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港澳台·华人 正文
发展古迹游、生态游 让香港旅游“绿”起来
2017年04月20日 08:43:55 来源:人民日报 陈然

米埔湿地。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供图

中环“旧最高法院大楼”。香港旅游发展局供图

  近日,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最新访港旅客数据,继2016年整体旅客人数下跌4.5%后,2017年终于止跌“回暖”。1、2月份访港旅客人数上升1.4%,3月上半月也取得平均5.5%的可观升幅,其中内地旅客大增7.5%。

  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于立法会表示,良好的旅客数字可为零售业增加动力,促进支柱产业及全港经济发展, 他同时寄语业界继续发掘古迹旅游及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

  探访古砖旧瓦

  触摸百年沧桑

  特区政府政务司前司长林郑月娥曾在担任发展局局长时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个城市的风貌,展现于其历史文化底蕴中。”在中西文化的熏陶和冲击下,高速发展的香港保留下不少历史古迹,它们不单单是一幢幢建筑,更代表着城市的生命力及完整性。

  那么当古旧建筑遇上特色旅游,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心脏地带”非中环莫属。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是绝大多数人对中环的第一印象,殊不知,在错落有致的银行、商厦间,还隐藏着多处古建筑群。

  沿着港铁中环站K出口一路往前,百米内便可走到宏伟的昃臣道8号“旧最高法院大楼”门前,近距离触摸香港的百年沧桑。1912年初,这座哥特风格的大楼在时任港督卢押爵士主礼下正式启用,后于二战期间成为“香港宪兵队本部”,地下室更作为拷问室,见证过不少磨难。1985年大楼改供立法会会议及办公之用,现任“主人”则是香港终审法院。

  离开昃臣道8号向右转,穿过汇丰银行,古色古香的“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逐渐映入视野。这座以花岗岩和红砖为主体的大楼建于1917年,西北隅的圆顶小教堂是其最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一。它曾是法国外方传道会在香港的司帐处,二战结束后旋即被征作临时香港政府总部,自1953年起,教育司署办事处、维多利亚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和政府新闻处也先后入驻于此。

  在高耸的楼宇间继续穿行,还会“偶遇”香港公园内已活化为茶具文物馆的“旧三军司令官邸”、7幢分别改造成红棉路婚姻登记处及视觉艺术中心等的“旧域多利军营”以及正进行保育工程的中区警署建筑群等。

  香港立法会原主席范徐丽泰已在中环工作了20余个寒暑,她表示,能在宏伟壮观的古老大楼内办公始终是一件赏心乐事。她还建议记者,“夜中环”更具风情,老建筑在柔和灯光的映照下美不胜收,“所以那么多电视剧和婚纱摄影在这边取景呢!”

  从中环乘坐天星小轮横渡维港,就此可踏上另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尖沙咀,其名字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作为前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总站的一部分,依海而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钟楼对香港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地标,更是时代的积淀。清拆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尖沙咀火车总站早已消逝,但钟楼却依旧在此伫立,默默讲述着时代的故事。

  而与钟楼隔街相望的“前水警总部”现已粉饰一新,改称1881,并化身为古迹酒店、高级食肆及购物商场,成为旅游休闲的新去处。1881内设有古迹展览馆,每日更举行免费导赏团,可供酒店住客或观光人士参观曾经的囚室、壁炉、印有“印度警察”的门楣及鸽舍、防空洞以及报时塔等“历史遗迹”。

  类似的,位于香港西南角宁静渔村中的大澳文物酒店也由“旧大澳警署”活化改造而成,不仅保留了其19世纪的建筑风格,更加入时尚现代的建筑元素。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其9间客房优雅别致,且均以大澳景点命名(例如海虎、将军石、鹿湖等),旺季时往往一房难求。

  上山入海悠游

  乐品生态野趣

  2017年4月,香港郊野公园成立正式踏入第四十载。作为全球最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地区之一,香港约40%的土地已划为24个郊野公园及22个特别地区,以作保育、教育、旅游及康乐之用。孕育着大自然动植物的郊野也同时孕育着无尽的奇观野趣,山海林木之美、远足路径之幽、地质面貌之奇,无一不让远道而来的旅客啧啧称赞。

