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17日迎来开通三周年纪念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16日表示,互联互通机制改变了香港市场的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内地资金,也将带来大量的国际资源和资产。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作为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下的第一座“桥”正式通车。
资料图: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举行“沪港通”开通仪式。中新社发(洪少葵 摄)
李小加认为,由于互联互通的关系,香港会成为吸引国际公司上市的重要市场。因为国际公司在未来的10到20年,肯定要中国资金的参与;中国的国民财富在未来10到20年,也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
李小加表示,现在“深港通”和“沪港通”不但有南下资金,北上资金也在增加。在短短的两三年间,已经发展到占A股市场国际投资者份额的一半,这个规模将会越来越大。
港交所早前公布过去三年互联互通机制的主要交易数据。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来累计成交33270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6375亿港元净资金流入,内地投资者利用“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金额已达8088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一倍以上。今年前十个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额在港股市场的占比增至7.2%,远高于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北向的“沪股通”和“深股通”成交也日渐活跃。截至今年10月31日,“沪股通”和“深股通”累计成交40550亿人民币,为内地股票市场带来了3263亿人民币的净资金流入。截至今年10月31日,香港和海外投资者合计持有沪市股票3103亿人民币,深市股票1814亿人民币。
被问到“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通”的进展,李小加说:“各种互联互通一定会到来,但是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时机成熟就会到来,还没到就耐心等待。”
李小加表示,“沪港通”、“深港通”为两地市场带来历史性的互联互通,通过交易总量过境、结算净量过境的独特创新,两地市场可以在充分保留各自市场监管规则、市场结构和交易习惯的前提下,实现完全市场化的交易互联互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为内地资本市场取得了最大效果的开放,也大大提升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同时积极推动和促成了国际市场主要指数未来逐步纳入A股,相信香港将来一定会在连接中国和世界方面继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才表示,今年港股的成交重点从过去的金融股为主,逐渐部分转移到高新科技股等,向全球股市看齐,这也吸引了不少内地投资者。
从资金流向来看,互联互通中南下资金净流入总额明显超过北上资金。麦萃才表示,港股估值较低,对内地资金很有吸引力,当投资者熟悉互联互通的交易方式后,令港股较受青睐。(记者 陈逸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