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东京举行的“日本与湄公河流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东京战略2018》草案,内容涉及日本与湄公河流域的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等5国的合作。草案指出,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将在湄公河流域“以均衡且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等携手实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社会。此外,为实现绿色的湄公河流域,草案呼吁就区域内气候变化对策、海洋污染对策和水资源保护等展开合作。
草案把湄公河次区域定位为亚洲巨大新兴市场的中心,认为该区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巨大。从地理位置上看,湄公河次区域连接着各大市场与中国、印度及东盟等亚洲活跃经济体,具有特殊优势。从未来发展上看,湄公河次区域拥有农业生产优势,是世界的稻米生产基地,且正朝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拥有巨大潜力。该区域还拥有活跃与年轻的人口,在人力资源上具有巨大优势,是充满潜力的消费市场,拥有成为东盟生产消费中心的潜力,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日本政府早在1993年就已提出了一整套参与湄公河开发的合作计划,日本内阁还专门成立“大湄公河开发委员会”。自2009年起,日本每年都会与湄公河5国举行一次首脑或外长会,旨在不断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在《东京战略2018》草案出台前,日本政府也曾制定《东京战略2012》《新东京战略2015》等,都把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重点,2012年至2015年日本给湄公河流域援助金额为74亿美元,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5年曾宣布3年内再向湄公河区域提供约合6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借此大力向该地区推销日本高速公路、铁路以及电力设施。
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相关战略的推出,可能预示着中日两国即将在该区域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但也有观点认为,中日两国在湄公河次区域开展合作有很大的互补性,应该能够获得“双赢”的效果。湄公河流域国家对发展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十分需要外部的投资资金与合作。中国和日本作为对湄公河次区域投资的主要国家,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湄公河次区域的现实状况及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比较优势来看,中日两国在企业的经营模式、资金技术等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日更可以通过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作为切入口,将合作外延逐渐扩展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