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30日报道 日媒称,在中日关系出现改善迹象的背景下,日本力争扩大对华大米出口的谈判已经启动。
资料图:此前,在上海一家以经营日本食品为主的超市里,日本大米如常上柜。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5日报道,中国的大米市场巨大,对于具有高品质、同时国内大米持续供应过剩的日本大米农户来说,中国成为绝佳的出口地。在两国均易受到政治影响的大米贸易也有成为中日友好里程碑的可能。
报道称,2007年两国就部分解禁日本大米对华出口达成协议。但随后日本的对华大米出口陷入停滞,2016年的出口量仅为375吨。这是因为中国附加了严格的条件,只允许在中国政府认可的设施中进行精米和薰蒸处理的大米出口到中国。目前,获得中方认可的只有日本全农Pearl Rice的神奈川精米工厂一处,以及另两处薰蒸仓库。
在这种情况下,安倍政权又决定2018年停止政府主导减产大米的减耕方针。日本国内的大米消费量以每年8万吨的速度持续减少,如此下去由于大米供应过剩和米价下跌,米农的收入可能出现锐减。目前,日本正面临下一届众议院选举,多达约百万户的大米农户成为“票仓”。日本希望从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中寻找出路也是由于这种原因。
报道称,实际上,尽管对中国的大米出口量较少,但日本大米仍然很受中国人欢迎。在上海销售的日本大米每公斤卖到1779日元(约合人民币110元),是日本当地大米的3倍~15倍。
报道认为,在日本政坛“安倍独大”状况持续的背景下,农业实际上既是日本增长战略的支柱,同时也是软肋。2016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中,执政党自民党在盛产大米的日本东北地区接连败北。在之后的新泻县知事选举中,自民党候选人也以失败告终。自民党内有强烈观点认为,“受到将废除或下调农产品进口关税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影响,失去了农民的选票”。
报道称,中国方面倾向于扩大进口日本大米也是有原因的。中国每年进口约500万吨大米,大部分来自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三国。这三个国家均通过向中国出口扩大了产量,提高了国内农民的收入。但在中国,随着中产阶层的扩大,大米需求正在从重视数量变化为重视质量。
报道称,日本能否顺利确定扩大出口目前尚不清楚。那是因为大米在两国都是主食,有关大米的政策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