、汽车智能网联、机器人、智慧医疗等领域,把北斗产业化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惠及千家万户。

  2000年9月,周儒欣在北京创办北斗星通,他从学习国外优秀公司先进经验起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国际合作之路。2002年,北斗星通承担实施国家“863计划”北斗一号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为“北斗一号”对民用开放奠定了技术基础,是北斗产业化历程中的里程碑。2007年4月,“北斗二号”首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开始启动,周儒欣率领北斗星通提出了建立“以北斗为核心的自主技术和自有产品体系”的发展目标。

  潜心研发“中国芯”。芯片是卫星导航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北斗芯片是北斗应用产业化领域核心中的核心,周儒欣决心“啃最硬的骨头”,自主研发芯片,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点,彻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他国的尴尬境地。北斗星通自主研发出Nebulas、Humbird、UFirebird等系列北斗芯片产品,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后又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成就展出。由北斗星通参与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斗芯片在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比测中,多次排名第一。

  20多年过去了,周儒欣把智慧与汗水奉献给北斗应用推广事业,他带领北斗星通探索出北斗产业化应用发展模式,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变,为开创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新格局付出了不懈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儒欣被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449  赵庆祥

  赵庆祥,男,汉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桥东供配电中心供电抢修一班班长。

  多年来,赵庆祥始终坚持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将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融入祖国电力建设中,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次、行程16万公里,用担当书写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至诚为公的价值追求。

  忠诚履责,守护电网。自1999年转业至国网邢台供电公司供电抢修岗位以来,赵庆祥时刻以共产党员和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日夜守卫电网安全。22年来,他始终扎根抢修一线,手机24小时开机,每年除夕夜坚守岗位,1000余次上门服务,近300次义务宣传,帮助客户处理用电问题上千次,练就“10分钟”事故诊断绝活,大幅度提升抢修速度和效率。他始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带头作用,2016年“7·19”邢台特大水灾期间,他冲锋在抗洪抢险最前沿,冒着触电危险,涉水冲入地下配电室,断开电源。

  战“疫”保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把供好电作为助力抗击疫情的重要保障,主动承担制定保电预案任务,仅用2天就完成全市39个防疫重点客户“一户一案”编制工作,确保有序应对突发状况。组织党员服务队先后深入380余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帮群众代缴电费500余次,配送物资1000余份。助力28家企业复工复产,解决用电问题7件,展现了供电员工的责任与担当。

  苦干实干,敢于创新。多年来,赵庆祥始终坚持传承工匠精神,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实干创新提升抢修效率和业务技能,争当创新创效先锋。1984年,作为部队电力保障骨干人员,他参与了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转业后,他立足岗位创新提效,研发的架空避雷器摇臂升降装置,提升工作效率6倍以上;为解决邢台市首条电缆入地项目中“环网柜相序区分”难题,赵庆祥泡在工地20多天,研制出无线核相仪,使抢修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赵庆祥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50  俞明德

  俞明德,男,汉族,193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浙江省温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90岁高龄的俞明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少先队辅导员。他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扎根基层,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择一事,终一生,从青丝到白发,72年不改初衷,他把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少先队工作,抒写对“红领巾”的热爱与执着。

  一句嘱托,他用一生实现。1950年1月,俞明德牵头成立了温岭县紫皋乡少年儿童队,他成为首位辅导员。他带领儿童队白天上课,晚上放哨。闲暇时,他还教孩子们唱革命歌曲。儿童队从20多人逐渐发展到160多人。1955年9月,24岁的俞明德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且在大会上发言。上世纪80年代,他首创温岭少先队特色品牌“海洋生物博物馆”;上世纪90年代,他组织召开全省“少年团校”现场会;2008年,他参与组建的全国首个县级红领巾博物馆在温岭市少年宫开馆。

  他关心每一位“红领巾”,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为了改善体育设施,他想尽办法,向县教育局争取来篮球架,让孩子们能有像样的体育课;遇到家境贫寒的孩子,他自掏腰包为他们买学习用具……像这样的事迹不胜枚举。

  退休后的俞明德,依然为红领巾事业奔波着。2015年11月,他发起成立“俞明德工作室”,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推动课程研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70多岁时,他学会了使用电脑、摄影剪辑,把奖励他的摩托车换成摄像机,又自掏腰包买了一部照相机,用心记录少先队工作的点点滴滴。2021年,他开通了抖音号“90后老俞”,是温岭最“潮”的爷爷。

  俞明德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51  姜  涛

  姜涛,男,汉族,1969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

  姜涛30多年来坚持不懈、兢兢业业,从一名普通电焊工,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他刻苦钻研、潜心研究,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授业解惑,毫无保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岗位带头人,他被称为“航天焊将”。

  34年坚守“匠心”。1987年,姜涛进入航天军工企业,工作中的他,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初进工厂时,为让自己的手握焊接技术达到一定的稳定性,他将双手绑上沙袋进行练习,每天要做6个小时的焊接钢板训练,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经过7个月的苦练,他取得了常人需要花两年时间才能取得的压力容器焊接合格证。

  磨砺铸就“匠心”。姜涛主要从事航天产品焊接工作,需要将几十甚至上百个零件焊接成大部件。30多年来,姜涛克服了数以百计的焊接难题,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铝合金焊接属于特种工艺,由于铝合金导热快、易氧化、熔点低,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焊接气孔、裂纹,是焊接的主要难点。姜涛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参数,提出了对称焊接后再用火焰矫正的方法,结构件一次交验合格率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航天发射“一箭20星”到国家多个重大型号装备研制,姜涛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攻克了技术难关,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大国工匠”。

  传承技艺匠心。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他还将自己在手工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方面的技能和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2013年,“国家级姜涛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在他的指导下,徒弟们大多都已能挑大梁,在工作中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其中有的人已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

  如今,姜涛仍以一颗不变的匠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辛勤耕耘。

  姜涛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52  钱建华

  钱建华,男,汉族,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职工。

  30多年来,钱建华扎根高原,带领团队解决百余项电网技术难题,是电网安全运维的安全前哨和技术尖兵,牵头创立“钱建华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创新项目400余项,为保障青海电网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

