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大堡礁可能比人们认为的更顽强。一项新研究显示,过去3万年里它曾因气候剧变毁灭5次,随后又涅槃重生。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28日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岩芯记录显示,大堡礁在末次冰期期间以及随后的气候变暖中多次遭受灭顶之灾,但残存的珊瑚虫总能适应新环境、重建珊瑚礁。
不过,当前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比历史上更为剧烈,全球珊瑚礁都面临严重威胁,很难预料大堡礁能否挺过这次危机。
珊瑚礁由死亡珊瑚虫的碳酸钙质外骨骼沉积而成,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被比作海中的热带雨林。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域,由数以千计的独立礁石和岛屿组成,覆盖范围约34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与多国同行合作,在大堡礁的16个地点钻取岩芯,分析3万年来大堡礁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距今3万年至2.2万年的末次冰期期间,海平面下降使露出水面的珊瑚大量死亡,导致大堡礁两次毁灭。冰期最盛、天气最冷时,海平面比如今低约120米,幸存的珊瑚虫随着海水下移,重新繁衍。
另外三次毁灭发生在末次冰期结束后,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回升,加上进入海水的泥沙增加,珊瑚虫接收到的阳光减少,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给珊瑚礁带来新的灾难,必须向浅水区迁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分析还显示,沉积物增加对珊瑚礁的威胁特别大。泥沙使海水浑浊、阻隔阳光,沉积物附着在珊瑚礁表面,会破坏珊瑚并致其死亡。当前,人类活动正使大量泥沙从陆地进入海洋,且气候变暖导致海水升温的速度比历史上快得多,也有可能加速大堡礁再次灭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