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一线城市全部落地实施“认房不认贷”

字体:
— 2023—
09/02
11:29:57
2023-09-02 11:29:57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继广州、深圳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后,上海和北京昨天(1日)也先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至此,一线城市全部落地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认房不认贷”是指不论该家庭此前是否使用过商业贷款购房,有没有过贷款记录,只要在购买时家庭所有成员在本市均无住房,即可符合首套房的认定标准,可按首套住房申请住房贷款。

  按照北京最新的政策规定,如果是首套,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35%,非普通住宅则为不低于40%。如果是二套房,普通住宅的首付比例为不低于60%,非普通住宅则为不低于80%。

  以一套600万元的普通住宅为例,如果认定为首套,首付则为210万元,如果认定为二套,首付则为360万元。可以看出,如果认定为首套,首付比例会大幅下降。

  而就房贷利率而言,是否为首套,也直接决定着购房人的利息多少。目前北京首套房贷利率为4.75%,二套房贷利率为5.25%,以200万元的房贷、贷款25年来计算,首套与二套,二者的总利息要相差17万多元。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教授 易成栋: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刚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另外一方面改善性需求也得到了释放,从而需求端就得到了积极的支持,然后就带动了供给,这样就可以促进市场恢复,大家就有更好的信心,更好的预期。

  专家表示,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宣布房贷利率、首付比例实现“双降”,具体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如何实施,将是下一步各方关注的重点。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 赵秀池:“认房不认贷”政策将来还是需要继续细化,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执行什么样的政策,以及是否落实新的房贷的新政,利率是否需要调整,首付款比例是否需要调整,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的政策。

  北京落地“认房不认贷” 信号意义重大

  专家表示,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来说,北京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此次宣布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信号意义重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北京二手房成交10960套,环比上涨12.8%,和上月相比有所回升。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 赵秀池:“认房不认贷”对于房地产市场是一大利好,对于消费者也是一大利好,对于过去执行二套房贷的很多购房人而言,现在可以执行首套房房贷的政策,可以降低首付款,可以降低房贷的利率,提高购房者的购房能力,促进楼市回款,也利于市场回暖,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北京此次明确“认房不认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也有助于带动全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教授 易成栋: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它也给别的城市起到了一个示范的作用,也就是带动这些城市考虑本城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城市的需求变化,以及本城市现实的供给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政策。

  记者了解到,这几天除了一线城市纷纷宣布“认房不认贷”之外,上交所也表示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深交所多管齐下支持房企股权融资,市场复苏所期待的政策合力还在逐渐汇聚当中。这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利好影响,释放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换房需求,“稳中有进”地满足真实的改善需求。

  释放市场需求 提振市场信心

  从相关部门明确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到如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接连宣布执行。为何要密集对这一政策进行调整呢? 我们来听专家的解读。

  专家认为,目前购房的首付比例是直接影响购房成本的一个关键变量,甚至比房贷利率的影响力还要大。在当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对于增强购房意愿、提振市场预期,作用要更强。因为这意味着曾经按揭贷款购买过住房,后因工作地迁移、旅居、住房品质不佳等原因在当地无房,再次购房时仍能享受到首套房低首付款比例和优惠利率政策,实现了首付和月供双下调,降低了购房成本,满足了更多家庭的购房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教授 易成栋:实际上就是根据当前的供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促进了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实现,这样就可以带动房企的供给,促进成交量和价格的回稳,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而除了“认房不认贷”这一政策之外,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政策工具箱里其实还有其他政策可供未来使用。就北京等城市来说,除了调整“认房又认贷”,政策工具箱中可用的调控工具还有很多,例如调整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交易税费、为房企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房贷责任编辑: 庞舒青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