  他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变电站的开关并不仅仅是一副刀闸,而是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等的一整套大型高精设备。面对电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尤其在高海拔特殊环境下,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规范可参照,钱建华主动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设备,苦心钻研掌握新技能、攻克新课题。在西宁750千伏变电站的一次检修中,开关刀闸无法分离。情况紧急,钱建华顶着寒风爬上设备构架,踮着脚、弓着腰,整个身体俯在冰凉彻骨的金属设备上。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作业,故障终于被排除,而他的腿脚却被冻得僵硬、不能行走,最后还是同事们把他从构架上抬了下来。遇上重大工程验收检修,他经常连续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吃住在变电站。30多年的检修生涯中,他参加了青海上百座变电站以及青藏联网、青新二通道联网、玉树联网、果洛联网、青豫特高压等重大工程验收投运,完成上万台开关的检修、数千次设备抢修及应急处理。同事们都说:“只要有钱师傅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他勇于创新,成果丰硕。面对解体母线筒故障点另一端会受力失衡问题,钱建华带领同事们设计出利用液压升降原理来支撑母线筒、使整个系统保持平衡的新型支撑设备,显著提升了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这项成果被推广应用到全省3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检修工作中。他带领团队解决百余项电网技术难题,主持的多项创新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以他名字命名的“钱建华职工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创新项目400余项,其中128项获得国家专利。借助这个平台,在他言传身教下,培养出一大批践行工匠精神的国网技术中坚力量。

  钱建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央企业先进职工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53  徐立平

  徐立平,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

  30多年来,徐立平心怀航天强国梦,坚守在极其危险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岗位,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嫦娥探月等重大任务“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被誉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他是航天危险岗位的技能专家。固体火箭发动机是运载火箭和导弹装备的“心脏”,为火箭和导弹飞行提供动力。

  30多年来,徐立平一直用心做着一件事——用特制的刀具为火箭固体燃料药面进行微整形。这是一道极为精细和极度危险的工序,每一刀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导弹的飞行轨道和精准射程,稍有不慎就会燃烧爆炸,操作人员安全逃生概率为零。他完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产品始终保持着100%的合格率、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操作的精度达到0.2毫米。数不清的极致精细和急难险重任务,将他一步步磨练成为我国固体推进剂整形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是基层一线车间的创新达人。徐立平设计、发明和改进了30多种刀具,获得9项国家专利,其中一种刀具被命名为“立平刀”。

  他编写20余种工艺规程和标准,带领班组完成30多项技术革新,在保证航天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他无私传技,带领“徐立平班组”多名青年职工成长为国家级技师。

  他是紧急关键时刻的无畏先锋。1989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出现燃料药面脱粘。徐立平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他和其他突击队员忍受浓烈气味,轮流进入空间狭窄、装满成吨推进剂的发动机壳体内半躺半跪进行作业,历时2个多月,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排除故障。任务完成后,徐立平的双腿疼得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正常行走。

  30多年来,徐立平的匠心情怀始终不曾改变。100%可靠、100%成功,是他交出的报国答卷。他说,每当看到自己精心操作的产品呼啸苍穹,心中的自豪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只要国家和事业需要,就会一直做下去。

  徐立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代楷模”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54  高小芳

  高小芳,女,汉族,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小芳4次逆行出征,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与病毒搏斗、与死神赛跑,用精湛的医术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抗疫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与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迎难而上、向险而行成为高小芳的职业信条。2003年,非典袭来,高小芳作为青年骨干医师到宁夏结核病医院工作,开设非典患者收治病房。其间,她对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全力参与患者治疗,圆满完成非典患者救治任务。2009年底,甲流流行,作为重症组组长的她进驻“甲流病房”,精心组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2018年8月,她又作为专家组副组长,负责全区流行性乙脑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历时近3个月,圆满完成任务。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宁夏打响。高小芳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赴医疗前线,进驻宁夏唯一一家收治确诊病例医院,担任诊疗专家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确诊病例救治工作。高小芳与专家们群策群力,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划分区域,细化确诊患者、重症患者、高度疑似患者的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得到标准化诊疗。为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她日夜坚守,不畏极高的感染风险,守在病床旁仔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尽早识别重型、危重型患者,做到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她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精准施治。

  经过50多天的不懈努力,她带领团队共会诊患者300余例次,收治确诊病例75例,高度疑似病例20例,危重病例14例,治愈率100%。其间,她火线申请入党,接受组织的考验。

  为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高小芳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宁南医院工作一年。她带领团队走访周边医院、农村、学校,开展巡讲、查房、会诊,为基层医生传授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帮助基层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在高小芳积极协调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多家基层医院搭建起“上下转诊”的桥梁,并且通过“互联网+健康”平台建起远程会诊、远程讲座机制,让当地老百姓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高小芳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4 版)

  455 高燕梅

 

  456 高馨玉

 

  457 郭万刚

 

  458 郭子涵

 

  459 宰红斌

 

  461 黄 艳

 

  463 梁宗安

 

  464 韩佳彤

 

  465 景海鹏

 

  466 蒙旺平

 

  455  高燕梅

  高燕梅,女,汉族,1971年1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河东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援甘3年,高燕梅用人才扶智带动医疗扶贫,推动天津市“组团式+院包科”医疗帮扶模式在甘南落地生根,委托天津市3所医科院校为甘南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500名。

  2016年7月,高燕梅由组织选派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挂职工作,那里平均海拔3000米,是甘肃省14个市州中唯一没有三级医院的地区。到甘南后,为尽快熟悉情况,她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用近一年时间,跑遍全州7县1市99个乡镇,行程近20万公里,为解决当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寻求对策。

  2017年春节期间,高燕梅到天津市“寻找门路”,希望借助天津市优质医疗资源,提升甘南州人民医院的服务能力。在了解到“组团式+院包科”的帮扶模式后,她往返奔波于天津、兰州、甘南,得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成效显著。天津市10家三甲医院与甘南州政府、甘南州人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拨付1600万元医疗设备购置专款,首批20名医疗专家赴甘南医疗帮扶,并协调天津市对口帮扶资金6000万元用于定向培养500名医学本科生。

  2019年3月,高燕梅带着9名患有先心病的甘南儿童来到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帮助他们重获健康。同年8月,她邀请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团队到甘南开展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筛查100多例,手术32例。手术后,患者家属排着长长的队伍,把哈达献给天津眼科专家。

