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应该多跟老外打交道,这才是留学效果最大化。但是,留学生活会遇到无数的问题,真正遇到麻烦的时候,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海外华侨华人、中国人的协会组织往往最能够提供实际的帮助。
学子独自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能有“家乡人”和自己人的亲情陪伴,将会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
没有语言障碍
交流的机会更多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语言不通是导致他们在国外适应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度过这段艰难的适应期,留学生一般会较多地结交当地的中国人。
留学生与当地中国人交流时没有语言障碍,因此交流起来更顺畅,也更容易获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在美国旧金山大学读本科3年级的张朔敏(化名)认为中国朋友是她留学初期的心理依靠。“我在留学初期常常感到很孤单,有时遇到学业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却不想和家人说时,我总会第一时间找到和我一同来留学的朋友谈心。”张朔敏说,“她和我一样,我们的境况相似、心理相通,遇到难过的事情都不想让家人知道,怕他们担心。于是我们就会找彼此倾诉,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相似的学习生活处境使留学生对朋友们的烦恼感同身受,因此非常容易理解彼此,久而久之,这对“患难”姐妹就在异国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每当遇到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她们总会想着与对方分享、共同分担。
相同的心理和境遇在留学生和华人之间开辟了一条友谊的通道。在相互勉励、相互扶持的过程中,同为中国人的留学生们彼此温暖,一起面对异国的各种考验。
文化背景相同
彼此交心更容易
留学生和当地的华人有着相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因此彼此交心更加容易。
黄秀琳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现在刚毕业。她认为,作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遇到华人时,即便素不相识也会觉得亲切。“当我在班上或者聚会上看到中国人时就会倍感亲切,彼此之间也更有话聊。”吴玉玲说。“我很难理解美国文化,在课堂上常常听不懂老师的幽默。当别人都哄堂大笑时,只有我一个人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当这时候就特别尴尬。”黄秀琳坦言,融入到一个全新的文化中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所以留学生常常会先选择与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中国留学生或者华侨华人交往,这样更加轻松。
张朔敏也有同样的感受。“我常常和好姐妹一起聊中国的旅游景点、电视剧、明星、各地的美食等,也经常一起出去吃中餐。每当和中国人在一起时,会感觉自己身处中国,这弱化了身处异国的感受,体验到了更多家乡的温暖。”张朔敏说。
加入中国人联谊会
虽处异国犹在家
在国外,很常见的一种中国人交际圈就是“中国留学生学会”“中国人联谊会”等。大多数留学生在入学初期便会加入到这一类组织,并迅速融入其中。每逢节假日,这些联谊会就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国留学生带去温暖和慰藉。
赵文(化名)现在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学习土木专业。“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这是我们这些留学生必看的节目,晚会的节目由中国留学生自己参与组织。”赵文说。他们将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新一年的憧憬,浓缩成晚会上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演绎给其他中国留学生看,将欢笑和喜悦传递给身边的中国人。
除此之外,在中秋节、圣诞节等节日里,留学生学会也会举办一系列活动,让中国留学生聚到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
陈妍(化名)现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今年中秋节,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学会参与学校举办的庆祝活动,有非常多的留学生参与,这一活动在中国留学生论坛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活动中,我感觉好像回到了国内。”陈妍说。
有中国人的地方,总能给学子们带来一种“家”的温暖。(李洪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