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语文课本,删什么留什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语文教材的编写与改动,总能成为国内的热点新闻。近日,语文出版社修订教材的消息引起很大关注,有争议也有误读。国外的“语文教材”怎么编?国外学生和家长如何看教材的改编和修订?就这些问题,《环球时报》驻俄、法、日、美记者做了相关调查,可谓各有特色,且与时俱进。
俄罗斯:众作家“进进出出”普希金屹立不倒
按照俄罗斯教育部要求,中小学《俄语》课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内容。除《俄语》外,语文学习还有《文学》课本。在俄罗斯,围绕俄语书内容的争议在减少,但如何编写还是众口难调。
以莫斯科中小学生使用的“德拉法”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教科书为例,七年级学生卡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的《俄语》课本是2014年再版的,厚200页,编者算是教育界的名人。但卡佳的妈妈却抱怨,如今的俄语书不再像苏联时期那样严谨。莫斯科语言大学大二学生马丽娅·库普佐娃也认为,苏联时期的俄语教科书更为严谨,因为“那时教科书的校订工作由4个人完成,现如今只有一个人负责”。
据了解,一二年级“德拉法版”俄语书主要涉及书写规则和词语使用,三年级到九年级主要讲语法和文学。课文内容是俄经典文学作品选段,但很少有当代文学作品。九年级学生娜斯佳认为,她用的教科书相当不错,书中许多语法规则的解释和习题都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娜斯佳的妈妈也对记者说, “新版《俄语》内容更加细致,策划和编排也十分精心”。
经历苏联解体之痛和复杂的政治体制变革后,俄中小学语文教材近20年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有的变化当地人认为合情合理,有的则莫名其妙。按一些教育学家的说法,随时代而改变是语文教材与生俱来的属性。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文学部分,当文学史界的主流观点发生变动时,某些作家的作品必然会“进入”或“退出”语文课本。苏联解体后,一批苏联作家“退出”了俄语教材,一批“被苏联政治埋没的俄罗斯和苏联作家”成了俄罗斯语文课本中的新宠。
“为什么普希金永远是俄罗斯语文课本中的常青树?”按俄罗斯教育家贝斯特洛娃的说法,普希金诗歌作品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们在语音学、语义学和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都是无法替代的最好范本。
俄罗斯教育界过去一直就语文教材中选择哪些作家、哪类作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无休无止的争论,但近年来争论的焦点逐渐减少,越来越转向讨论教学方法或是诗歌、小说、童话、寓言等体裁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俄教育界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语文教材的政治正确性”兴趣盎然,他们眼下更关心的是入选作品的语言魅力、文本特质、句子构成等方面的内容。
日本:“老鼠逃学”争议中被保留
在日本千叶的书店,《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由教育出版社、三省堂、光村出版社等5家机构出版的语文教材。有的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封面上的“国语”二字就从假名变成汉字。日本中小学校语文书以内容生动著称,同时也随着时代变化经常调整。
日本语文书的内容涉及尊重生命、环保、维护人权、保持社会福利、热爱家乡、安全和防灾等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日本国语教材选文的来源也很宽泛,不光有文学家的经典名著,还有行业精英的大手笔或“心灵鸡汤”。比如有的教材选了国宝级名医日野原重明的随笔《想要对你说》,有的选了绘本作家木村裕一的《乘风飞翔》。日本的语文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语言和写作的能力。在6年级课本中,诗歌的比重有所增加。
日本语文书中经典的内容可以影响两代人。东京一位40多岁的男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的两个孩子已经上中学,有时听孩子朗读课文,觉得很亲切,因为就是自己小时候学过的。如光村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语文书中,有篇荷兰作家写的童话,从1977年就被选进教材,直到现在。据他说,这样的文章还有不少。让这位中年父亲感触比较深的是,日本语文教材在战后的变化。战前的语文书中充斥着宣传忠君思想的内容,等到了美国占领和管制日本初期,很多教材还来不及修改和印刷,于是学校只好让学生把这些不当的内容都涂黑后再带到学校。