  高燕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456  高馨玉

  高馨玉,女,汉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DNA检验大队大队长、主任法医师。

  从警30余年,高馨玉共勘验各类命案现场328起,解剖尸体1000余具,检验法医物证1.3万余件,出具的6000余份鉴定文书无一差错。

  花信年华,参与侦破惊天大案。1991年,讷河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10·26”系列杀人、抢劫、强奸案件。半夜1点,10人法医团队赶到犯罪现场,初出茅庐的高馨玉看到了她职业生涯中最为惊悚惨烈的现场。6米多深的菜窖里,被害人的尸体已经堆到了最顶端,恶臭经久不散。为了及时处理几十具尸体,法医们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里连续作业。高馨玉白天解剖尸体,晚上写验尸报告,一天工作近20小时,一干就是20多天,为案件侦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敬业精神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以身试险,只为解开悬疑难案。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身亡女子经解剖检验认定为自缢死亡,但死者的父母却认为女儿死亡时悬吊绳索的暖气管道位置低,不会是自杀,两度尸检确认死者为自缢身亡后,死者父亲仍然质疑。高馨玉考虑到自己身形与死者相仿,提出在受害人家属在场的情况下由她进行模拟实验。她把绳索系在管道上后又勒在自己的脖子上,顺势身体侧弯,失去重心后无论怎样挣扎,也无法使身体恢复平衡,完整还原了当时的自缢过程。当高馨玉被解救下来时,颈部已经被勒出一道通红的印子,脸也憋得紫青。在场的同事对她的敬业精神充满了敬意,死者的父亲最终认可了专家组做出的鉴定结论。

  言传身教,带出一流专业团队。2009年,高馨玉受命筹建DNA实验室。这对已过不惑之年的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凭着一股子韧劲儿,高馨玉迅速掌握知识技能,实验室成立仅一年多,就完成了400多个检验任务,为诉讼提供证据1000余份。DNA检验大队成立12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8000多起。高馨玉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带出一支专业技术铁军。2020年2月,她所在的DNA检验专业实验室被评为全国重点司法鉴定专业实验室。

  高馨玉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457  郭万刚

  郭万刚,男,汉族,1952年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近四十年如一日,郭万刚战风沙、斗荒漠,为防沙治沙闯出成功之路,在不毛之地腾格里沙漠上建起一道绿色屏障,为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1983年,31岁的郭万刚在父亲的嘱托和感召下,接过八步沙植树造林接力棒。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他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枯燥而艰苦的造林生活。1993年5月5日的沙尘暴,给河西走廊造成灾难性损失,给郭万刚带来刻骨铭心的冲击。自此,他更加坚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就算是豁出命,也要把沙治住!

  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染白的老人,郭万刚和父辈们并肩战斗,两代“愚公”治沙不止,在八步沙植树1000多万株,使7.5万多亩荒漠得以治理,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荒漠中出现一片绿洲,不毛之地焕发盎然生机,林场绿化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确保西气东输、西油东送、干(塘)武(威)铁路及省道308线等畅通无阻。

  2000年冬,郭万刚被推举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在彻底改善八步沙环境后,2003年郭万刚主动请缨,带领治沙团队向离林场25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进发。他们在治沙现场搭建的窝棚中度过了10多个春秋,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再造了一个八步沙。2009年,古浪县八步沙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郭万刚被推选为公司董事长,林场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步入新阶段。郭万刚带领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启动一系列治沙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脚步向距离更远、条件更加艰苦的甘蒙边界百里风沙线生态屏障建设区迈进。

  郭万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甘肃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458  郭子涵

  郭子涵,女,汉族,1996年5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

  郭子涵继承父亲遗志,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完成台北村道路改扩建、危房改造等项目,在乡村振兴舞台绽放绚丽青春,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小郭书记”。

  承父业,她毅然投身脱贫攻坚。2019年8月2日,陵川县附城镇台北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郭建平因积劳成疾,倒在扶贫工作岗位上。父亲用生命书写脱贫攻坚答卷,深深感染教育着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郭子涵。父亲去世10天后,郭子涵主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要到台北村去,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一个月后,经组织批准任命,23岁的郭子涵来到台北村,走上扶贫路,当起第一书记。

  接力办,她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尽快融入农村工作,郭子涵白天走村串户听民声、访民情,夜晚读书看报学政策、钻业务,加班加点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商量工作、解决问题成为家常便饭。修台北村到观村的路是父亲在世时的计划之一,也是郭子涵进村后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她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勘察路线、调整规划、争取支持,倾注大量心血。路通那天,看着村民高兴的样子,她感到再多辛苦也值了!郭子涵像父亲那样,把百姓冷暖记在心上,积极推动完成危房改造、旱厕改造、建蓄水池、煤改电等项目。通过件件实事,体现拳拳真情,她逐渐赢得村民的信任和尊重。

  谋长远,她致力推动乡村振兴。台北村底子薄、基础差,虽然已经摘掉贫困帽,但如何实现稳定增收,成为摆在郭子涵面前的大难题。她发挥台北村种植林木传统优势,推动规模发展、产业共建,使全村连翘、白皮松种植面积由300亩增加到500多亩。同时,她对接引进设备和技术,在村里建起连翘茶加工扶贫车间,还大力发展桑叶茶、蒲公英茶等药茶产业,确保村里拥有稳定支柱产业和增收门路。如今,台北村集体收入实现“破零”,达到1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足3000元增长到8000多元。

  郭子涵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59  宰红斌

  宰红斌,男,汉族,1971年4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正高级工程师。

  宰红斌28年扎根电网工作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巡线、登塔、检修、维护样样精通;立足岗位、开拓创新,搞发明、获专利、出专著、育人才项项出彩,被誉为勇于创新、技术精湛的电网工匠。

  钉子精神不褪色,千锤百炼成专家。宰红斌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凭借钉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熟练掌握输电线路设计、施工、运行等各方面专业理论与技术,成长为山西电力输电运检专业的技能专家,实现从退伍军人到能工巧匠的转变。28年来,他累计徒手攀登输电线路铁塔超过3000座。经过长期实践、刻苦钻研,他练就一手排查隐患、解决难题的技术绝活,线路巡视细致可靠,做到“问题无遗漏、有我请放心”。

  工匠精神务实效,破难解困开新局。宰红斌广泛学习机械、土木等领域学科知识,研发出《输电线路采动损害快速防治技术与应用》系列成果,其中包括“线路杆塔导地线不平衡张力快速释放技术与装置”等40多项创新工器具与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国内采空区地质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倒塔断线、杆塔构件断裂破坏等诸多技术难题,该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经中国科学院院士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4月,宰红斌团队独立研发的“齿轮齿条放线滑车”专利,斩获日内瓦发明展银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宰红斌说。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勇担重任,主持完成的创新成果取得国内授权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11项。