  如想同时欣赏地质景观及海岸风情,那么位于香港东部的西贡地质公园就是不可错过的首选。占地5000公顷的地质公园坐拥8大景区,包括新界东北沉积岩及西贡东部火山岩。地质公园导赏员付权告诉记者,园内的火山岩柱为含硅比例较高的酸性流纹火山岩,展现出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所占范围大约为100平方公里(部分为海域),平均直径1.2米,无论在规模或岩石特征方面皆属世界罕见。

  由于园区面积大、路途远,付权推荐“海路漫游”,从西贡码头出发,经粮船湾花山、沙塘口山、吊钟洲等,沿途贯穿园区内各主要地质遗迹,包括世界级六方柱石群、由柱石群构成的岛屿以及多样的海蚀地貌。

  游完风光如画的西贡海岸,游客可一路向西,去候鸟的“天堂”米埔自然保护区做客。雀鸟戏水、鱼虾悠游,米埔湿地毗邻港深边界,在香港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为数万候鸟撑起了一片栖息乐园。

  每年秋冬季节,近9万只候鸟从中国北方、蒙古和西伯利亚起飞,翻山越岭至东南亚和澳洲过冬,约380公顷的米埔自然保护区便是这些候鸟迁徙路线上的最主要补给站,72%的全港雀鸟品种、超过380种候鸟在此过冬。

  在观赏不同种类的候鸟时,游客或许还能有幸结交些“黑面贵客”,它们便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的黑脸琵鹭。经米埔湿地20多年的精心保育,黑脸琵鹭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已回升至2000余只,其中近三成将米埔选为度过漫长冬季的栖息地。

  米埔导赏员小叶向记者介绍游览路线时表示,想要进入保护区一探雀鸟身姿并不容易,必须持有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签发的“禁区纸”,且每日观赏人数也有限制。他打趣说,在米埔,“雀鸟可比游客还金贵呢”。

  观鸟到米埔,赏鱼去海下。在香港西部的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内,身姿曼妙的中华白海豚也是金贵的“海洋稀客”。据香港旅游发展局介绍,香港西部的海洋保育区内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华白海豚的最佳觅食场。它们时而在碧波中追逐嬉戏、时而伴侣依偎同游翻腾,令游客惊喜连连。

  生态人文并重

  展现别样香港

  从热闹繁华的都市夜景到秀美壮丽的自然山水,从米其林星级美馔到风味独特的街头小吃……香港的多元和新奇从不停歇; 街角处、海岸边、郊野内,璀璨香江的独特魅力多如繁星, 近在咫尺。

  长期以来,香港旅游业一直与贸易及物流、金融、专业服务等并称“四大支柱产业”,对全港经济贡献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5%。近年来,因应高质量旅客的需要及周边旅游市场的挑战,香港旅游业来到了“转型”的分岔路口。有业内人士多次表示,香港旅游业的前景依旧可观,但旅游项目和方式亟待改变。

  苏锦梁曾在不少推广活动中宣传香港,倡议业界主导绿色旅游。记者翻查世界观光组织的解释发现,绿色旅游又称可持续旅游,并不规限于生态旅游或文化古迹游览。换言之,所有旅游都可添加“绿色”,让游客尽享生态及人文体验。

  根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的最新统计,每年每名走访香港郊野公园的游客平均留下0.33公斤垃圾,约等于11个塑料水瓶的重量。有鉴于此,香港旅游发展局、环境运动委员会、环境保护署等已举办多项活动及展览,为旅游项目度身定制“绿色行程”,例如单车游大埔、徒步探梅窝、悠行屏山文物径等。

  “香港的面貌千变万化,实难细数。”有资深本地旅游达人对记者笑言,“看过才知道这座城市的美,因为她每分每秒都带来新的惊喜。”

标签:香港;旅游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