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开始,北方多地即将进入供暖季。但立冬过后,我国多地气温却逆势回升,江南局地甚至可能暖到破纪录。
近期气温为何偏高?和今年暖气一起到来的,会是暖冬吗?
江南局地或暖到破纪录
近日,我国大部地区进入升温通道。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1日至15日,我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偏高。其中,中东部多地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6~10℃、部分地方甚至偏高10℃以上。
11日、12日,最高气温20℃线将逐渐北抬,到河北南部至山东北部一线;江南南部、华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还将升到30℃以上,暖如常年9月中下旬。最低气温10℃线将逐渐北抬到华北南部一线。
江南多地16日前后最低气温将达到20℃以上,比如:
南昌14日夜间最低气温或将达到21℃,或打破南昌11月中旬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纪录为2022年11月11日的20.6℃)。
广州或将经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夏天。据广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消息,2024年广州入夏日为3月23日,截至11月10日,今年广州夏天已经持续232天。有气象记录以来,广州最长的夏天是在1994年——234天,是1961年以来最长夏天。
中央气象台预报,本周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强度较弱,难以改变气温整体偏高趋势。比如,哈尔滨10日最高气温超过了10℃,到12日将降至4℃,但13日之后又升至8℃左右,处于较常年同期偏高的状态。
近期我国气温为何偏高?
立冬已过,我国北方多地将迎来供暖,但南方部分地区却温暖如夏,比如,江南南部、华南不少地方,12日起最高气温将超过30℃,基本为常年9月下旬前后的水平。有媒体形容,“处在立冬节气,却暖出常年立夏时节的感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进入11月以来,东亚高空大气环流较为平直,侵入我国的冷空气活动偏弱,气温季节性下降速率变缓,气温偏高。但后期会出现较强冷空气入侵,有较强的过程性降温。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
近日,种种迹象显示出“不寻常”的冬季暖意。北京市气象局官宣,北京已于11月4日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较常年偏晚4天。10月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不强,导致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多地入冬进程明显偏晚。
北方入冬偏晚、南方温暖如夏,今年冬季的天气趋势究竟如何?
关于冷冬还是暖冬的讨论,通常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今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拉尼娜准备在秋季“返场”。通常来讲,拉尼娜的出现,意味着冬天将变得更冷甚至会出现强寒潮。
任国玉表示,目前看,拉尼娜事件还没有正式形成,预计可能在11月底到12月初形成一次弱事件,并持续到明年初春。多数情况下,拉尼娜年我国冬季偏冷。但冬季气温还受到其他因子(包括大气环流、欧亚大陆积雪、北极海冰和太阳活动异常等)影响,同时弱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影响也不会太明显。
任国玉表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这个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
因此,尽管今年冬季可能偏暖,但还会有阶段性强冷空气出现,仍需根据气温变化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气候变暖影响我国冬季气温
除了拉尼娜和常规气候影响因子的作用,任国玉表示,气候变暖也会对冬季气温产生影响。
他表示,由于计算气温距平采用新的30年气候基准期(1991-2020年),加之气象观测站附近的局地气候变暖,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监测到的当前任何一年气温,总是比20世纪90年代或80年代来得高,更比60年代至70年代来得高。
因此,当前所谓冬季“偏暖”,实际上是针对我国城镇气象站附近气温水平的展望,乡村地区并不一定偏暖,甚至可能偏冷。
“全球变暖会使得冬季气温缓慢上升,当前任何一年或十年,可能会比过去一年或十年暖一点;城市里的居民还会感受到城市化影响,冬季气温会更高一些,同时夏季长度会变得更长,冬季长度变得更短。”任国玉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