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季以来,受极端高温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近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分阶段投放21万吨政府储备米以缓解市场压力、平抑米价,这是日本首次以保障大米流通为目的动用储备米。然而,面对中小批发商高价收购、供需失衡等多重因素,这一举措能否有效平抑米价?
米价上涨 日本宣布投放储备米缓解紧缺
总台记者 何欣蕾:在这家位于东京都内的大米店,我们可以看到,贩卖着日本全国的大米,售价从一公斤七百多日元到九百多日元不等。其中最贵的一款大米是来自新潟县鱼沼的越光大米,现在的售价是一公斤950日元。店家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些大米价格都比去年翻了一番。随着日本政府将大量的储备米投入市场流通,日本大米的供应和售价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备受关注。
这是一家有120年历史的米店,店长小川孝一从事大米销售已有50多年。他介绍说,因为去年大米供不应求,导致进货价格不断上涨,现在的米价是他从业以来最高价格。
金星小川米店店长 小川孝一:现在是最高价(但还在涨)。
去年因为供不应求,大米价格上涨。不少米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货短缺。
金星小川米店店长 小川孝一:以前我们有三十多种大米,现在很多品种都缺货。
中小批发商高价收购是米价上涨原因之一
去年夏季,极端高温天气造成大米产量减少。日本大米的主要流通渠道是农协等大型收购组织,他们从粮农手中收购大米,然后批发给中小批发商,再通过超市等卖给消费者。小川孝一认为很多中小批发商越过农协、直接从粮农手中高价收购大米也是米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金星小川米店店长 小川孝一:他们为了赚差价直接去农民家中收购大米,收购价格比农协定的价格高出一两千日元,粮农就大量卖给他们。对粮农来说,当然收购价格越高越好。
米价会否缓解上涨趋势 从业者不乐观
日本政府投入储备米的决定能有效缓解米价上涨么?小川孝一认为可能作用不大。
金星小川米店店长 小川孝一:价格可能会下降一点,但也只能是一点,不可能下降很多。这些米要供应给全国米店,有实力的批发商有能力买更多,没实力的就买不到多少,是否每家米店都能买到储备米也是未知数。
专家:投放储备米难解实质问题
日本专家认为,日本政府投放储备米能在短期内缓解市场紧张状况,但长期看,投机等因素将导致米价持续上涨。
日本东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楠元纯一郎:即使今年投放了大约20万吨储备米,仍然要继续采购20万吨米把储备米补足。这样一来,供需问题可能再次加剧,可能会出现投机目的的囤积行为。
楠元纯一郎还提到,日本国内大米生产能力的长期下降也是供应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东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楠元纯一郎:减产政策大约在50年前开始实施,并在2018年废除。减产政策是指农协等组织以固定价格从农民手中购买大米,并提供减产补贴。这就给国民带来了双重负担,这导致农民的生产激励机制发生了偏差,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即使减产政策废除后,这一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未来预计大米产量增长并不乐观。
对于未来大米价格的走势,楠元纯一郎认为短期内大米价格很难下降。
日本东洋大学法学院教授 楠元纯一郎:由于日本政府实施通胀政策,几乎所有物价都在上涨,我认为米价很难像以前那样回到低水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