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节日。
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团圆、平安健康、衣足年丰的祈盼,是华夏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中秋原指秋季的第二个月份,也称仲秋,最早见于《周礼》“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的发展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据史书记载,周朝开始,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古代最初的祭月仪式是皇家的专利,统治者认为,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与神灵沟通,体现人对自然的敬畏,渴望天人和谐的精神。
唐朝时期,赏月玩月的风气盛行。中秋之夜,亲朋聚集,一边赏月一边宴饮聊天,酒兴引发诗兴,文人对月赋诗,是对中秋月色的赞美,也抒发了思乡、思友之感。唐代还盛传唐玄宗游月宫、遇仙女、传仙乐的神话故事,文人为中秋和月亮所做的诗篇大量涌现,中上层赏月聚会的风尚影响到下层社会,群众性的活动日益增多,中秋节有了最初的形态。
宋朝时期,中秋节已经变成一个隆重的节日,其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中秋节前百姓就开始筹备瓜果美酒,装饰亭台楼榭,当天中午纵情饮酒,晚上通宵赏月游玩,到处都是丝竹之声,宋代的中秋节俨然是一场全民的狂欢。这一时期,也开始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在北宋时期,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发展到明清时期,中秋习俗有了一些变化,但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明清中秋以皇家祭月和民间拜月为主要活动,皇家祭月的礼制更加完善,民间拜月基本取代了赏月成为中秋习俗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这一时期,“团圆”成为中秋的明确主题之一,并且出现了月饼这样的节令食品。中秋习俗的内容更加丰富,并由此绵延至今。
祭月、拜月仪式
在中秋的起源和发展中,月亮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月有阴晴圆缺,它的变化被远古先民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结合古典祭祀礼仪,帝王尤其重视对月亮的祭拜,希望保佑家国天下的安定和谐,维护自身的尊贵地位与权力的正统性,祭月之礼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
受皇家祭月礼制的影响,民间也出现了类似的拜月活动,与当时盛行的“月宫传说”紧密相关。民间拜月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百姓在家院中冲着月亮出来的方向,摆设祭桌、供奉月神、敬拜兔爷儿,然后烧掉月光纸,分享供品。不同于皇家浓重的祭神色彩,民间拜月大多是一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对幸福健康、五谷丰登的真挚祈盼。
古老的中秋祭月拜月活动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仍然盛行。湖北咸安大屋雷村的中秋祭月活动通过隆重的“守月华”“祭嫦娥”仪式,祈盼天降雨露,风调雨顺;甘肃武威的祭月用亲自制作的大月饼、孙猴猴盘、花馍馍等供品敬献老天爷,表达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山西泽州的中秋活动有家中祭月和集体祭月两种形式,分别由当家主妇和道姑主持,集体跪拜“月婆婆”,希望月神降福人间。
地方习俗
中秋文化传承发展至今,成为人们心中独具意义的传统大节,除了传统的祭月仪式,各地人民还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传统佳节,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方习俗。
中秋之夜最典型的习俗就是吃月饼,赏明月。月饼最早出现在明代,最初的用途是作为中秋拜月的供品,拜月结束后,撤下来的月饼被家人分食,月饼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它也成为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象征物。受八月十五气候、空气变化的影响,中秋晚上的月亮看起来特别皎洁,分外明亮,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秋之夜,欣赏着又大又圆的月亮,伴随着对月宫的神奇想象,一家人围坐桌边,宴饮聊天,分享月饼,诉说着家人团聚的幸福,期盼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八月中旬正是新粮进仓、瓜果上市的丰收季,因此中秋习俗里就有了庆丰收的意味。山东中秋祭土谷,台湾中秋祭拜土地公,浙江省的盛大舞草龙活动也是以庆丰收为主题的。中秋节前有手艺的村民就开始自发、踊跃的投入到扎草龙、制鸾驾、做彩饰等准备活动中。中秋节晚,全村的人参与活动,山村里一派节庆欢腾的景象。舞动的草龙是对丰收的感恩,也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盼。
饮食文化
中秋吃什么?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代表中秋特色的月饼,但是除此之外呢?中秋的饮食文化可不是只有月饼而已。
时令瓜果。农历八月是许多时令瓜果成熟上市的时期。葡萄、石榴、苹果、西瓜、南瓜等瓜果都是中秋节的必不可少的选择,这些瓜果,连同月饼、瓜子等成为中秋茶余饭后的赏月必备品。
食用桂花。传说中月宫有桂树,于是桂花就成为中秋节的一种象征。中秋时节,丹桂飘香,人们吃着桂花鸭,享着桂花糕,品着桂花酒,带着桂花包,逛着桂花园,遥想月宫桂树,别有一番节日的韵味。
古时中秋饮食中还有饮酒和玩月羹。文人喝酒能助诗兴,百姓喝酒能助赏月的雅兴,于是八月十五的月夜人们会大肆饮酒。月羹是有桂圆、莲子、藕粉等熬制的一种汤,唐宋时期盛行。
月宫文化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轮圆月,高悬夜空,照亮寂寂黑夜。自古以来,人们心中的月亮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一个寄托无限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仙境,于是衍生出嫦娥、蟾蜍、玉兔、桂树、吴刚等诸多形象,编织出许多美好的传说故事。月亮也激发了文人无限的灵感和遐想,创作出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嫦娥奔月,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嫦娥被逢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然后飞升月宫。实际上,这个故事几经演变发展而来。据记载,嫦娥是《山海经》中月母常羲的演化,后来就只是月亮上的一个女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嫦娥人物形象被丰富,于是有了服食不死药,奔月为月精的记载,此时后羿并未登场。直到唐代《初学记》中有了更完善的情节,嫦娥变成后羿之妻,也成为神话故事中的月宫女神。
以中秋和月亮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全唐诗》中关于中秋月的记载就有百余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耳熟能详的诗歌佳句,既是对中秋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对亲人团聚、思念故乡的表达。“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折桂蟾宫动魄魂, 回眸一笑饱含春”,“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流传久远的月宫神话故事也成为文人笔下热衷的题材,创造出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意象。
浩瀚夜空中的那轮明月,负载着悠久的神话传说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中秋节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寄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