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2022年04月13日 14:45:3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4月12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调研报道《种业问题调查》,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

  “《种业问题调查》这篇报道有力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这充分说明加快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要和紧迫,种业工作者和种业企业要时不我待、奋力作为,吹响种业翻身仗的冲锋号,全面推进种业振兴。

  陈萌山认为,保障我国种业安全,要逐步完善种业政策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支持,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育种新机制,形成协同攻关模式,不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高产、营养广适的新品种,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要全面落实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新修订的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司法解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日趋成熟。下一步,要把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为种业原始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营造更好环境。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负责人表示,经济日报长期关注我国种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去年以来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深度报道,特别是日前刊发的《种业问题调查》,全面回顾了我国种业发展脉络,既梳理了问题症结,也关注到了进展变化,更彰显了种业的新发展新气象。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种业发展,强调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因此,要充分认识推进种业振兴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推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该负责人说,2022年是种业振兴打基础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海南又对种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我们倍感振奋。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总体安排,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种业振兴再迈出坚实一步。

  “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种业问题调查》对种业存在的成绩和短板进行了详尽采访和准确梳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程国强表示,我国种业症结在于:一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缺乏精准鉴定;二是商业化育种体系还没完全建立,种业创新存在“两张皮”现象;三是在育种技术、方法和模式上与跨国企业有较大差距。

  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程国强认为,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种业科技支撑,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种业根基。要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抓好种业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通过创新链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要深化科企合作,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把“两张皮”变为一体化,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改变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重新塑造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记者与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著名玉米育种家程相文通电话时,这位86岁的老专家正在海南三亚试验田里育种,这是他投身南繁的第57个年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关于种业的重要讲话,充满了对民族种业的殷切希望,增添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要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经济日报这篇调研稿件正是落实总书记近年来关于种业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稿件把种业的发展脉络讲得清楚,分析了种业面临的难点,提出了做强种业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程相文对记者如是说。

  程相文说,种业要有竞争力关键要有好品种。眼下,玉米育种方向正由原来的注重高产向产量、抗性、品质并重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种业。种业人肩负着中央的嘱托和农民的期盼,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坚持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要弘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不断培育领先品种,让试验田里的一个个新品种变为农民手里丰收的粮食。

标签:振兴;粮食安全;创新;试验田 责任编辑:郑嘉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