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要不要囤点吃的?”
“米和油还好说,蔬菜放冰箱一星期,还能吃吗?”
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但不少朋友已经习惯了在冰箱里“囤”点菜——那么,肉和蔬菜是冷冻还是冷藏?多少度保存最合适?放了一星期还能不能吃?
肉要“冷”一点,蔬菜会“冻坏”
买回来的鱼养着养着就不行了、蔬菜放到冰箱没几天就蔫巴了,拎回家的肉到底是冷藏还是冷冻……“囤货”不仅让老年人挠头,年轻人也是一头雾水。
“一般来说,各种食物的保存环境要求是不一样的,全塞进冰箱肯定不行。”业内人士表示,在专业的大型商超中,各类食物的保存温度都是相对固定的;消费者挑挑拣拣拿回家后一股脑都塞进了冰箱,往往食用的时候才发现变质。
“如果在夏天去麦德龙这样的大超市,到了肉类售卖区可能还得带件厚外套。”记者在麦德龙学到了不同食物的“最佳储存温度”:冷冻产品在-18℃~-22℃,冷鲜肉类0-4℃,鱼类12-16℃,果蔬12-14℃;因此即使是夏季,售卖肉类产品的区域也十分“冻人”。麦德龙会员店负责人表示:“不同食物所要求的储存温度是不同的,只有采取正确的温控措施才能保障食品的新鲜和卫生安全。”
一般家用冰箱的冷冻温度都在-18℃,冷藏室则在0-4℃,因此,买回家的冷鲜肉如果很快食用可以放在冷藏室,没有必要冷冻;而现在的天气,果蔬买回家则完全不必放在冰箱,常温储存尽快吃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冷冻的食物,也尽量在90天内吃完;冷冻时间过长的食物即使没有“变质”,风味和营养价值也会大幅降低。
全流程恒温很重要,“化了再冻”不可取
肉买多了冻起来,吃的时候拿出来切一点,剩下的放回去行不行?答案是:不可以。
“冷冻食品在反复解冻、冷冻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营养专家表示,有机构做过相关对比试验,将同一块肉冷冻、解冻4次,并且每次都进行细菌检查,结果发现,每次解冻再冷冻后菌落总数都急剧增加,最后一次菌落总数是第一次检查时的15倍。
究其原因,是因为食品进行低温冷冻时会抑制细菌生长,但在解冻的过程中,随着外部温度的升高,食物中细菌会迅速繁殖;当我们再次将食物放进冰箱冷冻时,低温的环境虽然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却不能将之前滋生的细菌“杀死”,当再次解冻时,细菌就会加倍。
“大超市能够保证采购、分割加工、销售区域的‘全程冷链’,但是往往消费者买回去后反而不在意,会导致食物变质”,营养专家指出。因此,在麦德龙这种对肉类采取“全程冷链”的商超采购回家后,生鲜产品应该立即放进冷藏室,冷冻产品则第一时间放入冷冻室,保持“最后一环”仍然在冷链上。
如果一次吃不完,建议分成小块冷冻,吃多少解冻多少。消费者无论是采购冷冻产品还是自行购买新鲜食材,冷冻后都尽量不要“二次解冻”为佳。
- 冻鮸鱼内外包装检出新冠阳性,海关总署对印度尼西亚1家企业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
- 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 国庆家电市场消费升级 “新奇特”产品受青睐
- 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一成员档案公布 “细菌战”再添新罪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