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44年时光飞逝,星城日新月异,长沙火车站那一首《东方红》钟声,塔钟那永不停息的脚步,成了长沙人共同的美好记忆。
2月7日7时,寒风若刀,冰冷的雪粒拍打在胡炜脸上,他缩了缩脖子,踏着长沙站传来的浑厚钟声,如往常一般准时来到塔钟底部。
“420步,刚刚好。” 钟楼共有六层高,胡炜提着工具包,贴着墙壁一圈圈地拾级而上,在420步后到达了钟楼的核心部位,那锈迹斑驳的台阶上留着他十年如一日的印迹。
作为家里的第三代铁路人,胡炜一直对长沙站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我的爷爷、奶奶47年前就参加过长沙站的建设,我的父母退休前也在长沙站工作,现在,我也在这里工作。”对此,胡炜非常自豪。
“小时候,我就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到长沙站散步。像很多人一样,钟楼里藏着什么,是我儿时一直想知道的秘密。”如今的胡炜早已知晓钟楼里并没有藏着什么秘密。
“你听到的钟声,都是由这9个大功率外放喇叭发出的。从早晨7时到晚上10时,每到整点,钟声都会响起。”胡炜笑着介绍道。塔楼里已略显陈旧,唯独分成4组的9个大喇叭,崭新光亮,它们分别“面”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排开。
“塔楼外部四个面各有一面大钟,大钟最关键的零部件时钟机芯则藏在这四扇木门内。”胡炜将其中一扇门打开,只见银灰色的机芯正“嘀嗒嘀嗒”地运转着,大钟运行时,这里有成百上千的齿轮互相咬合。
“以前刚工作时,和师傅一起维修老钟,因时钟老化严重,时间误差很大,每天都需要5次以上手动校时。现在科技越来越先进了,新钟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自动校时。现在只需要在办公室的电脑上点点鼠标,就能校准时间。”胡炜一边往机芯里加着机油,一边高兴地说道。
2012年,时年30岁的胡炜进入到广铁集团湖南联创公司长沙站区工作,与师傅一起负责维护钟楼,从此以后,大钟成了他难舍的牵挂。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总是日复一日的按时来到钟楼上,小心翼翼为大钟做养护。听听机芯的运转声,敲敲螺丝的松紧度,摸摸墙面的温湿度,测测电路的电压值,胡炜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设备,这样的工作已经刻入了他的基因里。
如今,十年过去了,师傅退休后,他接替师傅成了“守钟人”,开始带起了徒弟。长沙火车站依旧青春靓丽,岁月却在胡炜眼角刻下了痕迹。
“春运每天这么多旅客,我这儿可不能出一点差错。”胡炜拿起干抹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机芯。突然,他转过头来郑重地说道:“注意听,马上整点了。”
“铛——铛——铛——”
风雪中,凝重沉稳的钟声悠然响起,飘荡在城市上空,就像这座城市永不停息的心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