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壬寅年伊始,立春之时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诗情画意”惊艳世界,元宵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奏响《茉莉花》……时光定格下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更激荡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实上,文化具有着凝聚民心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功能,也已经成为了衡量幸福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尺。传统文化散发时代芬芳、文化惠民越来越实实在在、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深入向前。
传统文化散发时代芬芳。“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博物馆文创频上热搜,《如果国宝会说话》受追捧,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效显著。
文化惠民越来越实实在在。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将目光投向人民群众。比如,报告文学《乡村国是》《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就生动讲述了脱贫攻坚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地将优质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文化惠民越来越实实在在。
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力求找到破解世界难题找到“钥匙”。随着中华文化不断地“走出去”,中华文化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比如,中国网络文学就已经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前进。(程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