  园丁精神育新苗,桃李芬芳又一春。2012年,公司专门成立以宰红斌名字命名的专家工作室。宰红斌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定期与工作室成员交流输电维护相关案例,带领年轻人到运维现场开展创新研讨。近年来,借助该平台培养出高级技师、工程师专家人才30多名,其中省级及以上优秀专家人才8名。在他的带动下,公司逐渐凝聚起一支平均年龄36岁的技术型创新型青年职工队伍,成为晋城乃至山西电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宰红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460  黄诗燕

  黄诗燕,男,汉族,1964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政协副主席,中共炎陵县委书记。

  多年来,黄诗燕像一颗钉子钉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增收、破解民生难题,带领老区人民齐心协力脱贫奔小康,使炎陵县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他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兑现“脱贫功成,务必在我”的庄严承诺,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百姓心中的“最美扶贫书记”。

  炎陵县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罗霄山片区。2011年6月,黄诗燕就任炎陵县委书记,当时炎陵县贫困发生率高达19.5%。黄诗燕遍访全县54个贫困村,走访贫困户1100余次。在他的带领下,截至2019年,炎陵县累计脱贫24000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5%;经济总量增长2.3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2.7倍;炎帝陵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炎陵县获得“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称号。

  黄诗燕提出建设农字号“一带八基地”,以“炎陵黄桃”为突破口,带动群众脱贫增收。他积极主动为“炎陵黄桃”站台吆喝,成为“头号推销员”,提出推广语“炎陵黄桃,‘桃’醉天下”,树立“炎陵黄桃”口碑,推动“炎陵黄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炎陵黄桃”迎来营销的黄金时代。6万多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产业链,60%的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黄桃实现稳定脱贫。

  为了筹集贫困户易地搬迁资金,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筹措资金。黄诗燕自己带头省钱,工作人员几次提议,对县委书记办公室进行简单装修,都被拒绝。闯过难关,全县12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了安居,61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了改善。

  2019年11月29日下午,工作期间黄诗燕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他为脱贫攻坚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力量,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脱贫答卷。

  黄诗燕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被追授“时代楷模”、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461  黄  艳

  黄艳,女,汉族,1977年6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护理部护士长。

  在20多年的护理生涯中,黄艳始终恪守医护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过硬的护理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义无反顾支援前线,与死神赛跑,与队员勠力同心,给患者送去温暖和希望。

  1996年,黄艳被分配到儿科病区工作,她刻苦钻研、反复练习,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儿科护士。2008年,黄艳担任儿科护士长,致力健全规范护理管理程序,注重护理工作的程序化、科学化,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她注重培养年轻护士,多年来,黄艳带领的儿科护理团队未受到一次有效护理投诉。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黄艳把患糖尿病多年的父亲和即将高考的女儿交给同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丈夫照顾,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支援武汉。2020年2月4日至3月17日,作为兵团援鄂医疗救援队护理团队队长,黄艳怀揣责任和使命,始终坚守在方舱医院护理一线。她所在的方舱医院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黄艳带领护理团队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护理患者,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由于长时间戴护目镜和防护口罩,脸上有很多压痕,汗水一流蜇得生疼。为了节约时间,黄艳和队员们不敢喝水,尽量减少上厕所次数,一个班次下来,浑身瘫软,但在黄艳的带领下,没有一个人退缩。

  带领医疗队员在感染管理专家的指导下,对感染控制和防护工作进行缜密严格的培训,从穿脱防护服的动作到检查口罩气密性,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黄艳都事无巨细地反复叮嘱、演练、检查。

  为了缓解病患的焦虑、抑郁情绪,黄艳在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同时,带领病患做操、跳舞,在病区设立图书角、张贴“暖心便条贴”,想方设法增强病患信心。同时,黄艳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在驻地酒店联络防护生活物资,卸货入库,组织分发,为方舱医院各项后勤保障贡献力量。

  黄艳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被授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年五四奖章。

  462  梁小霞

  梁小霞,女,汉族,1992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内一科护士。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梁小霞选择挺身而出,毅然逆行,奔赴前线。她不顾自身安危,连续奋战,牺牲在抗疫战场上,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医者救死扶伤的奋斗篇章。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当医院支援湖北的倡议书一发出,梁小霞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主动报名要求成为第一批援鄂队员。虽然没能成行,但她没有放弃争取,再次主动请缨支援湖北。这份坚定与渴望,感动了院领导,让她加入了预备队。2月21日晚,她和队友们抵达武汉后,经过一天的休整,23日便投入到培训中。在24日下午即将结束培训的时候,梁小霞接到24日晚进入重症病区开展救治工作的通知。她简单吃完饭后,立即返回宿舍收拾随身物品,穿上人生第一片成人尿不湿,在酒店门口等候集合……

  一开始,梁小霞便遇到难题。她发现最基础的扎针也会因护目镜和手套的影响变得异常艰难,于是便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盲穿技巧,很快便熟练完成无失误扎针。从患者吃喝拉撒、清理口腔等生活护理,到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梁小霞都认真细致地将每项工作做好。每次当班的4个小时里,她每15分钟要观察一次患者病情变化,巡视完还要写记录、做治疗,给患者吸痰或者处理其他事情……基本上一个夜班连坐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一位80多岁的高龄患者,全家均被感染,收治在不同医院,老人情绪十分的低落。梁小霞得知后,主动给老人喂饭、清洁、陪伴。老人感动地说:“有小霞在,我就重新燃起了希望!”

  2020年2月28日上午,梁小霞在隔离病区工作时,因劳累过度突然晕倒,昏迷不醒。经过近90天全力抢救,梁小霞还是永远离开了她钟爱的护理事业,年仅28岁。“感谢您为我们拼过命!”梁小霞所做过的一切,永远被人民记在心底。

  梁小霞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63  梁宗安

  梁宗安,男,汉族,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梁宗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致力于呼吸治疗与危重症医学领域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重大贡献。他用自己的仁心仁术,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妙手仁心,他心里装着的都是患者。梁宗安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充分交流。只要是患者的事,他总记得清清楚楚。尽管他行政工作繁重,但是每年仍要完成呼吸内科专科门诊约2500例次,每周都要组织和参加全科大查房(疑难重症病案诊治)一次。他治学严谨,学术成果丰硕,非常关注新技术新进展。上世纪90年代,他率先组织建立呼吸ICU,开展和使用呼吸治疗和气道管理技术,使华西医院在该领域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他先后担任四川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临床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勇挑重担,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梁宗安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不惧生命危险、奋战抗疫前线,参与构建全省医疗救治模式,多次参加全省危重患者远程会诊,多次在现场指导危重患者救治。2020年1月29日,和17年前带队抗击非典一样,梁宗安率华西医院专家组,进驻成都公共卫生中心,指导确诊患者救治工作。2月16日,他作为领队率领华西医院69名医务人员,全面接管成都公共卫生中心重症病房,成功救治危重症病例23名,不仅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还以硬实力交出危重症病例零死亡的优秀答卷。结束国内救治任务后,3月11日,梁宗安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赶赴意大利,分享我国防疫实战经验,支援医疗同行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梁宗安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64  韩佳彤

