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光华书店:用45年在伦敦述说中国
2016年12月08日 13:22:03 来源:光明日报 林卫光

  书店里的书法课 林卫光供图

  邓家祥先生与夫人在庆典现场 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特别关注】

  在伦敦市中心的唐人街,有一家专门从事中国书刊发行的书店——光华书店。这家经营面积只有100多平方米的书店,是全英唯一一家中文书店。自1971年创立以来,光华书店始终坚持最初促进中英文化交流的理想,既是每个在英华人寻味家乡印记的港湾,也是英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窗口。45年间,光华书店在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英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英文化交流的先驱

  12月6日,光华书店在伦敦唐人街的“中国站”文化中心迎来了创建45周年庆典。现场展出了近百幅历史照片和信件,真实呈现了光华书店45年的文化传播之路,也叩响了本次庆典“阅读中国”的主题。

  1971年,来自香港的华侨邓家祥在伦敦唐人街创立了光华书店。在中国国内文化事业停滞不前的年代,光华书店凭借其海外优势,搭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邓家祥先生回忆说,在中英尚未建交的年代,自己怀着热情和理想,创立了光华书店,不光是为了长期、更好地销售中国图书,更是为了早日实现中英文化交流这个梦想。他说,当时没有资金就向银行贷款,没有人手就自己动手,硬是用自己的肩膀,一麻袋一麻袋地扛回所有图书。

  书店最初主要销售马列著作、毛主席语录和“文革”文件小册子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出版物越来越多,光华书店的图书种类也越来越齐全。如今的光华书店里书籍的种类涵盖了语言文化、历史哲学、小说散文等不同类型,成为伦敦爱书者的必去之地。

  已经在英国工作多年的我驻英使馆文化处项晓炜公参对光华书店的历史如数家珍。他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华书店45周年庆典是中英文化交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对记者说,光华书店成立于中英正式建交之前,为中英关系的正常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设立驻英使馆之前,光华书店已经是展示中国的很好的窗口,对于海外华人和英国友人了解中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光华书店45年的坚持是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珍视和坚守的生动写照。

  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英中了解协会”主席瑞德女士告诉记者,在中英正式建交之前,该协会是英国人去往中国的“唯一通道”,那时希望前往中国的人都是通过该协会办理手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光华书店都曾经是“英中了解协会”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协会的很多活动都是在光华书店举行的。从这个角度讲,光华书店对中英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瑞德女士说,她非常高兴可以接到邀请参加庆典,希望利用此次机会“重启”与光华书店的合作。

  大英图书馆中文藏书的源泉

  1973年,大英图书馆的新址落成,此后通过光华书店才恢复了中断长达20多年的中国书刊馆藏。大英图书馆中文典藏部前主任吴芳思女士回忆起当年与光华书店的合作时津津乐道。她告诉记者,大英图书馆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中文藏书,有90%是通过光华书店获得的。她说,当年从中国买书不容易,邓先生夫妇为大英图书馆和其他一些英国图书馆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如果没有光华书店,我们的中文藏书肯定要少很多。”

  吴芳思回忆说,当年在光华书店的地下室,大英图书馆和其他几个主要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箱子,邓家祥先生用麻袋把中文书籍扛回书店后,会把书分别放到这些箱子中。她现在还记得每次来到书店地下室挑选图书的情景。她开玩笑地说,每年年底,邓家祥先生都会邀请她和一些同行聚餐,非常高兴能够齐聚一堂。

  光华书店还长期为英国其他各大图书馆及剑桥、牛津等高校提供帮助,是英国汉学家研究中国的重要窗口。20世纪70、80年代,全英各地图书馆、大学和汉学家们都盼望着邓家祥先生可以把从中国寄来的包裹顺利护送到唐人街的光华书店,这些图书对维系英国当代汉学研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时代的守业艰辛

  2006年,邓家祥先生以1英镑的价格,将光华书店转让给了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他的要求只有一个:请保留“光华”这个名字。

  光华书店现在的负责人茹静女士告诉记者,在过去的10年,他们虽然没有邓家祥先生那样创业的艰辛,却经历了守业的艰难。在网络书城及电子图书的冲击下,光华书店也曾步履维艰。

  在困难面前,光华书店的新一代经营者积极寻求转型。微信公众号的建立,使光华书店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式体验更加便捷;图书经由互联网的传播更易被读者触及,将读者从电子端最终引向图书本身;与英国最大的中国图书发行商、最专业的汉语教学出版发行公司“常青图书”的强强联合,使光华书店拥有了便捷的全球配送平台,并且成为全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乐园。

  2012年,光华书店搬迁到现在的新址,但这其中改变的并不只是位置,还有书店对未来发展的定位。今天,当读者走进书店,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时常参加作者见面会,面对面交流谈心,可以报名参加中国书画班,亲身感受毛笔起落之间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光华书店,中国文化不仅仅被传播,更是被传承。书店组织的儿童“悦读”活动在英国下一代的心中种下了中国的种子。

  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的45年里,光华书店为中英两国人文交流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未来,光华书店期望能让英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茹静女士说:“我们保留最经典的中国,也试图用更广更新的视角诠释中国。”(记者 林卫光)


标签: 书店;光华;大英图书馆;图书;庆典;交流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英国最安静火车站 一年仅12名乘客

每日关注
  • 最高法院公开宣判“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10件案件
  • 中组部老干局局长:高级干部要认清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
  • 废除医改法或导致3000万人失去医保
  • 央行新规实施7日:多家银行阻截电信诈骗
  • [经济信心]瑞士信贷银行报告:中国经济整体呈稳定态势
相关阅读
  • 全国新闻网站APP排行榜2016年11月榜发布
  • 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2016年11月总榜发布
  • 防止错杀远比杀后平反更重要
  • 外交部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访问珍珠港答问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