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部近日透露,将推动香港建设成面向国际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香港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个潜在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国际化”将定位香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特色。香港特区政府也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成为内地与世界科技创新交流的“超级联系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水平日益提高,香港要成为“超级联系人”,必须有难以替代的“超级”优势。坐拥“一国两制”的优势,具备雄厚的资本、健全的法治和成熟的商业环境,更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和众多国际化人才,按常理,香港最有条件成为中国的“科创之都”。
然而过去十几年,许多内地城市从简单的出口加工地发展成了耀眼的科技创新之城,一批创新科技企业闪耀全球,香港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着实让许多人费解。事实上,香港并非没有高科技人才,而今占全球无人机市场近九成份额的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地道的港科大毕业生创办,只是创办地点在深圳。
像这样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例子在香港并不少见,许多团队即使做出了创新产品,但苦于在香港找不到投资人,只好转卖他人或到内地创业。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15年之前,香港社会总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长期不到1%,仅为深圳的1/4。在这不到1%的投入中,来自社会资本的投入只占四成。一句“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注:高科技会失败,低科技能赚钱)在香港市民中口口相传,道出了科创生态低迷的原因。资本不愿投资,科研投入难有产出,优秀人才渐渐流失,香港科技创新停滞也就不奇怪了。
香港要成为联通中外科技交流的“超级联系人”,就得进一步营造留得住人才的环境,加大科研投入。特区政府近两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目前总计已投入约180亿元(港币,下同),2017年又新设了20亿元的创投基金。香港高校通过申请建立国家实验室、与内地高校合作立项等方式,也争取到了来自内地的科研投入。这些公共投入成为点燃香港各界科技创新热情的第一把火。但要使这把火持续燃烧下去,社会资本须担当起科研投入的主力军。
一般而言,资本通常流入有前景的项目。香港市场狭小,即使出现有前景的创新技术也因商业价值不足而被放弃。考虑到这一点,正在成立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对香港科技创业者就有了更加突出的意义。在这个园区里,他们不仅可以得到配套的技术和产品支持,还能通过与内地企业合作打开庞大的内地市场。有了技术、市场和政策支持,才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进来。
经过特区政府近两年的努力,香港科创氛围渐渐升温,但社会资本的谨慎态度表明,在香港形成科技创新热潮还有距离。但科技经济大潮来势汹汹,时不我待,香港已到了必须奋起直追的时候。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让投资创新科技蔚然成风,香港才可能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超级联系人”。(冯学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