  韩佳彤,男,蒙古族,1970年3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同心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09年,博士后出站的韩佳彤,回到家乡内蒙古工作,开启支援家乡城市建设的历程。10多年里,他先后主持完成呼和浩特市二环快速路、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地下综合管廊等重要工程的设计工作,被誉为城市建设设计的“青城鲁班”。

  十天奋战,创造奇迹。2016年9月21日,韩佳彤接到命令,他主持的地铁2号线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及市政设施改移施工图的设计任务,必须在10月1日前完成。为如期完成任务,他10天没离开办公室,带领团队查资料、计算、绘图,审定施工设计图764张,为施工单位出图10696张。他们10天完成任务,创造了国内市政工程勘察设计领域的奇迹。当同事们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中时,他却因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迎难而上,创新工艺。2017年4月,建筑体量7.58万平方米地铁新华广场站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施工难度非常大,市政府提出3个月内恢复路面交通的要求。面对挑战,他创造性地提出“盖挖逆作斜交施工法作为主要工艺”并付诸实施。仅仅用43天,就让该地恢复路面交通,为我国地下工程施工创造了一种新的工艺和工法。

  技术研发,填补空白。他主持《呼和浩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使地铁1、2号线施工过程中零事故、无风险,建立了地铁施工安全防控体系;主编《内蒙古“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技术成果系列标准》,填补内蒙古自治区地铁建设标准的空白,为其他盟市地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研发《呼和浩特市快速路智能限高与监控集成系统成果转化项目》并进行成果转化,获国家专利授权38项,软件著作权13项。

  韩佳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465  景海鹏

  景海鹏,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景海鹏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目前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次数最多、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成就了三巡苍穹的奇迹,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景海鹏始终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看得比天还高,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毅然投身全新的航天事业。从入选首批航天员到首次飞天的10年间,他坚持做难度最高、强度最大、标准最严的训练,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顺利完成八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考核,实现了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艰辛转变。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景海鹏作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航天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12年,景海鹏担任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他始终积极投身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以超常的付出刻苦训练,练就飞向太空的过硬本领。景海鹏常说:“只要任务需要,我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是中国航天员的使命与荣光。”

  面对鲜花和掌声,景海鹏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计利只计国家利,留名只留集体名,正确对待组织、对待荣誉、对待战友,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每次任务凯旋,他最先做的都是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飞天和准备飞天的工作。景海鹏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各种报告会、演讲和社会活动200余场次,讲述航天强国的感人故事,弘扬航天精神,播撒飞天梦想。

  景海鹏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英雄航天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被授予“八一”勋章、“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等。

  466  蒙旺平

  蒙旺平,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护林员。

  蒙旺平传承家庭护林精神,始终坚守在护林第一线,与偷猎盗伐不法行为作坚决斗争,用生命和热爱守护着六盘山林区的一草一木,谱写出一曲热爱青山、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

  蒙旺平家祖孙三代都是护林员,他小时候常跟着父亲上山,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热爱和守护这片山林的种子。1995年4月,蒙旺平也走上父辈的道路,踏上六盘山林区这片热土。从此,他把山林当成自己的家,把巡山护林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努力学习掌握林业政策法规、基础知识和林业工作基本规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护林员。

  爱林、护林是蒙旺平的职责,与偷盗树木、乱砍滥伐行为作斗争,他从不含糊。2004年5月,正值林区树木长势茂盛时期,一些不法分子手拿斧头、砍刀、油锯,开着拖拉机到林区偷伐木材。蒙旺平发现后上前劝阻,盗伐分子非但不听规劝,反而将他包围起来,用长棍、斧头相威胁。蒙旺平毫不退让,被盗伐分子用棍棒击伤,住院治疗了16天。

  出院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往护林点跑。因为经常面对危险,家人也曾劝他换个岗位,蒙旺平却说:“林区就是我的家,我离不开林区。” 这些年来,经蒙旺平处理的大大小小盗伐树木事件达100多起。

  2010年,蒙旺平主动承担起林场最偏远、人口最分散、防火任务最繁重区域的巡山防火任务。每年的防火期,是他最忙的日子。每天天不亮,他就沿着山路喊话做宣传。等到太阳出来,他已经巡视完辖区内所有主要入山路口。

  26年来,蒙旺平常住护林点,精心护林、防火,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每当出现突发情况,他都冲锋在前,快速处置。他累计管护森林资源5万余亩,参与造林3万余亩,参与森林抚育3万余亩。

  蒙旺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等,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5 版)

  467 赖宣治

 

  468 管向东

 

  469 樊锦诗

 

  470 戴明盟

 

  501 万芝利

 

  502 王日芳

 

  503 王玉华

 

  504 王 伟

 

  505 王春仙

 

  506 扎西央宗

 

  507 计棕英

 

  508 央 宗

 

  509 冯玉琴

 

  510 乔来生

 

  467  赖宣治

  赖宣治,男,汉族,1986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教师。

  赖宣治带领山区孩子苦练跳绳技能,从乡村小操场跳到世界大舞台,为中国摘金夺银,为山区孩子点亮梦想。

  2010年,学习篮球专业的赖宣治大学毕业后,来到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山区小学七星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小学首位专业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场地、运动器材非常缺乏,赖宣治就自己动手用锄头平整田径场,制作维修体育器材。2012年,赖宣治选择跳绳教学作为突破口,成立学校跳绳队。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专业跳绳训练的人,他四处搜集跳绳比赛视频,反复观摩练习,经过2年努力,探索出“独门秘功”——半蹲式跳法。在他的带领下,七星小学跳绳队不断取得骄人成绩:先后培养出33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项世界跳绳纪录,荣获奖牌数超千枚,受邀参加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等活动演出。赖宣治和学生的故事被拍摄为纪录片和儿童励志电影《点点星光》,在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上被评为“小学生最喜爱的儿童片”,获评2021金鸡奖“最佳儿童片”。

  赖宣治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68  管向东

  管向东,男,汉族,1962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从医30余年,为我国重症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管向东先后8次驰援武汉、喀什、沈阳、绥化、哈尔滨等地疫情防控工作。

