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坦贾武尔市,街头摊档上摆满着一种很特殊的摇头娃娃。这种陶土制作的娃娃被绘上明亮的彩漆,造型通常是一位古典舞者或是一对老年夫妻,只要轻轻敲击,甚至一阵微风吹过,都能使娃娃头部摇摆晃动,像在空中划着圆圈。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15日报道,这个娃娃的形象最能代表独特的印度人与人交谈的姿势,经常让来到这个国家的异乡人困惑不已。所有到过印度的游客都会谈论著名的印度式点头,其实这并不是准确的点头姿势,也不是摇头姿势,这是一个平滑的动作,将脑袋从一侧向另一侧垂直倾斜,轻轻地或猛烈地晃动,也被称为印度式摆头、晃头、抖头或摇头。这个动作做起来不那么生硬,也不坚定,而是平稳连续地摇头晃脑。带旅行团参观孟买的本地作家派斯颜这样描述这个动作:“有点像一个无穷大符号∞,或者是躺着的数字8”。
这个动作是否意味着明确的肯定?或是表明拒绝?是可能的意思吗?或者是不确定?抑或表达厌烦?如果没有对话场景,很难说明这个动作到底代表什么。派斯颜认为,印度式点头几乎总是在表达“是”,或者至少表示赞同。她说,“这个动作还意味着友好和尊重,但除非你知道当时的情景,否则很难准确说清楚。”
英国裔美国旅行作家比格曾在印度生活了五年多,还撰写了印度旅游指南。他认为,不同类型的头部摇摆方式表达不同的意思。 “一气呵成的侧向点头可能意味着‘是’或‘走吧’,而一致地来回摇摆则表示理解。”
报道称,根据经验,摇动越快,赞同的程度就越热烈,特别是同时竖起眉毛,增加了强调的语气。但另一方面,这个动作也可以配上冷漠的耸肩姿势,用来传达“好吧……不管你怎么说,就这样吧……”,而实际上并没有耸肩。
然而,印度式摇头晃脑并不仅仅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怪癖。研究发现,印度社会根深蒂固地遵守等级现象,敢对位高权重者表达异议的程度非常有限。印度人自幼就被教导要顺从,要有礼貌,而且印度人不喜欢直接说“不”。实际上,点头旨在传达模棱两可的意思,而且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来自印度南部城市清奈的作家兼企业行为顾问查克说,这个姿势是印度人处理灰色地带的方式,为建立所有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敞开了大门。
报道称,查克详细阐述了印度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的绝对规范,这种规范意味着,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在当时的状况下根本不可能说“不”,比如在工作中与老板交涉,在家庭中与长者交流,或者在社区中与领导者互动。在这些情况下,这个含糊的摆头动作显示出完美的妥协,允许听者自行解释,同时为说者留下缓和的空间。
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让所有人开心的一个秘诀,但又往往引起极大的混乱和恼怒,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时,比如当外国老板和印度员工打交道时,或者是当游客试图与街头小贩讨价还价时,甚至有时使用这个动作的印度人本身也会产生同样的困惑。
报道称,不管是否喜欢,不管用来表达赞同还是困惑,在印度都不可能忽视这个动作。大部分印度人做这个动作时根本无意识,许多来印度的游客过了一段时间后,也发现自己在模仿。来自班加罗尔的记者卡什说:“尽管不想承认,但这个姿态已经根深蒂固地深入到印度人的血液里,通过遗传代代相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