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民众忍无可忍 卫星图对比显示福岛核电站储存巨量核污染水

字体:
— 2023—
08/25
07:48:25
2023-08-25 07:48:25 来源: 新华社 钱铮、冯武勇、杨光、李光正、涂一帆、张伊伊、殷哲伦

  新华社日本福岛8月24日电 日本政府24日在反对声中正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按计划,接下来的17天,东京电力公司将每天排放约460吨核污染水,之后逐渐增加排放量。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染水约134万吨。

  下面的卫星图清晰显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地理位置,该核电站紧邻大海,大量核污染水的排放将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

  22日至23日,多名福岛县居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担忧,并谴责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违反当初不擅自处理核污染水的承诺,重申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

  巨量核污染水启动排海

  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12时)许,东电公司操作人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监控室通过远程操作启动水泵,开始排放核污染水。

  按照东电公司的排海计划,接下来的17天,东电公司将每天排放约460吨核污染水,之后逐渐增加排放量。东电公司2023年度计划排放3万余吨核污染水,相当于排空30个储水罐。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目前储存的核污染水约134万吨,每天还在产生新的核污染水。从下面的卫星图上可见这些密密麻麻的储水罐。

  下图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对比图,从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后,日方在厂区内修建了密密麻麻的圆形核污染水储水罐。

  24日上午,上百名民众在东电总部前紧急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启动核污染水排海。

  日本全国农业合作协会联合会的藤村妙子告诉新华社记者,东电公司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是极端不合理的,排海可能持续30年,这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这会污染大海,污染大海里的生物,污染环境,污染地球。”


  抗议民众中73岁的宇野佐知子认为,福岛核事故后又开始将核污染水排海,这是“双重加害”。她说,东电公司声称所排核污染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符合标准,这完全不可信,“连测量仪器本身的可靠性都值得怀疑”。

  福岛民众担心生计再受影响

  现年71岁的福岛县新地町渔民小野春雄22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排海对我们来说是关乎生存的问题,我们忍了又忍,撑过了这十二三年,到现在还没恢复到‘3·11’大地震前的捕捞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岸田文雄作为日本首相就有权力污染我们的工作场所吗?”

  8月23日,打渔归来的小野春雄坐在日本福岛县新地町的渔港。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小野春雄说,2011年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东京筑地水产市场的批发商都不愿意采购产自福岛的鱼。福岛渔业从业者努力了10多年,直到两年前,来自福岛海产品的价格才恢复到高于地震前水平。他担心,排放后“鱼还能卖得掉吗?而且核污染水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排完的,会持续排放很长时间”。

  里见喜生在福岛县磐城市经营一家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温泉旅馆。他23日对记者说,旅馆的客人原本大约有70%来自东京,而核事故发生后,外地来的客人减少了,外国游客更是难以见到。

这是8月23日在日本福岛县磐城市拍摄的一家酒店空旷的餐厅。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核污染水排海会导致游客进一步减少,里见喜生说,核事故发生12年后,游客终于开始多起来,“这次(核污染水排海)这样的新闻传遍全世界,又是福岛,我感到很难过”。

  福岛等地民众起诉 要求取消排海

  福岛县、宫城县、茨城县等地居民组成的原告团23日宣布,将向福岛地方法院提起诉讼,并要求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取消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诉状写道,排污入海违背了污染责任者不得扩散污染物质的原则,侵害了居民的安定生活权利。

8月24日,日本民众在东京电力公司总部前集会,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家住福岛县磐城市的织田千代22日通过电子邮件向新华社记者表示,日本政府仓促决定排海,违反承诺,“这是对国民说明不充分情况下推进的暴行”。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2015年以文件形式向福岛县渔业合作协会联合会承诺“不获得相关者的理解,便不(对核污染水)展开任何处置”。

  里见喜生说,政府对福岛县渔民承诺不擅自排放核污染水,现在又决定要排放,所以政府说了谎。他强调,迄今为止,政府并没有取得福岛县民众的理解。他给记者展示的当地电视台22日民调数据画面显示,超过70%的福岛县居民认为政府的解释并没有让他们更理解排海方案。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核污染水责任编辑: 王志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