  管向东1988年开始从事重症ICU工作,带领医院的重症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打造成国内建设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重症学科之一。他牵头建立重症医学中心,并开创该专业在国内、省内的多个第一。他甘为人梯、立德树人,培养出10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定期开办重症专业进修医生培训班,为华南乃至全国重症专业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的医疗救治组国家级专家,他第一时间驰援武汉。他驻点雷神山医院,转战武汉多个重症收治点ICU、湖北各基层县市疫情定点医院和ICU。他主笔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由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全国各地,作为临床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实战依据。

  管向东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入选“广东好人”。

  469  樊锦诗

  樊锦诗,女,汉族,1938年7月生,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择一事、终一生,把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在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那时的莫高窟,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她克服严重水土不服引起的身体不适等困难,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

  她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完成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规律和时代特征,为敦煌石窟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采纳。她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制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3部。由她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为其它石窟寺遗址考古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借鉴。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率先建设数字敦煌档案,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如今,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编写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积极推动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促成《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颁布,使莫高窟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纳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樊锦诗生活简朴、淡泊名利,她每次领完奖回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奖章、奖状、奖金。她认为,这些荣誉属于所有为莫高窟作出贡献的人。

  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改革先锋”、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470  戴明盟

  戴明盟,男,汉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

  戴明盟入伍30多年来,先后飞过16种机型,作为我国第一批航母舰载机试飞员,创造了歼—15舰载机试验试飞的多项纪录,被誉为功勋飞行员。

  戴明盟1990年通过层层考核,成功招飞入伍,逐步成长为优秀战斗机飞行员。舰载机上舰飞行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面对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他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舰载机飞行事业的开拓者,无论任务多么繁重、情况多么危险、考验多么严峻,都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全力以赴投入舰载机试验试飞工作。

  担负舰载机试验试飞任务后,戴明盟带头飞开创性、高难度、高风险课目,出色完成超负荷、大密度、高强度科研试飞任务。在一次地面阻拦试验中,因地面设备故障导致歼—15舰载机面临失控危险,他作为现场指挥员,凭着丰富经验,果断指挥试飞员成功处置重大险情。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第一个驾驶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成功实施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实现了我国固定翼飞机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他也成为我国驾驶舰载机着舰起飞的第一人。

  为熟练掌握各项试验试飞课目的技术要领,戴明盟先后进行多型飞机技术探索飞行,全程参加歼—15舰载机的原理验证、定型试飞,所学所训课目成绩全部优秀,顺利通过舰载机航母资格认证和着舰指挥官资质认证。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以“首次做对做好、每次做精做细”的严苛标准,一次次研究规划航线,一遍遍进行验证试验,有时为了一个操纵细节,他会反复演算几百遍、飞行几十个架次。此外,他还成功探索了我国舰载机飞行员的有效培养模式。

  戴明盟荣立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荣获“改革先锋”、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471  糜  林

  糜林,男,汉族,1963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苏省镇江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他是决战脱贫攻坚的默默耕耘者,助力茅山老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把科技成果推广到中西部地区4个省份、17个县,33年来累计帮助农民增收10亿多元。他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奋斗者,创新应时鲜果技术50多项,育成果树新品种7个。糜林心系农民,脚踩泥土,用生命托举起农民的致富梦想。

  上世纪80年代,镇江农业仍然以大田作物为主,丘陵岗坡地,灌溉成本高,农民生活贫困,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结构。那时,农民对果树栽培技术一无所知,急需专家指导。糜林从日本引进无花果、甜柿、沙梨等种苗,开展适应性研究。随着市场和农民需求的变化,糜林团队先后为茅山老区农民引进了猕猴桃、大樱桃、蓝莓、杨梅等品类。糜林直接指导过的农户达1000多户,面对面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每年助农增收6000多万元。

  哪个地方穷,他就往哪里跑。汶川地震后,糜林作为江苏援助汶川重建队伍项目组组长,先后28次往返于江苏和四川,推动建成“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他指导的沙梨种植园成了远近闻名的水平棚架标准示范园。2017年6月,糜林将最新草莓品种、技术带到重庆铜梁太平镇,带动当地农民种植草莓2000余亩,平均每亩增收3万余元。2018年6月,他来到贵州省沿河县向农民传授果树种植技术,三天三夜跑了17个自然村。随后1年多,他又对沿河县及周边市县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每逢灾害天气,他总是及时电话提醒,主动上门帮忙,没吃过农民一顿饭。他生前最后一本日记本记录着每天超12小时的工作量。半口牙掉了近两年,他没时间去看;体检结果需复查,他没有时间去,即便是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在病床上仍惦记着农民朋友菜地果园里的事,直至2020年2月病逝。

  糜林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501  万芝利

  万芝利,女,1980年1月生,中共党员,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护师。

  万芝利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干部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诚恳态度和娴熟技能,真情呵护、真心守护老干部生命健康,被老干部誉为健康守护者。

  2001年,万芝利从医学院毕业后,应聘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工作。其间,她经常接触前来看病的老干部,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怀着敬重和景仰,2007年,她主动申请到干休所工作。14年来,万芝利几乎每天巡诊巡访老干部20余户,在干休所和医院之间来回跑七八趟。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练就“一扎准”“一口清”“一查明”的医护技能,参与老干部医护抢救百余次,无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无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为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她十几年来坚持到军地医院呼吸科、心内科、消化科等10余个科室跟班学习,深入学习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执业医师资格证等。百岁抗战老战士吴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万芝利经常去吴老家唠家常,给他读报刊、剪指甲,连儿女都认不出的吴老一见到万芝利便笑呵呵地叫“小万”。万芝利主动承担老干部心理疏导工作,经常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疏解他们的忧虑,许多老干部都把她当成亲女儿。

  为了让老干部学会使用网络、方便生活,2016年万芝利倡导组织“离退休E生活”培训,手把手教老干部微信聊天、网上购物交费等技能。因疫情防控形势需要,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万芝利协调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建立老干部微信联络群,拓展代购服务功能,及时解决老干部的生活物资采购需求。在她的提议下,所里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开设书法、京剧、文史等视频课程,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万芝利荣立二等功1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等称号。

  502  王日芳

  王日芳,女,黎族,1961年4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高石村村民。

  夫家二哥重度残疾,家庭支离破碎,她悉心照料;婆婆卧床不起,她任劳任怨照顾;丈夫罹患肺病,她不离不弃护理;孙子确诊红斑狼疮,她用心陪伴。王日芳用真情维护着家庭温暖,点亮了亲人生命的航程。

