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前,福建省三明市快递行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线职工不到2000人,行业超过半数快递员在劳动关系认定方面存在困难;协商后,当地快递企业将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2100多名一线职工100%签订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
这是近日三明市快递行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为快递员带来的改变。
这场由福建省总工会、三明市总工会联合邮政管理局等多部门发起的,97家法人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共同参与的协商,历时近3个小时。在达成的7项议题中,“签订劳动合同或书面协议”备受关注。
当天,协商达成的其他6项议题分别是:三明快递行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000元;一线收派员岗位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700元;行业将全面落实快递总部企业对末端网点上调派费政策;行业职工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休息休假权利;企业将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并为职工购买商业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职工可获得免费的冬夏工作服。
行业:劳动合同缺失的背后是劳动关系复杂
协商现场,三明市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本次协商的职工方首席代表廖雄火出示了一份当地快递行业职工劳动状况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市直营快递企业100%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在采取加盟制的快递企业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91.3%,涉及收派员、分拣员、客服等一线岗位。
这意味着什么?三明市邮政公司副总经理、快递行业协会会长江积军形象地假设:“如果只让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快递员上路派件,三明每天会有超过一半的快递无人派送。”
江积军告诉记者,为扩大快递网络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压低配送成本,不少民营快递企业在非主营地区采取加盟方式寻找合作伙伴代理快递业务。而在转包、分包、承包、委托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劳动关系复杂,因此加盟企业也成为快递行业“劳动合同缺失”的“重灾区”。
此外,现场也有企业方代表指出,加盟企业里的快递员流动率高,很多快递员都是干几个月就走人,这也为签订劳动合同带来了困难。
企业:担心的是劳动合同背后的成本压力
“快递员与公司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如果不符合,又是雇佣、承揽、合作关系中的哪一种?”现场,作为企业方代表的江积军提出疑问,“快递员中还有不少兼职工,他们身上都‘带’着劳动合同,如何再与快递公司签第二份劳动合同?”
同样感到困惑的还有三明市沙县区韵达快递公司总经理邓兆翼,在他看来,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困难,难的是劳动合同背后的加班工资、社保等费用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成本压力。邓兆翼现场算了一笔账,2020年沙县韵达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280万元左右,扣除经营成本、税收支出和管理费用,利润仅不到10万元,而其他县域的快递企业每年还要多支出20万~30万元的干线费。他坦言,“在三明,加盟形式的快递企业大多处在微利或者亏损状态。”
职工:争取的是劳动合同背后的权益
尤溪县百世快递快递员、职工方代表林榕从事快递行业5年,他指出,在没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确认劳动关系费时费力,快递员和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大多都“卡”在了劳动关系的认定程序上。“我们争取的不是这一张纸,而是这张纸背后的权益。”林榕坦言。
在福建省律师协会教育及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本忠律师看来,劳动关系认定难仍是一线快递员维权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责任显然在企业身上。
廖雄火为企业方算了另一本“经济账”。他指出,现在在当地一个快递员的招聘成本要3000多元。“有什么比稳定快递员队伍更能替企业省钱?”廖雄火同时指出,按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指导意见》的要求,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职工,企业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企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
经过协商,“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书面协议”最终被写入三明市快递行业集体协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