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尊砂岩人雕像。上官云 摄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上官云)这几天,几尊面容颇似“表情包”的雕像火了,它们或呆萌,或忧郁……其实,这是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一批沙特出土文物。在这466件(组)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多个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中,一些历史可追溯至一百万年前。除了那些萌雕像,还有出土自沙特地区少女墓葬的一副黄金面具,也以其神秘而富有异域风格的造型吸引人们的关注。
一进入南7展厅,迎面而来的就是已经成为“网红”的三尊砂岩人雕像,除了呆萌的表情,造型也是各不相同。本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翟胜利说,这些距今约6000年的雕像表情很生动,“造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体现了阿拉伯半岛史前时期极具特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在审美某些方面,古今总是相通的”。
展厅中的石马残件。上官云 摄
与这三尊雕像相伴的,是右手边的一组动物石雕像。虽然已成残件,仅有头颈部,但一件距今一万年的石马雕像却是本次文物展最有看点的展品之一,奥秘就在它颈部那道明显凸起的装饰上。翟胜利说,据研究,这个装饰有可能代表着早期的缰绳。
可别小看了这道装饰。翟胜利说,之前,可能大家都认为驯马最早出现在中亚,年代距今5500年左右,“这道装饰的出现意味着驯马时间可能会往前推移。当然,这件石马仍然是一个孤证,驯马时代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于更多资料的发现”。
“这些石人、石马雕像所用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它们多装饰简单,既与制作时代较早有关,也与游牧民族传统有关。”翟胜利笑着解释,那个时候的工匠创造热情特别高,往往是看到什么就雕什么,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作品,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展厅中高大的雕像。上官云 摄
古代沙特地区的人们,不光能制作锋利、小巧的石箭镞、刮削器,也热衷于制造一些体型巨大的石人雕像。纹饰清晰,肌肉线条流畅有力……一尊摆放在中央的雕像已经没有了头部,但仍然高得出奇。据翟胜利估算,按照常人一米七或一米八的身高来算,这雕像足有两人多高,在古代也算是大型工程了。
展览海报上呈现的一副黄金面具也曾引得不少观众赞叹。翟胜利说,面具可追溯至公元1世纪,造型精致。它出土自当时沙特地区一位贵族女孩的墓葬中。“它的主人是一位年轻女孩,墓床支脚被做成了穿着典型希腊服饰的女性形象。过去沙特地区盛产香料,一直比较富有”。
精美的黄金面具。上官云 摄
几件出土自当时沙特地区富家女墓葬的饰品也令观展群众赞叹不已:精致的黄金手套、装饰繁复镶嵌宝石的金项链……隔着展柜,每个人仿佛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富贵气。据翟胜利解释,黄金面具和黄金手套并不是直接戴在墓主人身上的,它们也都有着明显的希腊风格,“古代的沙特地区就已经很富有,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盛产乳香和没药,这两种珍贵的香料曾受到埃及以及希腊、罗马的上层贵族疯狂追捧,掌握者使用点儿奢侈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伊斯兰教出现后,信徒们开始前往麦加、麦地那朝圣”。朝圣之路和早期历史时期的商贸之路往往是重叠的。在展品中,有信徒使用过的器物,也有他们拿来出售的商品,用以与沿线居民交换钱物、食品。”翟胜利说道。
古老的石箭镞。上官云 摄
朝圣之路上,由于沙特地区大多数地方都是沙漠,道路经常被阻断,人们常常需要重新修整、标记。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里程石碑。翟胜利解释,在朝圣路上,里程石碑一共发现了五件,但是谁刻制的已经无法考证了。
在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个特设的单元,展出了从沙特地区发现的一些瓷器碎片。让翟胜利觉得惋惜的是,该批展品中没有完整的瓷器,“这些残片的时代大致处于明清时期,具体出土地点则没有记录”。
沙特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残片。上官云 摄
“古代的茶叶、丝绸等物,可以从中国一直运到西亚地区。”按形制、花纹来说,这些碎瓷在完好的时候其实也算不上多么精美,翟胜利解释道,“当时,作为外销瓷,相当一部分瓷器是比较普通的日用品,沙特地区的上层贵族才会专门定做非常精美的瓷器”。
无论是火爆一时的“表情包”雕像,还是高大到令人仰视的石雕,又或是精致的黄金饰品,这次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的400多件沙特出土文物让人叹为观止。翟胜利说,千百年来,也是商贸往来、经济交流为当时远在内陆沙漠的沙特地区带来了发展动力。(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