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相隔55年,女性科学家第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浙大教授独家详解“激光物理”研究的重要意义
他们操控光之力把它制成最精准的工具
2018年10月03日 12:02:05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陈伟斌 章咪佳

  浙江在线10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伟斌 章咪佳)北京时间10月2日17时53分许,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发明“光学镊子”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以及开创了啁啾(音zhōu jiū)脉冲放大技术的唐娜·斯特里克兰、 热拉尔·穆鲁共同分享该奖项,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研究领域的突破性发明,三人将共享900万瑞典克朗(约折合人民币686万元)。

  虽然这两项技术算不上闻名遐迩,但在各自专业领域,它们都已经是科学家非常依赖的工具了。

  相隔55年,女科学家第三次拿下物理学奖

  此次获奖的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出生于1922年,现年96岁的他,成为史上最年长的物理学奖获奖者。

  1970年,阿什金在贝尔实验室首次报告了微米级粒子的光学散射,随后在1986年发明了被称为“光学镊子”的技术。此外,他还开创了光学俘获过程,最终用于操纵原子、分子和生物细胞。

  1997年,阿瑟·阿什金的这项技术就曾助推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俘获原子,而让他获得当年的物理学奖。

  宣布该消息后,评委会现场致电了唐娜·斯特里克兰。

  直播中,唐娜·斯特里克兰的声音显得十分激动,语调甚至微微颤抖,主持人不得不建议她先冷静一会儿。斯特里克兰表示,“听到这个消息时,觉得有些疯狂。”然后,她问了一句:“我导师也获奖了吧?”

  斯特里克兰的导师热拉尔·穆鲁,是法国ENSTA极端光研究所所长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他在超快激光、高速电子学及其应用等领域做出许多杰出贡献。他们共同发明了一种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而获此殊荣。

  CPA让人类成功创造出迄今为止最短最强的激光脉冲,使得激光科学领域产生了空前的革新。该项技术发明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分支,包括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学,并且其在相关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促进了白内障和眼屈光手术的发展,比如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眼科矫正手术所使用的强激光束,都有它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斯特里克兰是居里夫人以及玛利亚·梅耶之后,历史上第三位获得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而距离上一次女性拿奖已经过去了55年。

  “光镊”如同隔空“套马绳”,能“远程”操控细胞

  先来讲讲“光学镊子”。

  它让阿什金实现了一个古老的科幻梦想,用光束来移动物体,就像《星际迷航》中一样。

  阿什金团队将单束激光引入高数值孔径物镜形成了三维光学势阱,证明光学势阱可以无损伤地操纵活体物质——就是将激光作为一把移动细胞的无形镊子,通过隔空操控,来控制细胞或者更小物质的分离移动或融合。

  记者从浙江大学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处了解到,其实这项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最被关注的就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际效果。

  在这位专家看来,这种技术就如同一条“套马绳”,利用环形激光束的光力,将细胞稳稳地套住,并把它们“牵”到相应的位置上。它能将细胞拉到一起,也能让它们分离,特别是针对病症靶点上。甚至不光是对细胞,在对基因技术的应用上,亦有着相应的效果。

  此外,“光学镊子”还可以被用于合成生物学,以构建人造细胞的组织样网络,并将合成膜融合在一起以启动生化反应。也可以被用于探测细胞骨架,测量生物聚合物的粘弹性,并研究细胞运动性。更为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在癌症治疗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把激光变成锐利的手术刀,还可能帮助探究宇宙起源

  取一段短激光脉冲,在时间上拉长,把它放大,再重新压缩成短脉冲。当脉冲拉长之后,峰值功率就会大幅下降,这样就可以在不损坏放大器的前提下放大到更高的倍数。之后把脉冲重新压缩,于是更多的光就被压缩到了很小的空间中,脉冲的强度就随之急剧上升。

  这就是“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简称CPA。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童利民解释说,其实这种技术可以被理解为“强激光脉冲的放大技术”。

  要理解这项技术,首先要了解一个时间概念,那就是比秒更短暂的时间单位——飞秒和皮秒。1飞秒相当于10的负15次方秒,1皮秒相当于10的负12次方秒。

  童利民说,一般我们看到的激光,就是直射在墙上的红色光点,但通过CPA,将持续时间很短的光脉冲放大得到瞬时功率(或能量密度)很高的激光脉冲,如果将这种激光脉冲通过透镜聚焦到一个点上,其瞬间能量密度可达到将太阳照射到整个地球表面的所有能量,聚集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位置上那么强。

  但这有可能对产生这种脉冲的介质造成破坏。为了不破坏介质,CPA就先将脉冲宽度放宽,比如由100个飞秒拉大放宽1000倍,达到100个皮秒,在降低能量密度的情况下放大,放大后再把其100皮秒的持续时间压窄回原来的100飞秒,从而形成稳定可控、不损坏介质的超强激光脉冲。

  “这种技术对于能源领域有着巨大的探索潜力。”童利民说,现在人们经常听到的“人造太阳”工程中,这种技术就是关键一环,“这和目前的利用核裂变的核电站技术不同,通过这种超强脉冲有可能实现可控的激光核聚变,从而获得更清洁环保与低价的能源。”

  此外,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论是成立的,那么利用这种技术产生足够强的激光来加速电子、质子等亚原子粒子,令其碰撞或相互作用,“或许可以用来模拟并探究宇宙起源。”

标签:物理学奖;细胞;镊子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