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雪中送炭?糖衣炮弹!“贫困生资助”成境外势力渗透渠道

字体:
— 2025—
04/16
08:21:56
2025-04-16 08:21:56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国家安全机关披露新型间谍手段,“贫困生资助”竟成境外势力的渗透渠道。这些组织披着慈善外衣,针对高校学生实施长期诱导,最终逼迫受助者出卖国家机密!

  警惕那些突如其来的

  “助学金”“奖学金”

  你以为的“雪中送炭”

  可能是间谍的“糖衣炮弹”

  触目惊心!真实案例曝光

  案例一

  某985高校研究生小李,因家庭贫困接受“XX国际教育基金”资助。对方不仅支付学费,还安排涉外企业实习。直到国安人员找上门,他才知道“实习任务”竟是窃取实验室数据!

  案例二

  大学生小王被“热心校友”长期资助,毕业后对方怂恿他报考军工单位,并承诺“内部关系助你升职”。入职后,对方不断索要涉密文件,最终小王因泄露国家机密被判刑!

  间谍组织的“养猪计划”

  第一步:精准筛选目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申请者优先)

  理工科(尤其涉及国防、AI、航天等专业)

  社交活跃,有较强求职焦虑

  第二步:温水煮青蛙式渗透

  初期:小额资助,嘘寒问暖降低戒心

  中期:推荐“高薪实习”,实际收集个人信息

  后期:威逼利诱报考涉密岗位,最终控制其为间谍服务

  致命陷阱:看似合法,实则违法!

  他们往往有真实注册的社会组织外壳,资助流程看似合规,极具欺骗性!

  三招识破“间谍式资助”

  第一招:查身份

  ✅必查:

  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https://xxgs.chinanpo.mca.gov.cn/gsxt/newList)查验社会组织团体真伪

  要求对方提供境内对公账户(境外转账需警惕)

  ⛔高危信号:

  拒提供完整机构信息

  要求签署“保密协议”

  资助人频繁更换联系方式

  第二招:守底线

  绝不在手机上存储敏感资料

  绝不向任何人(包括“恩人”)透露工作细节

  绝不私自拍摄、拷贝涉密文件

  第三招:留证据

  若察觉异常,立即保存:

  聊天记录

  转账凭证

  可疑人员照片、录音

  遇到可疑情况怎么办?

  请立即拨打: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热线12339

  或通过https://www.12339.gov.cn/在线举报

  记住:

  你的警惕

  可能就是一道国家安全防线!

  无缘无故的“大馅饼”

  往往是精心设计的“大陷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贫困生;境外责任编辑: 江小来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