  王日芳与丈夫结婚没多久,夫家的二哥遇上一场大病,落下重度残疾,二嫂改嫁,剩下无人照顾的二哥和二哥的小女儿。王日芳担负起照料老小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人的重担。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王日芳对侄女视如己出,在生活上、教育上非常上心。这一照顾,便是整整11年。

  二哥过世后,婆婆受到打击,病倒后卧床不起。既要照顾重病在身的婆婆,又要供养子女和二哥的女儿上学,生活非常困难,但王日芳没有退缩,照顾婆婆的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做可口的饭菜,帮她洗漱更衣、端屎接尿、换洗床单、擦洗身子,全心全意为婆婆付出。

  在婆婆离世的第二年,丈夫被确诊患上肺病。王日芳每天尽心尽力照顾丈夫。之后,孙子又被确诊为红斑狼疮,王日芳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护陪伴。王日芳全心全意关爱家中老人小孩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生活中,王日芳悉心照顾家人;在工作岗位上,王日芳尽职尽责、关心帮助村民,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被推选为高石村委会妇女主任。在她的引领下,当地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孝老爱亲典型,形成良好风尚。

  503  王玉华

  王玉华,女,汉族,1962年3月生,天津市南开区学府街道月环里社区居民。

  结婚后,王玉华夫妇就和肢体二级残疾的婆婆、智力一级残疾的小姑子生活在一起。为更好照顾家人,她放弃工作,挑起家庭重担。20多年来,她用善良的心温暖家人,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好儿媳。

  有一次,婆婆泌尿系统感染,发高烧住院治疗1个多月,王玉华寸步不离守在老人床前,喂水、喂饭、喂药,医护人员和病友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女儿。每当护士来换药时,都夸赞老人好福气,有一位孝顺的好女儿。老人总是对大家说:“我的确好福气啊,她不是我女儿,却比女儿还要亲,她是我的儿媳妇。”

  婆婆现在80多岁了,身体偏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很多时候都是坐在床上,缺少运动。王玉华每天为婆婆翻身、活动手脚、按摩,变换着花样做老人爱吃的饭菜。闲暇时,帮老人梳头、捶背,陪着老人说话,哄老人开心。每当老人排便不畅时,她从不嫌脏,总是亲手清理,及时换洗衣物,用自己的辛苦换取老人更多的舒心、快乐。

  患智力残疾的小姑子没有行动能力,常年卧床。王玉华每天起床,就开始为小姑子忙活,穿衣、洗脸、漱口、喂药、喂饭,傍晚为她洗澡泡脚,擦洗按摩,日复一日,从不让小姑子受一点儿苦。

  王玉华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经常挤出时间帮助居委会张贴宣传海报、清整楼道堆物、捡拾小区垃圾。疫情防控期间,王玉华还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了解小区租户情况、排查外地进返津人员、参加小区出入口防控值守。大家劝她早点儿休息,她却幽默地回答:“我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得好好珍惜啊!”

  王玉华入选“天津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家庭。

  504  王  伟

  王伟,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双河北里社区居民。

  王伟多年如一日,照顾重病妻子,细致入微、不离不弃,被称为情深义重的“好丈夫”。

  1996年1月的一天,妻子突然晕眩倒地,一查是突发脑出血,虽保住生命,但却留下后遗症,丧失行动能力。从此,王伟日复一日带妻子治疗。慢慢地,妻子行动能力有所恢复,甚至还能做点家务。但2007、2008年,妻子又接连两次脑出血,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丧失自理能力,第二次在ICU进进出出、病危通知书下了一张又一张。王伟知道,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医生提醒他做好最坏准备,但王伟执着坚持救治。

  从那之后,王伟穿梭于厨房、病榻,每天给妻子制作流食,以便鼻饲。秋冬季节,他用棉签蘸着水给妻子擦拭嘴唇,处理大小便。为避免肌肉萎缩和生褥疮,他勤给妻子翻身、擦身、换被褥。随着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他找了份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忙时,就拜托年迈父母照看妻子,收车后立刻回家照顾病妻。那段时间,他体重下降,脸色疲惫,但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有他的精心照料陪伴,妻子从未生过褥疮,腿脚萎缩也不明显。

  王伟家庭的境遇和困难,引起了各级党组织、原单位和社区的关注。每逢过年过节,区里、街道和原单位都去探望他们,给予经济帮扶、精神抚慰。

  2020年12月,妻子再次发病离开人世,王伟强忍悲痛办理完爱人后事。考虑到妻子是独生女,他又肩负起照顾患病老岳父的责任。

  王伟荣获“北京榜样”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505  王春仙

  王春仙,女,汉族,1955年5月生,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侯城乡惠安村村民。

  39年来,王春仙照顾已故哥哥的3个孩子,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抚养他们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自己却至今未婚,是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好姑姑。

  1982年,短短几月间,王春仙的哥哥去世,嫂子精神失常,留下3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她看着可怜的侄子侄女,毅然扛起抚养他们的重担,用柔弱肩膀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那年,27岁的王春仙还没结婚,扛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带着3个孩子艰难生活。粮食不够吃,经常靠邻里和亲戚接济。孩子们的衣服鞋袜,都是周围好心人送的,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当时的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她就养了猪和羊,每年能卖几百元。此外,她还到处接散活、打零工,从来不怕吃苦,就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王春仙勤俭度日,白天拼命打工、种地、养猪,晚上缝缝补补、洗衣做饭,拉扯3个孩子长大。

  她为了孩子,一直未嫁。其间,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一听说拖着3个孩子就都犹豫了。要让她丢下孩子外嫁,王春仙坚决不答应。一来二去,王春仙也就打消了结婚的念头。看着3个越来越懂事的孩子,抚养好他们,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虽然辛苦多年,但王春仙从未想过放弃。后来,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一家人不再为吃穿发愁。接着,她的两个侄子又先后出去打工,家里收入也增加了。这时,王春仙又把心思放在孩子们的婚事上。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盖起新房。如今,两个侄子先后娶了媳妇,侄女也已出嫁,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都很感恩,将姑姑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孝敬侍奉。

  王春仙荣登“中国好人榜”。

  506  扎西央宗

  扎西央宗,女,藏族,1973年12月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村民。

  扎西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丈夫,不离不弃,谱写一曲藏汉民族一家亲的美丽乐章。

  扎西央宗和丈夫王勇曾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他们陷入困境。2013年5月,正在工地干活的王勇突然倒在了地上。扎西央宗带着王勇辗转山南、拉萨等地治疗。然而,王勇病情不断恶化,由双耳失聪发展到双目失明。面对经济的窘迫、抚幼的重担、父母的担忧,扎西央宗没有被吓倒,一边抚养孩子、照顾丈夫,一边挑起家庭的重担。

