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在外部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升级、金融市场无序波动加剧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对这种动荡的脆弱性上升等。不过国际机构对中国整体经济的预期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
世界银行6月份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认为,中国经济仍旧保持强韧发展态势,预计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5%,比1月份的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对中国经济继续看好。比如,摩根大通就预计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7%,高于市场普遍认为的6.5%。
为何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乐观?
一是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过去12个月,全球经济活动基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是中国将从开放市场中获益,外国企业也会继续从中国市场获得新机遇。
中国将继续扩大金融市场开放,这给外资传递了信心,外资机构从长期来看仍对中国市场比较乐观。今年在亚洲甚至新兴市场主要债券资金流入中,中国的规模是最大的。目前中国汇率体制运行得也非常好,汇率水平越来越反映基本面的变化。市场的不断开放也会带来更多的透明度,给外资提供更多机会。外资机构除了对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抱有希望外,还希望在市场开放过程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三是中国银行业去杠杆有序推进。
德意志银行研究团队的实地调研发现,与市场认知相反,各金融机构对4月底颁布的资管新规应对稳妥,压缩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可控。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明显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发行过债券的国有企业潜在违约率降至2017年的1.5%,而中国商业银行在过去累计确认的不良贷款占目前贷款余额的6.4%,因此未来大幅确认不良贷款的可能性非常低。此外,去杠杆促进空转资金减少以及金融机构“脱虚向实”。
四是中国债务问题趋于稳定。
日前,在国际金融协会主办的中国金融峰会上,评级公司穆迪副总裁马丁·佩奇表示,可以看到,中国债务发展轨道还是比较平稳的。中国家庭债务虽然增加很多,但是整体规模不大。中国的国企尤其是央企,债务有所减少。在去产能的情况下,整个债务问题有所缓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初期,债务有可能增加,但是生产力也在不断提高,经济重心的转移会对债务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五是预计监管机构将推出更多逆周期调控措施。
虽然国际金融机构并不认为中国监管当局会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但他们认为,若下行风险开始显现,监管层可能会推出逆周期的调控政策来加以对冲。
当然,国际机构也提醒了需要警惕的问题。比如,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步伐和策略需保持平稳谨慎;在汇率上,要防止货币出现大规模贬值从而带动市场贬值预期重新出现;在贸易战方面,要尽力避免最差的情形,防止贸易战规模不断升级,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