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3日电 (付强)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华侨怀着满腔热血,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到中国投身社会建设,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如今,老一辈归侨很多人依然“干劲十足”,以不同方式继续发挥余热。
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人们经常能见到92岁高龄的郑哲敏。“耳不背、眼不花,谈吐清晰,遇到熟人喜欢亲切打招呼”,熟悉郑哲敏的人,如此形容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三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几乎将一生奉献给中国的力学事业。纵使已是鲐背之年,他仍不时到中科院上班,在家也经常上网查看英文资料。
“国家倡导创新驱动发展,在政策、资源等方面营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环境,侨界人士同样受益匪浅。”郑哲敏表示,为国服务,年龄从不是问题,“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做点事情”。
自嘲“经常迟到早退”的李桓英,不久前刚刚提交了2017年的工作计划。
这位举世闻名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大概是北京友谊医院年龄最大的“上班族”:95岁的年纪,每天上午背着挎包从家出发,前往办公室、实验室。
“我今年95岁,按正常人60岁退休计算,我又工作了35年,相当于活了两次。”李桓英表示,卸任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回国后,几十年的工作都很顺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家对归侨人士事业发展提供的良好环境,“我要继续当好基层实践者,为基层人民做更多事”。
老一辈归侨“退休不褪色”,新一代海归人才也正在走上舞台。
美国医学博士毕业、曾供职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鲁宁,如今在国内从事临床医学研究。他还有一个“隐秘”身份——李桓英的“铁杆粉丝”。
鲁宁直言,自己在留学期间就对李桓英等老一辈归侨的事迹颇为向往,回国发展的志向一早便已确立。
他表示,抛开内心的理想驱使,中国蓬勃向上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近年来对侨的资源愈加重视、为侨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等客观因素,才是吸引他和其他“新侨”回国创新创业的最重要原因。
曾在英国工作数年、现在国内一家新型材料研究所工作的张鹏亦表示,老一辈归侨在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尚能义无反顾投身祖国建设,年轻一代海外人才更应把握当下中国为侨界人士营造的大好环境,乘势而上实现国家发展与个人事业双赢。
近年来,国务院侨办持续发力,在以往侨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侨情、护侨益、引侨资、用侨智”,不断深化为侨服务。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地方华侨权益保护条例陆续出台,减轻了华侨回国发展的后顾之忧;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研习班持续举办,为侨胞了解中国形势、对接市场环境提供了窗口;13家“侨梦苑”陆续落成,为侨资企业搭建了施展身手的平台;万侨创新行动的全面铺开,更是极大调动了侨胞来华双创的热情,有力支持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华侨华人最大特点是学贯中西、融通中外,是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群体。”正如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所说,随着为侨服务各项工作的推进,侨务资源运用将更加高效,华侨华人在中国社会创新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