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港澳台·华人 正文
台湾青年手作艺人福州创业:“常驻”“快闪”总相宜
2016年12月03日 10:42: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林春茵

  中新社福州12月3日电 题:台湾青年手作艺人福州创业:“常驻”“快闪”总相宜

  作者  林春茵

  1985年出生的台北青年林杰民喜欢福州,理由很简单:是福州女婿。现在,他就在妻子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福州三坊七巷“做木工”。

  两年前,林杰民与到台湾个人游的福州女孩相识相爱。成为福州女婿后,他和妻子的发小们组成“海峡创客组合”,创建福州良木智造汶川创意有限公司,开发木工文创产品,也开设亲子课程。

  “良木智造”落脚于福州三坊七巷内的闽台青年创业基地。这个基地由黄巷里五座相对独立的院落连片改建而成,聚合不少来自台湾的青年创客,人气渐旺。这也成为素有“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誉的三坊七巷活化使用的案例。

  中新社记者见到林杰民时,他正在基地里为周末一个亲子木作兴趣班做准备,整套凿、锯、锤工具,是他专程从台湾带来的。

  自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的林杰民从小喜欢“动手动脚”,一直想有个自己的手工作坊,但没想到梦想是在大陆得以实现。

  “台湾木工作坊市场很成熟,但也面临同质化的陷阱;大陆却刚刚萌芽,把台湾的课程设计、营销模式经验移植到这边来,发展空间很大。”林杰民对记者说。

  单靠口碑,“良木”的亲子班每周都爆满。在林杰民看来,大陆亲子教育理念已经接轨国际,愿意陪着孩子用一个下午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多,“而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潜在市场更为庞大。”

  林杰民和他的太太还计划为“三坊七巷”定制技艺传承课程,请来老木工,专门开讲八角亭的木榫结构。他还志在探索可复制的加盟连锁模式,“这是很有前瞻性的挑战,若只开一家工坊安安稳稳做下去,我又何必来大陆?”

  在闽台青年创业基地里,还有一个“快闪”模式的唯美客文创聚落,已有首拨台湾手作设计师入驻。2日,这些设计师集体亮相三坊七巷文创节。

  39岁的田玉德带着15名台湾原创设计师的作品现身。这些设计师结伴在台北华山的创意集市上“练摊”;而此次抱团成立“聚手作”团队,由田玉德打头阵到福州“试水温”。

  扭丝铜手镯、三角包、丹宁手袋,皆为纯手工打造。田玉德指着三角包告诉记者,这每针每线都经过设计师的手,“我们大多没有考虑量产,这是一种慢的生活美学。”

  因为台湾门店房租高,这些手作设计单品往往在创意集市上销售,或是在百货公司、书店里寄卖,走的是“快闪”模式。田玉德说,他此次来榕预计先停留3个月,下一期换另一位设计师领队,视市场反应调整货品。

  “台湾的文创业态大多是小微品牌,手作艺人创业不容易,福州对来榕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给予很低门槛和很优惠的扶持政策,令人心动。”田玉德说,三坊七巷人流量也足够大,“下次还会再来。”

  曾获2016年台湾彩绘火车首奖的泰雅人设计师石晏菱,在闽台青年创业基地也开了家“原梦餐艺”餐厅。透过各种文创手作作品,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之美在“原梦”餐厅里都有一席之地。餐厅里,三坊七巷的坊巷风情,也透过一堵特地保留的旧屋石壁展示出来。

  穿着阿美人丰鱼祭图腾汗衫的餐厅经理周世豪告诉记者,那些来自台湾高山区的马告、树豆、剥皮辣椒等食材,“和我一起从台湾来的”。

  “我们在复兴台湾少数民族文化,能把餐厅开到福州来,就是得到一个非常大的支持。”37岁的周世豪说。

  闽台青年创业基地的运营方——福建唯美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文创聚落的“POP-UPSHOP快闪店”经营模式,不仅能引入台湾更多独具匠心的手作品牌,也便于台湾创客试探大陆市场;未来还将引入福建本土文创力量,搭建两岸交流平台。(完)

标签: 台湾;三坊七巷;福州;林杰;设计师;青年创业;餐厅;基地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小男孩初尝腌黄瓜表情超萌令人捧腹

每日关注
  • 营改增26个细分行业减税,你受益了吗?
  • 发改委:“十二五”北京等10省市超额完成节能目标
  • 城商行业绩“领跑”的秘诀何在?
  • 海外“淘药”图个啥:进口药审批滞后百姓需求
  • 营改增全年减税将超五千亿元 新试点行业降负一成多
相关阅读
  • 台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半年民调“雪崩式下滑”
  • 马英九谈两岸统一:时机未到但未百分百排除
  • 民进党,日本救不了“台独”
  • 台湾淡水天元宫“樱王”病逝 粉色倩影成追忆(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