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北纬12°4′,西经7°59′,西非马里。飞机绕过欧洲大陆,在地图上勾勒出一个漂亮的直角,却勾不出相距1.3万公里的中马两国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故事。
1968年2月,浙江省派出第一批中国援马里医疗队,50年来,因为一代代医务工作者的坚持,这个西非内陆的文明古国与浙江紧密相连。
当地时间1月19日晚,经过近24小时的飞行后,本报记者抵达马里,走近2017年7月正式出征的第25批中国援马里医疗队。
出了机场,汽车疾驰过马里首都巴马科当地著名的“三桥”,尼日尔河静静流淌在眼前。这座由中方于2009年援建的大桥,又称中马友谊大桥,不远处,是一条宽阔、整洁的道路——浙江大道。
马里医院、中国援马里医疗队驻地是浙江大道上的两个地标,也是第25批中国援马里医疗队的25名队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来迎接我们的是医疗队队长余仁桥和副队长彭树斌,队员们习惯称呼他们为余队和老彭。余队告诉我,目前的新驻地启用于2015年,第24批之前的几批队员住在尼日尔河的对岸。
每年5到10月是马里的雨季,加上当地城市道路状况不佳,对于浙江医生而言,每日从驻地前往马里医院的一段路走得并不容易。
赴马里之前,记者走访了浙江省第23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副护士长孙启红。她告诉记者:“从驻地到河边要坐20到30分钟的汽车,雨季时道路经常被水淹没。”抵达尼日尔河的北面后,医护人员再坐船穿河而过,抵达位于南面的马里医院。
直到新驻地落成,这一段趟水过河上班的经历才成为历史。
医疗队的驻地不大,由两座宿舍、一个食堂和一个会议室组成。在驻地食堂的墙上,一面五星红旗格外显眼,国旗上方,是6个醒目的红字——“祖国在我心中”。
正是这句简单的话语,给了这里的队员们坚守的动力。
余队说,这批医疗队队员来自全省20家医疗卫生机构,年纪最小的是95后的翻译,小姑娘只有22岁;最年长的中医师朱慧芳,已经二度援非。背井离乡的日子里,医疗队成员们同吃同住,互相扶持,亲如家人。
当地时间1月20日早晨,我随医疗队从驻地出发,到35公里之外的村庄KIRINA开展义诊。队员们带上了两箱药品、一箱义诊器械和一箱捐赠物资。
听说中国医生要来,村子里的卫生中心内外围满了当地村民。一位名为塞都的当地人告诉我,这个住着700人的村子,常年缺医少药,村民生病了,只能去1小时车程之外的巴马科。塞都说:“我们很高兴中国医生能来。”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医疗队几乎每月都外出义诊。由于马里当地没有医保制度,只有中国援马里医疗队为这里的人们提供免费药品。
义诊过程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女医生周冬,在诊室外教这里的小朋友说起中文。“你好。”“中国好。”“马里好。”一句句简单的话语,透露着孩子们的童真,也流露出这里的人们对中国医生深深的感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