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1666年9月那场连烧4天、几乎将伦敦城夷为平地的大火,今天的伦敦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全球金融中心”“欧洲最大城市”“世界上最多元的城市”这些头衔可能都与这座城市无缘。
那场世界知名的大火烧毁了伦敦超过1.3万栋房屋,全城8万人口中7万人无家可归。官方说只有6个人在大火中死亡,但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声音。火势太猛,最后不得不炸毁大火边缘的建筑、创造出隔离带,大火才逐渐熄灭。
但这时,伦敦几乎已经烧完了。
在伦敦人看来,那场中世纪的大火似乎不是诅咒,而是赐福。350年后,伦敦人高调纪念这场据称因一间面包铺失火而引发、被写进英国教科书的灾难:他们在泰晤士河边搭起当年伦敦地标建筑的模型,再付之一炬,重现当年大火的惨状;他们举行为期一周的“伦敦大火艺术节”,用艺术展现大火带来的灵感;他们在报刊上刊登历史学家对当年那场大火的调查,揭秘种种不为人所知、或已经被遗忘的事实真相。
【“我会重生”】
今天的伦敦城,大火留下的遗迹已经不多。在当年大火开始的布丁巷附近,树立起16层楼高的罗马大立柱,白色的柱顶上方是金色的火焰状雕塑。大火烧毁的第一座教堂就位于这里。在1.6公里外、大火最终熄灭的地方,还有一座金男孩雕像纪念碑。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能让那场大火和今天的伦敦发生联系。
为什么伦敦人还要纪念那场久远的大火?英国知名作家、《伦敦传》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简洁地答道:“烧毁的总会重新立起,这就是纪念的意义。”
也许是巧合,伦敦大火后,一个英国建筑师负责重新建造伦敦的地标性建筑圣保罗大教堂。打地基时,他叫一名工人搬块石头放在教堂正中心,工人从附近搬来了一块旧墓碑,放好后,人们才注意到上面有一个拉丁词Resurgam,意思是“我会重生”。
的确,伦敦像一只凤凰,在那场大火中涅槃。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对灾难并不陌生,它曾在民众反抗罗马占领的战火中被摧毁,在泰晤士河的洪水中被数次淹没,在二战德军轰炸中体无完肤。
重建过程中,伦敦吸取了教训,规定所有房屋不得采用木制框架和茅草屋顶(今天,伦敦唯一茅草屋顶的建筑是修旧如旧的旅游景点“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狭窄拥挤的街道得以扩建;城市布局被充分讨论、更加合理;原本随意使用明火、带来巨大消防隐患的铁匠铺、面包店被限制;更专业的消防队应运而生。
【“火光”再起?】
伦敦的每一次重生都让这座城市更加包容、多元。这可能是每一座经历过死亡、却又重获生机的城市的共性。
伦敦大火前,这座城市疑欧、排外情绪严重。伦敦人对从荷兰、法国迁徙而来的难民早有不满,更有人指责是这些难民蓄意纵火。逃离欧洲大陆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也受到伦敦人的敌视。但在艰苦漫长的重建中,无家可归者只能相互帮助,灾难也让侥幸逃生的人更加宽容。伦敦在大火后变得更平等、更文明。
现在,伦敦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350年前,一场“大火”再次逼近。只不过这次,引燃伦敦的是6月的“脱欧”公投。选择留在欧盟内的伦敦人被迫接受“脱欧”。公投后,伦敦的排外情绪暗中涌动:波兰移民因为用波兰话交谈平白无故被打;有钱的伦敦人在餐馆傲慢地拒绝外籍侍者的服务;街头出现纳粹标志的涂鸦……
“脱欧”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笼罩在金融城上空。这一次,伦敦是否还会“浴火重生”?(桂涛)(新华社专特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