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宁波北仑创新“全面多层立体”模式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浙江样本”
2021年09月13日 16:14:19 来源:北仑区民宗局

  作为全省典型的输入型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宁波市北仑区现有少数民族成份47个,人口4.2万余人,其中流动人口近4万人。近年来,该区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立体化推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多层面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善治,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浙江样本”。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党建工作引领。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42个区级部门及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任务分解方案》《民族工作考核细则和评优办法》,将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范畴,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单位工作绩效考评。各街道、村(社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基层一线配备专职干部和兼职工作人员,做到民族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全域化”民族工作格局。2019年北仑区委统战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该区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是坚持效果导向,深化交往交流交融。统筹政府和社会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关爱流动少数民族下一代健康成长体系,从家庭成长、学校提质、企业体验、农村实践、社区服务等方面帮助150余户流动少数民族家庭融入城市生活。积极开展文化联谊促认同,滋养共有精神家园。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建立“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等30支业余文艺队伍,策划民族之花文艺专场、阿拉的节日、“让家更美好”等14个文化活动主题,营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区环境,先后为12万余名群众送去“民族文化大餐”。芝兰社区、大碶街道等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街道”。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共建共享共治。聚焦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管理难题,创新“两地双向”协同机制,加强与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的联系对接,将少数民族无证设摊纳入有序管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探索“校地共建”协同培养机制,联合当地高职院校成立“米娜工作室”,开展帮扶助学、培训实践项目,累计为1500余名各民族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创业指导,相关经验做法获孙春兰副总理批示肯定。着眼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立民族工作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四微”标准化体系,制定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实施全国首个基层民族工作标准化试点项目。在今年7月中央党校“北仑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学术研讨会”上,北仑经验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


标签: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共同体;城市民族;共建共享 责任编辑:杨丹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宁波北仑创新“全面多层立体”模式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浙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