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日凌晨,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国军舰动用“战斧”式巡航导弹,对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一座政府军机场进行精确打击,作为对几天前叙反对派控制区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的报复。
这次“外科手术”般的突袭是美国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首次对叙利亚政府目标采取军事行动,也是叙利亚内战爆发6年多来美国第一次进行直接军事干预。
分析人士认为,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此举主要出于国内政治需要,意图通过在熟悉的地区采取熟悉的行动“立威”,缓解“通俄门”产生的压力;俄罗斯与美国势必就此展开新一轮博弈。
【应急反应 扬刀立威】
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汉谢洪镇4日发生疑似化武袭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事件真相未明的情况下,美国突然对叙利亚政府动手。
疑似化武事件发生后,特朗普通过白宫发言人表态,指责民主党籍前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叙利亚化武问题划了“红线”却没有行动。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随后表示,美国可能会单方面采取军事行动。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势必要以实际动作体现自己与奥巴马的不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说,美国战略、军事界对叙利亚局势的评估最近似乎有所转变,“而化武事件的发生让特朗普不得不做一些事情,这次军事打击因而更像是一种‘应急反应’”。
刁大明认为,美国新政府眼下仍处于对外政策调整、学习的阶段,会更多把重点聚焦于总统本人感兴趣、执政团队关注、能够回应选民关心的议题上。
“特朗普的国家安全团队中有很多打过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的人,他们熟悉中东地区。在疑似化武事件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后,打击叙利亚有利于特朗普回馈支持者,树立自己在外交事务上的领导力和决断力,在国内外‘立威’,”刁大明说,
他认为,美军对叙利亚动手可以说“在预期之内”。
【围魏救赵 敲山震虎】
特朗普上任以来,国内政治议程阻力重重,“百日新政”举步维艰,“通俄门”的发酵更是加剧了这种困境。一些专家认为,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是“围魏救赵”之举,有助于缓解特朗普在国内承受的政治压力。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院研究员储殷认为,这主要是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防止民主党与共和党内反对特朗普的力量联手,“特朗普必须稳住自己的‘基本盘’,趁机洗刷‘通俄’嫌疑”。
刁大明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缓和美俄关系的步伐被美国国内政治干扰“勒住了缰绳”,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结束,“因而特朗普对美俄关系前景的期待也越来越低”。
“即便军事打击叙利亚会影响美俄关系,为了给自己在国内解围,特朗普也会不惜付出这个代价,”刁大明说。
另一方面,给叙利亚做“外科手术”,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储殷认为,这次打击更多是威慑性,让叙方注意分寸。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先前同样表示过保留军事解决朝鲜核导问题的选项。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说,特朗普此举“一石多鸟”,暗示美国可以绕开联合国打击叙利亚,也可以同样对付朝鲜,并以此在朝核问题上向相关方施加更大压力,获得更多筹码。
【棋局重开 博弈再起】
不少专家判断,美国对叙军事行动可能“点到即止”,之后引而不发。只是,这种军事手段无益于叙利亚问题的真正解决。接下来,美国与俄罗斯将围绕叙利亚问题以至中东地区展开新一轮博弈。
储殷说,目前情况下,美国这种军事行动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都清楚这一点。他预计俄方反应会相当克制,普京能“沉得住气”。
刁大明注意到,4月底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将访问俄罗斯,5月普京可能要见特朗普,“见面前大家撕破脸,把不利因素做到底,或许也是为未来可能的一些谈判提高筹码”。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勇慧说,从战略高度看,美国对叙利亚军事打击有两重目的:一是重新调整美俄在反恐事务上的关系。这次行动表明,俄美反恐合作并非易事。
二是重塑中东权力版图。2015年9月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和恐怖组织,使大国在中东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眼下,叙利亚政府军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重要城市。这些变化打破了美国及其盟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王晓伟同样认为,自去年美国总统选举以来,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摇摆不定”,削弱了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话语权,现在特朗普政府试图重新恢复这种权力。
“可以说,俄美围绕中东地区主导权的新一轮博弈就此拉开了序幕,”李勇慧说。( 胡若愚 郑昊宁)(新华社专特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