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吴长虹)风从海上来,拂面八方客。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赛之后,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这里。6月上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青岛举行。
近日,新华网记者在走访青岛时看到,在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努力下,一个更加美丽,更具活力,和谐文明的青岛已张开双臂期待拥抱八方来客。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华网 吴长虹 摄
美丽青岛——峰会让山青海碧的黄海明珠更加耀眼
初夏的青岛。漫步在滨海栈道,温柔的海风轻抚脸颊,听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定居青岛多年的近代名人康有为对这座城市的盛赞。
山、海、湾、城浑然一体的自然风貌,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人文特色,“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万国建筑博览”的八大关,蜚声海内外的“世界最美海湾”,壮美的胶州湾跨海大桥,奥帆赛及持续举办的国际知名帆船赛事,“与世界干杯”的青岛国际啤酒节……高水平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汇集,使青岛成为海内外独具魅力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
去年,青岛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8816.5万人次,同比增长9.1%;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640.1亿元,同比增长14%。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介绍说,去年7月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综合考虑上合峰会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深入开展“美丽青岛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夜景亮化提升、市容秩序整治。不到一年,许多青岛市民便惊喜地发现:城市变得更干净了,夜景更美了。
随着峰会筹备工作就绪,山青海碧的黄海明珠将更加耀眼地呈现在海内外宾朋眼前。
远程操控员在码头自动化吊装控制室里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新华网 吴长虹 摄
创新青岛——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创新促发展,开放添活力。这是记者在青岛走访几家企业时的深切体会。
凭借技术革新,模式创新,“互联网+”战略的推进,青岛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一个个“青岛模式”享誉海内外。据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介绍,到2022年,青岛将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在中德产业园海尔中央空调智能化互联工厂里,讲解员崔维维介绍了海尔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个性化产品大规模定制和用户异地体验。记者看到,全球用户在这一平台和工厂直接对话,全流程地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迭代升级。
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海尔的制造模式创新获国内外业界广泛认同,引领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
模式创新,让海尔的员工由普通制造工人变成了创客;智能制造,机器替代人,又将工人从繁重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进行创意发明。
在青岛港,新前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管理模式同样发生了颠覆式变化。记者看到,一艘集装箱货轮停靠在泊位上。整个码头空无一人,装卸,运输等作业却井然有序地进行。一个个集装箱被卸下,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引车正有序地运输集装箱。
据码头杨杰敏副总经理介绍,码头实现全过程无人化,由计算机系统调度指挥,现场不同类型的特种机器人自动完成相关作业。自去年5月11日运营以来,平均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33个自然箱,全面超越了传统人工码头。
杨杰敏告诉记者,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新前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两国一些码头项目也将会借鉴青岛港无人码头的相关建设经验。他认为,港口作为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枢纽,完全可以用我们掌握的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运作体系,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业的发展。
湛山社区“兰亭书画廊”里,80多岁的陈德馨老人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新华网 吴长虹 摄
和谐青岛——创新“家”文化让社区服务温情暖心
湛山街道湛山社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部,获全国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等荣誉百余项。
记者在走访青岛时参观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是由社区居民骨干、党员骨干、志愿者和社区内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打造的集行政事务办理、医疗卫生保健及文体康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走进服务中心,文化墙上大大的“家”字映入眼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家”是湛山社区的服务理念:我为民当家,民把我当家。“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家的温馨,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让‘家’文化成为社区居民的情感共识。”工作人员介绍说。
“杨桂芝调解室”是邻里街坊闹矛盾时常去说理的地儿。它是由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湛山社区某片区支部书记杨桂芝和六位热心居民成立的草根组织。每年解决邻里纠纷几十件。杨桂芝和她的搭档们用心血换来了邻里和睦,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尊重。
杨桂芝还有一个令她十分自豪的身份——市南区宣讲团团员。她告诉记者,每次党课,她都积极参加,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和理念。“我虽然退休了,我的党性不能退,党的意识和信念不能退。”她说。
谈起上合峰会,杨桂芝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她和老姐妹们在庭院里自发地栽种了牡丹和芍药,美化社区环境,以此为峰会作贡献。
“兰亭书画廊”里,80多岁的陈德馨老人正以笔墨会友,和老伙伴们为即将举办的上合峰会题词祝贺。墙壁上、书架上挂满了她们的书画作品。陈德馨自豪地告诉记者,很多外国朋友都喜欢她的字画,她也为国争光了。
湛山社区“兰亭书画廊”里,林岐山、冯守德两位社区书法爱好者分别挥毫写下“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书法作品。新华网 吴长虹 摄
另一间屋子里,志愿者正在教老人们在手机APP上买火车票、订酒店……老人们学得很用心。
徜徉在绿荫掩映的花园社区里,记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湛山社区“家”文化的精髓。
湛山社区只是青岛保障改善民生,完善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创新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正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不断提升,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市“大家”的事务中。
“我是上合小主人,遵守道德讲文明……”
8日上午,记者在走访嘉峪关学校时,恰巧赶上三年级学生在做课间文明礼仪操。这是学校师生为迎接上合峰会精心编排的礼仪操。
作为上合峰会举办城市的小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在教室一侧的墙壁上,学生们带记者参观了“嘉童上合寻宝记”绘画墙。墙上,有上海的东方明珠,有塔吉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印度泰姬陵……孩子们用自己的笔画出了心中所了解的上合组织国家。
嘉峪关学校的副校长范斌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将自己当成这座城市的主人,自发地了解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的地理习俗等知识,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迎接上合客人,展现青岛的好客之道。
张江汀书记坚信,有文明热情、友善可亲、乐于奉献的青岛市民,有144万城市注册志愿者,“我们一定能为大家呈现一场节俭不失隆重,省钱不减精彩的峰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