  丈夫不愿拖累扎西央宗和孩子,几度动起轻生的念头。两个孩子也要求辍学,帮着照顾父亲、挣钱养家。扎西央宗坚决不让儿女辍学,她白天在家照顾丈夫,下午6点左右给丈夫准备好晚餐后,再骑电动车到市区进花、卖花。很多时候要卖到凌晨,休息三四个小时又要起床照顾丈夫。这样的艰辛生活,扎西央宗坚持了好多年。

  付出换来回报,她把丈夫照顾得贴心周到,两个孩子也都考上了大学。如今女儿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全家实现脱贫。

  扎西央宗荣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其家庭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最美家庭。

  507  计棕英

  计棕英,女,汉族,1936年1月生,陕西省彬州市北极镇白保村村民。

  计棕英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长达65年,屡遭家庭变故,仍坚强面对,始终不离不弃,被誉为“最美嫂娘”。

  1953年,计棕英嫁给丈夫的第二天,公婆嘱托她:“你是当嫂子的,弟弟年纪小,眼睛看不见,以后你多照顾他。”于是,她开始长达60多年照顾小叔子的历程。那时,计棕英一天出三次工,晚上还要回家操持家务。白天在外干活时,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小叔子,见缝插针回家照看,给他做饭、洗衣。在嫂子的照料鼓励下,小叔子学会吹笛子、传唱说书,还在生产队当上了饲养员。

  上世纪90年代,计棕英家庭屡遭变故。先是婆婆去世,计棕英的三儿子又因意外身亡,丈夫因亲人离世深受打击,也于1994年撒手人寰。接连失去三位亲人,悲痛不已的计棕英,没有忘记公婆、丈夫的叮嘱,一边拉扯自己的6个儿女,一边照顾小叔子。晚年时,计棕英多次拒绝跟随儿子到县城生活,坚持留在村里照顾小叔子。2018年1月,75岁的小叔子因病去世。计棕英用65年的不离不弃,书写了家庭亲情的感人故事。

  她的故事成为街坊邻里的美谈,也深深涵养着大家庭的美好家风。如今85岁的计棕英四世同堂,一大家人过得和睦幸福,孩子们个个孝顺。计棕英的子女们争先恐后赡养老人。老人的小女儿以母亲为榜样,孝敬公婆,被评为当地的“好媳妇”。

  计棕英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

  508  央  宗

  央宗,女,藏族,1973年4月生,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山南供电公司职工。

  央宗对残疾丈夫不嫌弃、对家庭不抛弃,用行动默默诠释对爱情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情的守护。

  央宗丈夫杨显斌,在1999年12月的一场意外触电事故中受伤造成双臂高位截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那时孩子才一岁多,匆忙把襁褓中的儿子交给亲戚看管,她陪护丈夫住院治疗。突然从一个壮年男子成为重度残疾人,丈夫一时难以接受。央宗找到医生护士,学习护理、制作食物和心理疏导知识。她每天配合医生给丈夫抽脓水、换纱布,陪丈夫聊天,鼓励他坚定生活的勇气。丈夫病情好转可以下地走路了,为帮助丈夫练习平衡能力,她用弱小的身体当支点,帮助他一步步往前挪动。那段时间,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22年来,央宗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精心设计便于丈夫生活自理的小工具。央宗的坚强与乐观、关爱与帮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儿子自立、自强、自信的好品质。2016年,儿子考上了大学。

  央宗不仅是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体贴入微的好儿媳。虽然她和婆婆不住在一起,但总是抽出周末时间陪婆婆聊天,帮婆婆打扫房间、洗衣服、做饭。

  2013年,公司为了照顾这个特殊家庭,给央宗调整了工作,让她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照顾丈夫。她感恩组织,友善朋友,工作中脏活累活抢着干,能帮同事的都尽力帮。工作和生活中她都乐观坚强。

  央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

  509  冯玉琴

  冯玉琴,女,汉族,1971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康养中心副院长。

  冯玉琴十九年如一日,把康养中心当成家,把老人当成亲人,尽心尽孝,被老人们称为“贴心闺女”。

  冯玉琴所在的康养中心,服务照料104位特困供养人员。她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像对待亲人一样精心照料每位老人。她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力求做得更好。一位老人患血管瘤,病危期间,冯玉琴就像照顾父母一样,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时光。有4位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她每天都要去查看护理情况,主动帮助老人洗澡洗脚、换洗衣服、翻身擦身,老人们虽然长期卧床却从未出现过褥疮。冯玉琴的真情付出,换来老人们的信任。

  有位老人刚来时性格偏激、脾气暴躁,经常动手打人。冯玉琴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先安抚老人情绪,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终于使老人逐渐改掉了坏脾气。后来,老人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其他老人聊天散步,还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冯玉琴针对老人们的特点,先后建立多种文体小组,开展下棋、打牌、健身、唱歌、做手工等活动。每逢重阳节、春节等节日,她都会组织老人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比赛和节日会餐,每月邀请社会组织和文艺团队为老人举办文艺节目表演,康养中心经常充满欢声笑语。

  冯玉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入选“宁夏好人”。

  510  乔来生

  乔来生,女,汉族,1955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布哈岱村村民。

  她是一位伟大母亲,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抚养两个失去双亲的侄子长大。她二十八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患脑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大侄子,给予他最温暖、最珍贵、最特殊的“母爱”。

  1993年,乔来生的小叔子和妻子因意外去世,留下年仅3岁的双胞胎侄子,其中大侄子还因高烧患上脑瘫。看着两个无依无靠的侄子,乔来生毅然决定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为治好大侄子的病,乔来生和丈夫四处寻医问药,花光家中积蓄,就向身边的亲戚借。治疗费用使家里入不敷出,日子更加清贫。不幸的是,大侄子6岁时,病情加重,只能躺在床上或倚靠在轮椅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每天,大侄子的吃喝拉撒、穿衣睡觉,全靠乔来生照顾。因为常年操劳,乔来生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她却从无怨言。一万多个日夜,大侄子对于婶娘的无私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人劝过乔来生,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减轻点儿负担。可乔来生说:“那哪行!他在我身边我才放心。”一句简单的话语,承载着乔来生二十八年如一日的无私付出,承载着一份特殊且珍贵的“母爱”。

  乔来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入选“内蒙古好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16 版)

标签:德耀中华;道德模范 责任编辑:吴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