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非洲大叔都中暑了:高温津贴更应阶梯化
2017年07月14日 20:18:45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张非洲游客头顶毛巾,靠坐在天安门广场遮阳伞栏杆边的中暑照片,昨日(7月13日)在网上热传。

  北青报报道显示,这位中暑的外国游客来自非洲一个岛国,是一名60岁的老人。999急救人员为其量血压和体温时,指数均偏高,但在伞下休息一会儿后,中暑的外国游客感觉症状减轻,之后自行离开了。

  但留下了话题。

  在新闻和图片之下,酷暑之下的中国段子手纷纷模拟这位非洲老人的“心路历程”:

  “我还以为非洲是最热的地方,到了北京才知道”;

  “非洲人:长见识了”;

  “炎炎非洲六十载,竟顶不住北京一日游”……

  当然,“连非洲人都扛不住了”只是以某种新奇性带出了那些已因为被舆论反复咀嚼而处于“新闻疲态”的话题。很明显,在这幅新闻照片之外,还有更多人在酷暑下进行常态性的工作,比如救助这位非洲老人的天安门武警和急救医生。气象部门报告,今夏尚未过半,北京高温天数已为近10年最多;而在全国范围内,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如此情形下,即便老生常谈,高温津贴一事也值得拿出来再刷一次。

  高温津贴在前几年已经经历了一轮上涨,结束了有些高温地区尚在执行二十年前标准、或一天仅补助一两块钱的吊诡景象。但观察可见,即便是对室外高温作业补贴最高的省份,月津贴也就是二百多元;即便是对高温津贴管理最为动态化的地区,若参看调整频率,其涨幅也要低于CPI上浮。无论基于何种考虑,这都与烈日下高强度的劳动不相称。

  更需要关注问题则是,除重庆等以气温为准进行阶梯补贴,大多数省市的高温津贴仍是一刀切式标准,以方便管理而不是方便保障的思路进行发放。此类管理者本位的保障方式,平时尚能自圆其说,但一旦遇到“非洲大叔中暑”的极端情况,就暴露出了人性化的缺失。

  在任何分配正义的理论当中,底层权利伸张都是要旨,而高温津贴正关乎底层权利的伸张,关乎极端情况对劳动保障制度的考验。最近几年来,它的的确进行了比较大的上调,但这种上调不能仅仅“自己和自己比较”,还应纳入整个社会发展动态中进行反向观察。

  当下的中国,空调器在建筑物中的普及率不断翻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几乎没有任何办公楼和公共空间没有气温调节系统,很多人甚至可以由此而“不经历夏天”。当从办公室到私家车再到公寓的生活已经普及化,对高温作业、露天工作的保障已经不可能与二十年前大家都“头顶一片蓝天”时同日而语。

  换句话说,当室内温度调节已经普遍化,室外工作人群实际上相当于被析离出了这种普遍权利,在其原来的劳动保障之上,还应加上对这种权利的补偿。动态参照社会发展的其他指数,不断提升高温津贴的含金量,才不会不自觉地将“室内”和“室外”人群固化为两个阶层,也才会充分理解“非洲大叔都扛不住了”的弦外之音。

标签:非洲;中暑;一日游;高温津贴;头顶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