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正式开幕。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海珠区委、区政府指导下,共青团海珠区委员会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海珠区委社工部等多个部门,设立100个志愿服务岗位,共遴选3000名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以4个志愿服务驿站为阵地,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营商宣传、赛事推广、场馆指引、办证咨询、语言翻译、文旅宣传、交通指引、简单医疗等志愿服务。
新生代接棒志愿红,“00后”挑起服务大梁
在广交会首日,200名青年志愿者身穿志愿者马甲,在展馆外围、出入口、安检口等重点区域上岗服务,为往来客商提供交通指引、办证咨询等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几乎是“00后”。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的杜金田出生于2003年,虽然第一次走上广交会志愿服务的舞台,但很久前就已经了解到广交会的志愿服务项目:“学校里有许多师兄师姐都参加过广交会志愿服务,他们觉得这段经历很有意义,不但能锻炼自己,还能为这场世界级的商贸盛会奉献力量。今年我也成为了一名广交会志愿者,能感受到志愿精神在不断传承。我们既要做志愿服务的践行者,更要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据了解,在本届广交会志愿者中,“00后”的比例达到99%,“05后”的比例占60%,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青年人担任“翻译官”,多语言连接全球客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本届广交会的志愿者中不乏港澳青年的身影。多名港澳青年报名成为志愿者,他们主要提供现场督导、后勤保障、语言翻译等服务。
来自中山大学的叶泳伸是一名香港青年,她表示:“作为一名香港青年,能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我感到特别兴奋!广交会是国际贸易的盛会,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们港澳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在这里,我不仅能发挥自己的双语优势,帮助海外客商对接资源,还能深度感受国家开放的脉搏,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让我对‘湾区融合’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希望能呼吁更多港澳年轻人参与服务广交会。”
除了港澳青年,在广州就读的留学生也积极投身广交会志愿服务。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40名留学生志愿者组队加入了广交会专业外语志愿服务队,成为提供外语翻译服务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的专业外语志愿者达到83人,除了英语外,还涵盖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印尼语、韩语等语种。
来自孟加拉国的阮诗德(Taz)是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精通英文、中文、孟加拉语、印度语,乌尔都语5种语言,今年是她第二次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她说:“再次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一名留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特长帮助客商沟通、促进交流,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广交会是连接全球的桥梁,而我很开心能成为这座桥梁上的一颗螺丝钉。”
广交会邂逅全运会,“微笑广州”点亮双盛会
在广交会展馆周边,4个“志愿全运·微笑广州”主题志愿服务站既是为广交会客商提供各类帮助的服务窗口,也是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热宣传的载体——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和体育元素。
志愿驿站服务内容除了路线指引、办证咨询、语言翻译、简单医疗等常规服务项目,还新增了赛事推广、营商宣传两大特色内容,为中外客商提供海珠商圈热门文商旅活动推介、跨境支付指引等服务,助力客商了解海珠区投资环境。
志愿驿站还将开展全运会相关运动项目的快闪活动,设置运动互动小游戏,邀请客商参与体验,传递全运会的激情活力。
第137届广交会期间,4个志愿服务站将提供海珠文旅宣传地图、海珠商圈活动宣传册、境外便捷支付指引、网约车境外打车指引以及报刊等宣传物资,为客商们参加广交会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和服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