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进故宫
2021年12月21日 09:19:11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张盖伦

  青海地区的学生用古老的掐丝珐琅工艺,把当地特有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北京的同学接力,在电脑制图、激光雕刻、模块化编程、硬件组装、植入声光效果等工序后,一个动态展台就此诞生。12月19日,在由科技日报社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二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现场,这件小作品也上了大舞台。它们和其他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一道,进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天工惜物——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青少年作品展”。据了解,这是第一个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青少年作品展。

  今年,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近万名大、中、小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文化自信与可持续发展”,设计并制造了多种形态的作品,再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工细作的可持续发展智慧与技艺。

  论坛上,科技日报社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青少年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他希望同学们永葆追逐未知的激情,不断地创新、创造。科技日报社将一如既往,与大家共同努力,让同学们在文化自信里放飞科学梦想,共同创造中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致辞时表示,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开拓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故宫博物院在充分挖掘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大、中、小学的合作,积极开展各类院内外的教育活动,拓展教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持续向广大青少年观众传递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论坛和展览的主角,都是青少年。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在和其他地区小伙伴的沟通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之美与中国文化的深厚。

  当天下午,“文化与科技融合教育创新实践研讨会”在故宫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学校、教育机构的专家代表,分享他们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的看法。专家指出,要把博物馆搬进学校,也要把课堂开进博物馆,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

标签:故宫博物院;实践活动;作品展;科技 责任编辑:牟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走进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