在日本,由于社会和国家理念的变化,加上教科书审定制度的不断完善,关于教材内容的争论已经不多。2008年7月,读卖电视台曾报道说,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喵》一文写了“3只小老鼠逃学去和猫摘桃子”的故事,有部分小学生家长认为这篇课文似乎不太适合小学生阅读,容易造成“可以逃学”的错误认识。但也有家长说,逃学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即可,建议不用删改。最终,出版社还是保留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法国:名家名篇浩若繁星多元展现法语魅力
“在法国,不管哪家出版社出的法语教材都会有雨果的文章,只是大家选的都不同。”在做有关法语语文教材编写的采访中,《环球时报》记者听到这样的解读。这就好比中国的教材出版,各家肯定都会选《水浒传》《三国演义》的章节,只是选哪段要根据各自的编写标准定。以法语为傲的法国人,把法语教学看得很重:按照法国教育部公布的教学大纲,法国教学的7个目标中,首先就是让学生充分掌握法语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的能力,因为这是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
法国中学的语文目标是让学生掌握9000到10000个单词,了解所有的语法与修辞规则,做到阅读没有困难。法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十分注重名家、名著的选用,同时让所选文章兼顾各类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主制度的运用、法律的运作、人与人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也大量出现。《环球时报》记者翻阅了使用最为广泛的——由罗贝尔出版社出版的中学2016年新版三年级法语书,封面印着《法语》,书厚378页,全彩色印刷,零售价格22欧元。法国教材由政府免费提供,要求学生循环使用。
这本法语书分5个单元,包括自我介绍、揭露社会弊病、从诗意视角看世界、城市与社会的行动、进步与科学梦想等。所有文字和配图均出自名家之手,堪称文化精品。从这些单元主题看,法国的语文教学不仅传授语言知识,还涉及各种社会问题。如第一单元选用了著名作家画像和文字,其中有耳熟能详的卢梭《忏悔录》等。揭露社会弊病的单元选有伏尔泰、拉封丹、斯威夫特等法国或外国文学家写的寓言与讽刺性文章。在“从诗意视角看世界”单元里,有雨果、波德莱尔等名家的散文与诗歌。据记者统计,这本法语教材共引用17世纪到21世纪的22位著名作家和名流的作品,其中法国文学家为主,如雨果、乔治·桑、伏尔泰、卢梭、杜拉斯等,外国作家中有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等人的作品。
法国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从过去纯粹的文字教学、语法分析与修辞,到现在注重语言表达、阅读理解与各种图像分析,丰富性、多样性在不断增加。法国语文教材发展到今天,主要由三四家专业出版社来编写与发行,形成一个非常专业化的领域,人们的选择并不大。法语教材事实上是相当成功的:《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个法国朋友均表示“对法语教材十分满意”。在企业做高级白领的雅克说,现在还对中学法语书的内容记忆犹新,欣赏其中的名家名作让他成为文学爱好者,这方面的修养对他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从事新闻工作的多米尼克也是因为中学喜欢上法语课,喜欢写作,大学毕业后当上记者与编辑。
美国:学区自主选文,经典多于古典
总的来说,因治理方式和教育结构的特殊化,美国中小学没有全国性或全州性的统一教材。尽管联邦和州政府教育机构可以通过联邦和州经费拨款来影响各个学区,但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权由学区董事会拍板。在“语文”教学上,美国中小学一般把阅读和英语语言(English Language Art)教学分开。就阅读课的内容来说,学生和老师有极大的选择自由,这也造成美国几乎没有所谓的“语文课本选文”问题。
美国教材虽五花八门,但每个年级的内容都强调循序渐进。美国中小学不同科目可设“快班”“天才班”,这些班的教学内容和一般班比要高出一到三个年级的水平。但不管美国的语文教材如何因材施教,都不会有太“古典”的内容。在美国240年的建国历史中,一些名人的文章和演讲都成为范文,比如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总统林肯的精彩演讲等。美国的教科书都比较大,一般16开本,两三百页厚,不过孩子们并不需要每天都把书带回家。
因为版本各异,所以美国的语文教材做了哪些改动通常不会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环球时报》记者询问了三四个家长和两三个学生,大家对“美国语文教材怎么改”的概念很模糊,更谈不上争议或质疑。大多数学校没有规定固定的阅读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己选择书籍,如记者认识的一些美国孩子就选择阅读《哈利波特》《饥饿游戏》等畅销小说。在高中,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阅读课程,这时莎士比亚的名著、近代英文诗歌都会闪亮登场。这表明,只要是传世的经典,语文书中就少不了。(环球时报驻俄罗斯、日本、法国、美国特约记者 汪嘉波 孙秀萍 姚蒙 张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